有機半導體異質結導論

有機半導體異質結導論
定價:300
NT $ 261
  • 作者:閆東航 王海波 杜寶勛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211642
  • ISBN13:9787030211644
  • 裝訂:精裝 / 21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為了讓讀者比較全面地了解有機半導體異質結的最新研究進展,本書的部分內容是在編寫過程中補充完成的,有些部分仍存在數據單薄、模型孤立、細節不成熟,甚至可能與目前的一些實驗結果不一致的現象。另外,在每章展望部分簡要提出一些未來發展需要研究的問題和方向,僅供讀者參考。

本書以作者研究小組近年來主要研究工作為主線,分6章介紹高有序有機半導體薄膜與異質結的制備原理和方法、有機異質結界面電子結構與電輸運,以及有機異質結在薄膜電子器件中的應用。

本書可供從事半導體材料化學、物理及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者、教師和研究生閱讀。
 

目錄


前言
第1章 有機薄膜電子器件中的異質結構
1.1 有機發光二級管
1.2 有機雙極晶體管
1.3 有機光伏電池
1.4 薄膜晶體管特性參數簡介
參考文獻
第2章 弱取向外延生長有機半導體薄膜
2.1 真空沉積法制備有機超薄膜
2.1.1 有機分子束外延薄膜
2.1.2 有機分子氣相沉積薄膜
2.1.3 有機分子了向外延薄膜
2.1.4 動力學和勢力學控制的有機分子氣相沉積薄膜
2.2 棒狀和扭曲有機分子的氣相沉積薄膜
2.2.1 並五苯氣相沉積膜
2.2.2 六 吩氣相沉積膜
2.2.3 三環抽屜液晶分子m-OSB氣相沉積膜
2.2.4 六聯苯氣相沉積膜
2.3 六聯苯異質外延盤狀有機分子氣相沉積膜
2.3.1 六聯苯與平面盤狀金屬 菁
2.3.2 六聯苯與非平面盤狀 菁
2.4 盤狀分子的異型異質外延
2.4.1 弱取向外延H2Pc薄膜的穩定性
2.4.2 動力學因素控制的弱取向外延H2Pc薄膜
2.4.3 H2Pc薄膜相表面異質外延生長F16CuPc薄膜
2.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有機半導體異質結的界面電子結構
3.1 雙極型有機晶體管與有機異質結構
3.2 CuPc/F26CuPc異體結效應
3.2.1 CuPc/F16CuPc異質結晶體管的常開工作模式
3.2.2 CuPc/F16CuPc異質結高電導現象的組合實驗證明
3.2.3 CuPc/F16CuPc異質結界面處電荷累積
3.2.4 CuPc/F16CuPc異質結的反向整流現象
3.2.5 CuPc/F16CuPc異質結中的載流子累積厚度
3.2.6 CuPc/F16CuPc異質結界面電子結構的UPS直接測量
3.3 Anderson定則與CuPc/F16CuPc異質結界面電子結構的修正
3.3.1 Anderson定則
3.3.2 CuPc/F16CuPc異質結界面電子結構的修正
3.4 有機和無機半導體異質結
3.4.1 有機累積型異質結和無機耗盡型異質結的對比分析
3.4.2 半導體異質結的分類
3.5 BP2T/F16CuPc異質結
3.5.1 BP2T/F16CuPc體系中的異質結效應
3.5.2 BP25/F16CuPc異質結能帶圖
3.5.3 BP26/F16CuPc異質結二極管
3.6 ZnPc/C60異質結
3.6.1 典型光伏體系ZnPc/C60中的異質結效應
3.6.2 ZnPc/C60異質結能帶圖
3.6.3 ZnPc/C60異質結二極管
3.7 同型有機異質結
3.7.1 VOPc和p-6P同型有機異質結晶體管
3.7.2 VOPc和Ph3同型有機異質結晶體管和MOS二極管
3.7.3 VOPc和Ph3同型異質結的界面電子結構
3.7.4 VOPc和Ph3同型有機異質結二極管
3.8 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有機異質結中的電輸運
第5章 有機異質結在電子器件中的應用
第6章 有機異質結半導體
參考文獻
 

《有機半導體異質結導論》一書是閆東航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小組多年對 菁類有機半導體材料為主的異質結深入研究的成果總結及作者結合國際上近年來有機半導體異質結研究領域的進展對這一領域科學問題的思考。閆東航博士小組的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有機半導體薄膜和異質結的生長,特別是發展出弱取向外延生長的方法。該方法巧妙地利用了棒狀和盤分子的自組織行為實現在非晶襯底上制備具有分子水平表面粗糙度的高有序多晶薄膜及高品質的異質結。二是有機半導體異質結物理研究。他們通過大量實驗揭示 菁銅和氟代 菁銅是累各級型異質結,有別于傳統半導體的耗盡型盡質結。觀察到累積型異質結界面附近電導增高現象,采用熱電子發射理論擴大了半導體異質結理論的範圍。三是以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為主要對象廣泛深入地進行了有機半導體異質結器件的應用研究,在器件工藝和器件性能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實驗室制備的 菁氧釩晶體管的器件參數及穩定性均達到甚至優于目前商業廣泛使用的非晶(石圭)晶體管,目前正在推進其產業化進程。

該書通過豐富的實驗和翔實的數據描述了有機異質結薄膜及器件制備過程和表征方法,詳細介紹了電荷注入及電輸運模型在有機異質結器件上的應用。每個章節的結尾還通過展望給出作者對相關主題未來發展方向的理解。該書不僅對從事有機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還可以作為本領域研究生與教學人員學習有機電子學的重要參考讀物。謹此向廣大讀者推薦。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曹鏞
2007年12月10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