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以《晨報副刊》為例

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以《晨報副刊》為例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張濤甫
  • 出版日期:2007-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6644X
  • ISBN13:9787563366446
  • 裝訂:234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現代史上著名報紙副刊:《晨報副刊》為典型個案,考察大眾傳媒與中國知識分子現代轉型的關系。現代大眾傳媒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公共空間」。憑借這一「公共空間」,知識分子實現了身份的現代轉換,同時推動了中國社會、文化的現代轉型。本書以《晨報副刊》為例,考察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如何通過大眾傳媒進行思想啟蒙和文學啟蒙、推動中國社會文化的現代轉型。《晨報副刊》經歷了中國社會、文化最動盪的十年,見證了中國知識分子在激越、復雜的時代風潮中的艱難選擇。《晨報副刊》的曲折歷程反映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與以大眾傳媒為依托的「公共空間」的雙重不成熟。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多舛遭際可以從知識分子與大眾傳媒的不穩定關系中尋得注解。

本書運用現代文學與新聞傳媒學二個學科的視野來考察《晨報副刊》,着傳眼於傳媒與現代知識分子關系的探討,論述了《晨報副刊》在中國現代社會歷史轉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對於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身份轉型的重要性。
 

目錄


第一章 中國近現代報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
第二章 《晨報副刊》: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話語空間
第三章 李大釗時期的《晨報副刊》
第四章 孫伏園時期的《晨報副刊》
第五章 徐志摩時期的《晨報副刊》
第六章 周氏兄弟與《晨報副刊》
第七章 《晨報副刊》與蘇俄問題
第八章 《晨報副刊》與中國現代文學
第九章 文藝的自覺
第十章 冰心、沈從文與《晨報副刊》
結語
參考書目
 

以現代報紙副刊與新文學的關系而言,《晨報副刊》是一個最為典型的研究個案。在「五四」時期的四大副刊中,《京報副刊》雖然比較接近文學,但畢竟是后起者,而且內容也比較雜蕪,《時事新報》的副刊《學燈》偏重學術,《民國日報》的副刊《覺悟》偏重思想,唯有《晨報副刊》兼有思想與文學兩方面的追求,與新文學運動幾乎是同步發展起來的。以《晨報副刊》的三大主編為標記:李大釗是《新青年》同人,新文學的發動者之一,在當時已經是思想領袖級的人物;孫伏園是文學研究會的發起者之一,著名的文學編輯,他團結了新青年集團解散后一批最為卓越的文學家,可以說是新文學繼「五四」發軔期以后精英集團的核心人物;而徐志摩不僅僅是新文學著名詩人,也是英美留學生中的活躍分子,他周圍聚集的新月派文人所從事的詩歌試驗,顯現了新文學從思想啟蒙向文學自覺的轉型。綜合起來看,李大釗——孫伏園——徐志摩的軌跡,也是《新青年》——文學研究會——新月派的軌跡,描繪出新文學從思想啟蒙——為人生的文學——文學自覺的發展軌跡。當然這不說明文學史的必然,因為在新月派文人鼓吹新詩格律的自覺自律外,還有更加接近社會運動的左翼文學在發展壯大。但是,我們聯系《晨報副刊》與新文學運動的關系來考察,就不能不承認,《晨報副刊》在新文學發展過程中所起的影響和作用,大約是任何一家媒體都無法相比的。

張濤甫的這部論著的副題為「以《晨報副刊》為例」,為「什麼」之例?我想由此為例來討論副刊與文學的關系,那是最為合適的個案。但是濤甫在學業上跨兩個學科,先是中文系的現代文學專業,后是新聞傳媒系的新聞史專業,他為這部書稿又是花了很長時間來進行修改,所以兩個學科的視野都進入了這部書稿,其正題為「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反映了新聞傳媒學科的視野。書稿的前兩章,集中討論了《晨報副刊》作為現代知識分子公共話語空間的性質,后面三章從主編風格的角度來介紹副刊概況,兼有兩個方面的探討,第七章是關於外交與蘇俄問題的討論,似乎還是知識分子話語空間的問題,最后兩章則返回文學問題。從全部書的結構上,作者的旨意似乎一直在兩個主題之間徘徊游弋,盡管作者用了知識分子現代轉型的視角企圖將兩者統一起來,但是這兩個問題本來可以各做一部繁富大書,涉及許多重要的理論問題,如今通過一家副刊的相關特征予以集中探討,必然有很多地方難以完全融合,面面俱到。因此,這之間形成了一個問題的空間,可以供我們進一步作深入討論。

濤甫把《晨報副刊》放在知識分子現代轉型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是完全合適的。近代中國士大夫階級向現代知識分子的轉型,是中國現代性的一個主要標記,其集中反映在價值取向的變化。古代士大夫階級的價值取向是單向的,唯有通過科舉仕途才能實現學統的價值所在,所以晚清士大夫階級的傑出代表如康、梁、譚諸君子,都把改變中國命運的希望寄托在開明君主之上,企圖通過自上而下的變法來實現自己的經國大業。但經甲午戰爭失敗和戊戌變法再失敗,一批頭腦清醒的士大夫終於明白過來了,現在的世道變了。嚴復、張元濟、蔡元培等人從千年宦海夢中驚醒過來,他們開始遠離廟堂,或從事思想傳播,或從事商業出版,或從事辦學教育,在社會實踐中不斷開辟現代知識分子的公共活動空間,逐步確立起知識分子民間崗位的價值取向。現代報刊的誕生,正是這樣一種知識分子轉型的實踐產物。作家可以在期刊連載中獲取「筆潤」,足以謀生;知識分子通過新聞傳媒來通曉國事,大發議論,干預廟堂政治。這看上去似乎是知識分子在廟堂以外從事政治活動,其實是從傳統的權力系統中分割出一個新的政治空間,通過面對社會公眾來實現知識分子的民主參政理想。所以在民國初年的主要媒體新聞報紙,基本上是黨辦報紙,背后都有着政治力量的操縱和發揮其喉舌作用,這正是知識分子剛剛從士大夫階級分化出來的政治表現。這種辦報傳統為中國現代新聞事業的靈魂,直到1940年代后期,傅斯年還建議胡適「與其人政府,不如組黨,與其組黨,不如辦報」,足見報紙的精神背后充滿了知識分子的政治熱情。這是現代知識分子建立公共話語空間的初衷。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