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

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本書原由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著名經濟學家諾斯等親自審定,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目前美國“新法制史”研究的一部功力深厚的學術代表著作。

本書以清朝刑科題本素材為基礎,從人口增長、商業化、財產權、交易成本以及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入手,論述18世紀廣東、四川、山東等地農村受市場經濟沖擊而來的社會變動,梳理18世紀中國經濟與社會結構變遷中普通百姓的日常沖突,並運用諾斯理論等經濟學原理研究法律問題,豐富了法律經濟學思想,是經濟史與法制史研究相結合的一種新嘗試,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步德茂是目前美國學術界研究中國法律史頗具實力的學者,長期致力于清代法律史、經濟史的研究,是美國目前“新法制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目錄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經濟變遷、社會沖突與財產權
 經濟變遷與財 產權︰一個理論框架
 交易成本
 歷史上的經濟增長決定因素
 諾思的理論應用于中國
第二章 “人口與日俱增”︰18世紀中國經濟的變遷
 商業化
 米價
 18世紀的人口增加
 清朝早期(1644-1699)的土地開墾
 隱匿的土地
 廣東省的土地政策
  階段1︰征收田賦,1721-1741年
  階段2︰鼓勵墾荒,1742-1773年
  階段3︰沙坦禁令,1774-1785年
  階段4︰推動開墾的回歸,1786年
 馬爾薩斯危機?
 農業中人身依附關系的削弱
 土地產權
第三章 “照前各管己業”︰田界和水權糾紛
 田界糾紛(64起案件)
 田界糾紛的一般特征
 水權糾紛(108起案件)
 水權糾紛的一般特征
第四章 奸頑佃戶︰回贖、欠租、撤佃
 關于出賣地的回贖糾紛及其他糾紛(56起案件)
 回贖糾紛的一般特征
 欠租糾紛以及關于地租的其他糾紛(109起案件)
 押租
 抗租
 欠租糾紛的一般特征
 撤佃糾紛
 撤佃糾紛的一般特征
第五章 廣東省財產權糾紛的時間與地理分布
 財產權糾紛的地理分布
 廣東省的市場結構
 農業土地使用模式類型
 土地價值與暴力糾紛
 財產權糾紛的時間分布
第六章 暴力在中國北部、西部和南部︰山東、四川和廣東的財產權糾紛
 四川和山東的經濟條件
 山東和四川的暴力
 山東和四川財產權暴力糾紛分布的時空形態
 主要問題
 水權糾紛(47起案件)
 田界糾紛(88起案件)
 地租的拖欠和其他的地租糾紛(43起案件)
 撤佃(31起案件)
 回贖和土地變賣(93起案件)
第七章 “是為富不仁了”︰轉變中的法律觀念和暴力沖突
 收案
 州縣官理訟
 應對欺罔
 作為創新者的州縣官
 執行
 公開挑戰
 官方干預的局限性
第八章結論
附錄一 命案報告︰刑科題本
 土地債務案件
 檔案的遺失
 樣本數量
 使用犯罪報告的問題
 上報命案
 報告中的偏袒和掩蓋真相
 報告的可靠性
附錄二 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譯後記
 

纂修清史是我國新世紀標志性的文化工程,它包括3000余萬字的清史主體工程及文獻、檔案整理和編譯工作。廣大史學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努力做好清史編纂工作,科學總結歷史經驗,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世界各國從分散發展到趨于一體,大抵從15世紀、16世紀開始,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和世界體系。清朝從1644~1912年共延續了268年,這是世界歷史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清王朝卻依然以“天朝大國”自居,閉關自守,使封建社會的中國越來越落後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洋槍洋炮面前不堪一擊;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在18世紀世界歷史的大變局中,康乾盛世不過是中國封建社會“落日的輝煌”,而到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後,清朝日益衰頹,已奏起了“落日的挽歌”。因此,研究清史,確定它的基本內容,以及確定研究它的基本理論、原則和方法時,不能脫離清王朝社會發展過程中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

在編纂清史時要有世界眼光,這已是廣大史學工作者的共識。不僅要把清史放到世界歷史的範疇中去分析、研究和評價,既要著眼中國歷史的發展,又要聯系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而且還要放眼世界,博采眾長,搜集和積累世界各國人士關于清代中國的大量記載,–汲取外國清史研究的有益成果,為我所用。正是從這一基本認識出發,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決定編輯出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刊”(以下簡稱“編譯叢刊”)。

清朝建立之初,與世界各國曾保持著一定程度上的接觸。後來中國的大門一度被關閉而後又被強行打開,這期間,外國的傳教士、商人、外交官、軍隊、探險家、科學考察隊蜂擁進入中國,東方古國的一切都使他們感到驚奇。基于種種不同的目的,他們記錄下在華的所見所聞。這些記錄數量浩瀚,積存在世界各國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或私人手中,成為了解清代近三個世紀歷史的珍貴資料。由于西方人士觀察、思考和寫作習慣與中國人不同,他們的記載比較具體、比較廣泛、比較注重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方面,因而補充了中國史料記載的不足。“編譯叢刊”將從中選取若干重要資料譯介給國內的讀者;對早年問世的具有開拓性、奠基性價值,但不為中國學術界所熟知的作品,我們也將同樣給予關注;此外,對反映當代國外清史研究新的學術思潮、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和重要成果的學術專著,“編譯叢刊”也將及時地介紹給中國學術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