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共和國:殘疾的工人、貧窮的寡婦與美國法的重構

事故共和國:殘疾的工人、貧窮的寡婦與美國法的重構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本書獲得2001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托馬斯·威爾遜獎、2005年美國法律與社會學會詹姆斯·赫斯特獎、2005年美國法律史協會威廉·克羅維爾基金會獎。

約翰·維特對美國工業化時代的描繪既細致入微,又視野恢宏。這一歷史學佳作不僅僅講述了工人賠償的興起,——它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社會改革之一。維特還生動地重現了19世紀晚期工業世界的社會圖景:令人震驚的工人傷亡率、工人的互助保險協會、大規模的移民潮、泰勒主義管理的興起、重塑自由勞動理念的斗爭、歐洲的社會工程與美國的反國家主義和個人主義的遭遇、進步時代勞動關系的政治經濟學。基於這些材料,維特闡明:法律參與創造了一種新的社會秩序。他的分析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展示出美國法律改革中誘人的可能性與不變的局限性。本書注定將成為法律社會史的經典。

約翰·法比安·維特,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法學與歷史學教授,耶魯大學法學博士、歷史學直博士。專業領域為美國法律史、侵權法。《事故共和國》是維特教授的第一部專著,出版後榮獲多個圖書獎項。
 

目錄

上海三聯法學文庫序
中文版序言
譯者說明
導論
第一章 工傷殘廢、貧窮寡婦與自由勞動的危機
第二章 古典侵權法的困境
第三章 合作保險運動
第四章 從市場到管理者
第五章 寡婦、精算師與社會保險的邏輯
第六章 威廉·沃納的激情
第七章 事故共和國
結論
致謝
縮寫
索引
 

大約在100年前,美國「扒糞」作家阿普敦·辛克萊爾出版了一部批判小說,內容講述了美國肉類加工企業的生產狀況。在這本名為《叢林》的著作中,辛克萊爾描述了恐怖的工作環境與驚人的職業危險。但在19與20世紀之交的美國,工人們卻對這種工作條件習以為常。

然而,辛克萊爾的小說卻未能帶來他所期望的工人工作善的改善。事實上,辛克萊爾這次揭黑所產生的騷動催生了1906年的《聯邦食品與藥品法》,這部法律的目的並不在於保護工人,而是保護消費者。辛克萊爾後來評論道:「我原本希望敲醒公眾的心靈,卻無意間沖擊了他們的胃口。」

但在一個世紀後的工業化國家中,工人的工作狀況看起來非常類似於辛克萊爾時代的美國。直到最近數十年間,我們還可以確信,在1880年至1910年之間,美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工業國家內最嚴重的工作事故率。盡管缺乏確切的統計數據,東亞經濟體也正在經歷著大致相當的事故率。正如工業化初期的美國,長期看來,當代的工業化國家也必須走上管制工廠安全風險的道路。《事故共和國》的研究讓我認識到,建立工廠安全的有效法律制度的問題正是工業美國法治發展的試金石。從賓夕法尼亞與西弗吉尼亞深人地下的煤礦到紐約市高樓內的紡織血汗工廠,從匹茲堡市的軋鋼廠到布法羅市的鐵路,新型的立法如要掃盪美國工業世界的邊角縫隙,強大的新制度能力是必需的。如果法律確實能夠改變現狀,繁榮和分散的工業經濟就要求法律制度去變革多元工業環境內的無數場所。

事實上,在我看來,關於工作事故這類工業問題的法治建設構成了一項前提條件,正是在這一基礎上,美國與其他主體才著手應對工業化帶來的更為復雜的挑戰,比如環境風險。只是到了1960年代,美國才開始面對環境危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環境問題提出了關於科學證據與統計因果的難題。當發展中國家開始處理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時,工廠事故可能(正如它們在美國)已經構成了工業經濟的法治制度建設的檢驗標准。

對於新世紀中的工業化國家而言,美國經驗存在著兩重主要教義。首先,美國在20世紀初年的關鍵理念動力在於,適當的工業安全不僅有利於工人,它同樣是有效率的。過度危險的工作條件拖累了生產,造成了高成本的勞工流失,降低了工人學習新技術的激勵。這就解釋了美國故事中的有些主要參與者並不是理想主義的改革者,而是生意人和管理者;這些人(包括一些女性)認識到,如果沒有工作安全領域內的效率,他們關於更有效率的生產體制的夢想可以說是遙不可及。

美國經驗的第二個教義認為,在經濟工業化的過程中,走向工業風險的降低並非只有惟一正確的道路。正如美國人經常說的,達到目標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今天的美國在這一領域內的制度體系是一個混合體,它包括了工業傷殘的行政賠償、初審律師推動的訴訟,以及一個相對軟弱的監查體制。這一政策制度的混合體制可謂美國經驗背景下的歷史發展的產物,例如,美國的聯邦制,法院的權力與司法審查的實踐,美國公務員的人數不足,以及將權力分配給私人團體而不是公共機構的傳統。歷史條件塑造並引導了美國走向工業安全的政策道路。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美國的確在工業安全領域內邁出了巨大的步伐。從1910年建立工作事故的工人賠償體制開始,工作死亡率就開始迅速下降。在一個世紀之前,美國每年有2.3萬名工人在工作中失去生命。而在今天,即便美國經濟已經出現飛躍式的成長,美國的人口數量也有了3倍的增幅,美國工人的年度死亡數量卻維持在5000人左右。

正如美國在100年前曾經試驗過多種道路,今天的工業化國家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途徑去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但無論它們走上哪條道路,發展中國家如何解決工業安全的難題,這很可能會塑造它們在新世紀內的法律體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