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特流體力學基礎

普朗特流體力學基礎
定價:534
NT $ 465
 

內容簡介

德國科學家普朗特于1942年出版了其名著《流體力學概論》。隨後,其學生奧斯瓦提奇等增補修訂出版了該書的第六至第九版。德國流體力學教授歐特爾等又進一步增補、修訂,出版了第十版和第十一版。本書為第十一版的中譯本。歐特爾等保留了普朗特名著第一版的內容作為本書前六章的主要內容,第七至第十四章則介紹了當代流體力學發展的不同分支;並將書名由《流體力學概論》改為《普朗特流體力學基礎》。

與一般流體力學論著強調數學理論不同,普朗特的名著(本書前四章)盡可能地避免復雜的數學分析,著重物理直觀,旨在闡明流體力學的基本概念及問題的力學本質,培養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歐特爾等撰寫的後十章也體現了普朗特的風格和意圖。後十章中有些內容可在普朗特的原著中以某種形式看到,但絕大部分是最近六十年來流體力學不同分支最新發展的總結。

本書的內容豐富,物理概念清晰,論述深入精闢,並強調工程應用,旨在為初學者、高年級大學生及航空、水利、氣象等相關流體力學發展方向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流體力學的導引。
 

目錄

中譯本序
譯者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液體和氣體的特性 
 2.1 液體的特性 
 2.2 應力狀態 
 2.3 液體的壓力 
 2.4 氣體的特性 
 2.5 氣體的壓力 
 2.6 大氣壓和液壓的交互作用 
 2.7 在其他力場中的千衡 
 2.8 表面張力(毛細現象) 
 2.9 習題 
第三章 流體運動學 
 3.1 表示運動的方法 
 3.2 流動的加速度 
 3.3 流動拓撲學 
 3.4 習題 
第四章 流體動力學
第五章 流體力學基本方程
第六章 空氣動力學
第七章 湍流流動
第八章 流體力學不穩定性
第九章 對流傳熱和傳質
第十章 多相流
第十一章 帶反應的流動
第十二章 大氣及海洋中的流動
第十三章 血液循環中的生物流體力學
第十四章 熱力渦輪機械
中外人名對照表
索引
 

路德維格‧普朗特以他在水力學、空氣動力學、氣體動力學等方面的重要貢獻對流體力學整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正是他在 世紀前半葉的開拓性研究奠定了現代流體力學的基礎。以他1913年出版的《流體和氣體運動的理論(Lehrevon der Fltissigkeit und Gasbewegung)》和1931年出版的《氣體理論概論(Abrissder StrGmungslehre)》為基礎的劃時代的著作《流體力學概論(Fiihrer durch diestrGmungslehre)》于1942年問世。書名表明了普朗特以深思熟慮的論述引導讀者進入流體力學不同領域的意圖。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不用大量的數學推導而直觀地進入物理問題的核心,特別強調對基本物理現象和流體力學概念的描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簡化的數學模型,而方法的公式化處理則被放在次要地位。這正與他本人從事研究工作的精神一致。

普朗特的《流體力學概論》第一版是當時論述流體力學的唯一著作,即使現在,也是該領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普朗特去世後,他的學生克勞斯‧奧斯瓦提奇(Klaus Oswatitsch)和卡爾‧維格哈特(Karl Wieghardt)承擔了再版該書的工作,並以同樣清晰直觀的表述方式增補了許多近代流體力學新發展的內容。

當第九版絕版時,出版社提出了出版新版的要求,我們非常高興地承擔了這一任務。本書前四章保持了普朗特1942年第一版的思路特點,但對原著正文作了語言學上的修改,成為引言、液體和氣體的性質、流體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等四章。這些章節直到今天仍作為科學和工程專業學生的流體力學概論課程內容。我們在這些章節中保留了絕大部分普朗特原著的內容,但在第三章增加了“流動拓撲學”一節,在第四章增加了叫∣牛頓介質中的流動”一節。本書論述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基本方程的第五、六兩章,擴展了原著中的材料並形成了研究後續各章中流體力學不同分支的基礎。

本書與前些版的主要區別在于對流體力學附加專題的處理上。流體力學持續地向前發展使之涉及的專題如此之廣泛。我們在編著本書時必須做出取舍。我非常感謝我的同事們,如K.R斯雷尼瓦薩(K,R。Sreenivasan)、U.彌勒(U. Miiller)、J‧瓦那茨(J,Warnatz)、U.理德爾(U.Riedel)、D.埃特林(D,Etling)、M.玻爾(M。BGhle)等,他們牢記普朗特的意圖,修改了他們各自研究領域的相應章節,並將最近六十年來的最新發展呈現在第七至十四章中。這些章中某些可在普朗特的原著中以某種形式看到,如機翼空氣動力學、傳熱、分層流、湍流、多相流、大氣與海洋中的流動、熱渦輪機械等,但已作了巨大修改補充;其他一些則完全是新增的,如流體力學不穩定性、帶化學反應的流動、血液循環生物流體力學等。

各章中所引的文獻被有意識地精簡至為理解內容和保證內容完整性所絕對必需的。精簡了大量歷史性的引述,這些內容可參見以前各版。

本書的主要對象是科學和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們對流體力學已有某些最為基本的理解,並希望獲得對流體力學各分支的一般了解。為易于他們的接受,本書有意推遲了矢量的應用並避免使用積分定理,對于更一般和簡潔的數學推導則列出了相應的文獻。為便于學生檢驗對所述內容的掌握,在第二至六章我們都新增了習題。本書對專業科研或工業界人士在研究和解決流體力學問題時也可提供有價值的啟迪。

我們真誠希望我們是遵照普朗特原著的意圖來介紹流體力學備不同分支的。

本書第一至六,八,九,十三章由H.歐特爾(H。Oertel)編寫、第七章由斯雷尼瓦薩,第十章由彌勒,第十一章由瓦那茨和理德爾,第十二章由埃特林,第十四章由玻爾編寫。再次感謝這些同事,他們的無數建議盡體現在本書中。

我非常感謝朱自強、錢翼稷、李宗瑞等教授們為本書中譯本的出版作出的貢獻及他們對原書中筆誤和印刷錯誤等提出的修改意見。特別感謝科學出版社的支持與合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