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最初的副標題是說明性的:「獲諾貝爾獎之后的政治經濟學論文」,旨在表明這些分別寫出的論文在時間上的相互關聯。其實,自1986年10月頒發諾貝爾獎以來至今,作者寫的所有東西都包括在本書中了。沒有收入的是自傳性文章(它們最終將放在一起,編成另一本書)、幾篇側重於討論政策的文章(它們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以及一些應時之作(其中每一篇都源自錯誤的承諾)。

僅僅寫作時間上的鄰近,就至少會確保某種程度的統一。在寫作這些文章的三年時間里,作者很難大幅度地長時間改變作者的興趣。當然,相反的危險在於作者的文章可能冗長而重復。這些文章都是為了特定目的而獨立撰寫的;作者希望,它們至少重申了作者的中心主題和思想。由此必然有這樣一個好處,那就是每篇文章都可以單獨閱讀。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篇文章,其中十八篇是獲諾貝爾獎后接受邀請發表的演講或為各種會議提交的論文。在可能的范圍內,只要作者的能力和興趣允許,作者在每一篇文章中都盡力滿足邀請者的喜好。列出邀請者所在的地點,或許可以多少顯示出這些文章牽涉到的地理范圍和國際氣息:波恩,西德(第一章);匹茲堡,賓夕法尼亞(第二章);卡拉馬祖,密歇根(第三章);塔拉哈西,佛羅里達它收入了本書,因為這是作者力圖將作者的分析方法運用於司法機關提出的憲法解釋問題的唯一一篇文章。作者在各章的腳注中精確地注明了各篇文章已經發表的版本。在此謹一並感謝有關各方應作者的請求允許重印這些材料。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政治經濟學和憲法秩序
 第一章 憲法政治經濟學的范圍
 第二章 論經濟的結構:重新強調古典學派的一些基礎
 第三章 作為憲法秩序的經濟
 第四章 為復合共和制辯護:對《同意的計算》的回顧性解釋
 第五章 立憲選擇中的利益與理論
第二編 達成憲法合意的策略
 第六章 市場失靈政治化
 第七章 契約論政治經濟學與憲法解釋
 第八章 憲法革命策略序言
 第九章 實行經濟改革
 第十章 經濟學家與交易收益
 第十一章 古典自由主義的契約論邏輯
 第十二章 憲法建設中的領導與順從
第三編 倫理學基礎
 第十三章 憲法秩序的倫理學
 第十四章 經濟上的相互依賴與工作倫理
 第十五章 倫理約束的經濟起源
 第十六章 戈塞爾的事業
第四編 科學、哲學和政治學
 第十七章 沙克爾和匹茲堡講演
 第十八章 規范個人主義的基礎
 第十九章 建構主義、認知與價值
 第二十章 組成社會的人類的潛能與限度
作者索引
名詞索引
編輯說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