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鴻片羽

逝鴻片羽
定價:234
NT $ 204
  • 作者:馮克力/主/編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137045
  • ISBN13:9787807137047
  • 裝訂:227頁 /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老照片》典藏版,系從已經出版的一對五十輯《老照片》里精選編輯而成。共包括《故時購物》、《名人一瞬》、《逝鴻片羽》、《人生況味》四種。

《老照片》試圖把照片置於觀照的中心,讓照片自己來訴說。有時候,照片蘊含的話語、傳遞的意味,遠不是幾條簡單的歷史結論所能涵蓋的,而歷史卻只有正視和傾聽照片的話語,才能鮮活生動起來。

本書是《《老照片》典藏版》叢書中的《逝鴻片羽》。

《逝鴻片羽》一書收錄了社會歷史事件的典型瞬間與解讀。
 

目錄

青島總兵衙門前的德軍士兵
英租威海衛時期的「中國軍團」
斬殺義和團民
逛妓院的聯軍士兵
山東巡撫楊士驤訪問英租威海衛
整裝上路的一戰華工
甘博鏡頭下的中國
剪發的故事
七十年前的榮氏企業「全家福」
威廉·史密斯和他的中國老照片
支援長城抗戰的清華學生
慰問長城抗戰的女界代表
表演刀術的士兵
被俘的紅軍女戰士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園即景
國民黨的「訓政」教育成果
魯迅出殯簽名處
抗戰前夕的四川飢荒
通過錢塘江大橋的首批「旅客」
二十九軍野戰醫院
「八一三」抗戰中的難民救濟
淞滬抗戰後的難民收容所
縣長與他的「令旗」
被日寇俘虜的中國隨軍護士
被俘的抗日少年
展示戰利品
嶗山地區的抗日游擊隊
一張照片與背面的題字
重慶隧道慘案
投豆選村長
與胡適親屬的合影
協同作戰的中美軍事人員
「飛虎隊」
來華助戰的美國兵
中美軍隊會師姆色
輪到我訓話
毛澤東宴請國民參政員
聖誕之夜
向蘇聯「飛虎隊」獻花的日本少女
凱旋南京的新六軍
重回盧溝橋
在美國受訓的中國飛行員
整裝待發的支前擔架隊
勝者與敗者
美式裝備的國軍士兵
「百人斬」罪犯伏法
為了「告別」的聚會
五十年前的金圓券風暴
「重慶號」巡洋艦在煙台
潰逃中的「國軍」士兵
戰亂中的母子
落幕前的「上海黃金交易所」
時代轉換之際的影像
1950年的「吳石案」
一次茶話會
泡吧的美國士兵
留越「國軍」營區里玩耍的兒童
應征人伍的台灣青年
「五反」中遞交坦白書的資本家
「五反」時上海街頭的宣傳畫和標語
上海弄堂里的宣傳
表演「閱兵」的台灣小學生
「布拉吉」
「聯合國軍」戰俘營
幸存者
輾轉赴台的國民黨士兵
台灣女學生的操槍表演
施放「心戰」傳單
獲贈「榮餃」的孀婦
抵達基隆的國民黨游雜武裝人員
「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集會上的工商界家屬
「社會主義到了」
歡呼公私合營的資本家
兒童節上書蔣「總統」
沖擊美國「使館」的民眾
台灣的「除四害」運動
台灣軍訓女生合影
農民賽詩會
荒原上的瞬間一笑
蔣介石出席金門炮戰陣亡將領葬禮
「大躍進」中誕生的小汽車
北京街頭的活報劇
如此「師道」
排隊領菜窩頭的下派干部
杜勒斯在金門
胡適出殯
馬賽街頭的「革命舞者」
被管制的「四類分子」
即時「判決」
親歷「奪權」斗爭
唱「語錄歌」的小女孩
毛澤東的車「拋錨」了
一座教堂的劫難
在台上示眾的部長們
跳「忠字舞」的人們
布置「光榮倒旗大會」會場
「文革」中的農村學習班
斗私批修「講用會」
星火戰斗隊
進駐學校的「工宣隊」
小小「追星族」
井岡山的民兵
迎接西哈努克
送別蔣介石靈柩的台灣民眾
台灣的「反共宣傳」
1976年的一台演出
佩戴黑紗的「毛澤東號」機車
1976年:山東博山街頭
自發悼念遇羅克的民眾
星星畫展
友誼關前
美軍撤出台灣
 

《老照片》出典藏版,克力要我寫點文字。一兩周來,重讀已出的58輯,常常掩卷沉思,感慨良多。沉思什麽?感慨什麽?一句話說不清楚。

十五年前,我受命創辦山東畫報出版社。五六月間,來京參加培訓,在運河邊,結識兩位朋友:劉方煒和李書磊。朋友才華橫溢,縱論天下之余,策划《圖片中國百年史》選題。歷來有各種各樣的文字中國史,卻無一本圖片中國史——此構思獨特和偉妙令我們激動萬分。這樣一個策划者、出版者均力所難及的選題,居然得到各方支持,於是,在「一本書主義」感召下,在進一步充實作者,出版社全體十八位員工十八個月的奮斗下,一部上下兩卷、重十八斤的大書面世了。這部書的出版過程,實際就是出版社的艱苦創建過程,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老照片》就是一個直接的結果。

其實還可回溯到更久以前。1985年,山東畫報雜志在全國畫報界率先開始了內容和形式的變革,一改幾十年來簡單圖解新聞的畫報報道方式,增加文字量,講求文字的藝術性,圖文並茂,立體地表現社會、人生。那時,克力和我(還有姜奇)都是變革的始作俑者。這可否算是「讀圖時代」的端倪呢?(有人說,《老照片》開啟了中國的讀圖時代。)

倏忽間,二十多年過去了。即便從1995年10月31日,我在濟南四里山下,出版社年度選題討論會上首次提出《老照片》設想算起,也快十三年了。《老照片》的輝煌似乎已成為往日的神話。我輾轉到了北京,惟克力和他的同事張傑仍耕耘不輟,精彩稿件層出不窮,實在是很對得起多年來忠誠的讀者,也很令我感動。如最近幾輯中,《1959年:和領袖一起讀書》、《羅隆基生命中的幾位女性》、《我收藏的一冊「杜高檔案」》就吸引了我。我敢說,這些內容,這些照片,在別的地方是讀不到的。

毛澤東真是一個行事別致的人,治國如做功課,帶著一幫人到處讀書。現在還能這樣治國嗎?關於羅隆基的故事,則可與《老照片》中章詒和的幾篇以及關於康同璧母女的一篇對照看。人生的怪異令人唏噓。杜高檔案也是這樣,與杜高本人解讀勞改老照片一篇形成互補——《老照片》所展示的人生和歷史就是這樣一點點地豐滿起來,完整起來,生動起來,漸漸還原久已消逝的真相,而鮮為人知的個人經歷又可折射出一個時代活生生的全貌。《老照片》所做的工作,似乎與理論家恰恰相反:理論家總想通過分析得出確切的歷史結論,而《老照片》卻在不斷展示歷史新的側面,對已有結論形成挑戰。這就是徐宗懋所說的「挖掘未曾公開的照片」的獨特魅力所在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