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環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

媒介環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
定價:270
NT $ 235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介紹媒介環境學的入門之作,也是一本小型“百科全書”。

本書用紀傳體的方式描繪並評價了十多位媒介環境學的先驅、奠基人和代表人物,包括尼爾‧波斯曼、路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呂爾、馬歇爾‧麥克盧漢、哈羅德‧伊尼斯、詹姆斯‧凱利、本杰明‧李‧沃爾夫、蘇珊‧朗格、沃爾特‧翁、伊麗莎白‧愛森斯坦等。

本書介紹了媒介環境學的基本理念、理論和主題,闡釋了文化、技術與傳播的關系,展現了上述理念產生的社會、政治和思想背景,同時指明了媒介環境學的現實意義。

本書有助于推動國內的麥克盧漢研究、媒介環境學研究和媒介生態學研究。
 

目錄

林文剛之中文版序
何道寬之中文版序
編者謝辭
作者介紹
第一章 緒論:媒介環境學的思想沿革初探
1.1 媒介環境學的歷史述略
1.2 作為一個學派的媒介環境學
1.3 媒介環境學的史前史
1.4 媒介環境學初期的制度構建
1.5 研究作為環境的媒介
1.6 媒介環境學深層的理論命題
1.7 媒介的歷史分期
1.8 本書組織結構
第二章 媒介環境學的人文關懷
第三章 劉易斯‧芒福德與技術生態學
3.1 芒福德的著作和生平
3.2 芒福德的技術歷史分期
3.3 芒福德的技術有機論
3.4 芒福德對“王者機器”的批判
3.5 芒福德的生態倫理觀
第四章 雅克‧艾呂爾:技術、宣傳與現代媒介
4.1 艾呂爾小傳
4.2 技術至上、宣傳和媒介
4.3 艾呂爾與媒介環境學
4.4 對艾呂爾及其著作的批評
4.5 進一步探索的建議
第五章 艾呂爾:神學研究的對照法
5.1 對照法
5.2 城市的意義
5.3 巴特的新正統神學教義
5.4 技術手段的勝利
5.5 伽利略的遺產
5.6 通過宗教實現社會振興
5.7 必然性與墮落
5.8 結語
第六章 哈羅德‧伊尼斯的媒介環境學遺產
6.1 通向政治經濟學的道路
6.2 傳播史
6.3 時間、空間和口頭傳統
6.4 知識壟斷和文化批評
6.5 伊尼斯對媒介環境學興起的持久影響
6.6 結語
第七章 馬歇爾‧麥克盧漢:現代兩面神
7.1 不太被看好的冉冉明星
7.2 新媒介時代
7.3 作為環境的媒介
7.4 風格與實質
7.5 通感
7.6 媒介冷熱
7.7 口語的再現
7.8 非線性因果關系
7.9 中心與邊緣
7.10 媒介環境學的集大成者
第八章 尼爾‧波斯曼與媒介環境學的興起
8.1 電視和英語教學
8.2 第一階段:語言和教育
8.3 第二階段:媒介環境學的興起
8.4 第三階段:過渡期,《技術壟斷》
8.5 第四階段:回歸教育研究
8.6 波斯曼媒介環境學的四大主題
8.7 結語
第九章 詹姆斯‧凱利:尋求文化平衡
9.1 生平
9.2 研究方法
9.3 文化之重要
9.4 技術與社會
9.5 經濟學與傳播學
9.6 新聞的特殊問題
9.7 結語
9.8 謝辭
第十章 符號、思想和現實:沃爾夫與朗格對媒介環境學的貢獻
10.1 相對論之根
10.2 沃爾夫和語言相對論
10.3 朗格和經驗的符號轉化
第十一章 蘇珊‧朗格的心靈哲學:媒介環境學的一些潛在命題
11.1 朗格的主要著作
11.2 朗格的表達性媒介理論:八大命題
11.3 下一步走向何方?
第十二章 口語—文字定理與媒介環境學
12.1 宏觀理論:社會主導媒介
12.2 微觀理論:聲音、書面文化和作為信道的視覺形象
12.3 口語—文字定理的平衡
第十三章 印刷術及其對文化與傳播的影響:媒介環境學的詮釋
13.1 初步考慮的問題
13.2 普及文化
13.3 宗教改革
13.4 民族主義
13.5 科學轉型
13.6 個人主義與民主
13.7 結語
第十四章 編後絮語:媒介環境學的未來傳承
14.1 媒介環境學會的成立
14.2 媒介環境學者下一步的任務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譯者後記
譯者簡介
圖表
7.1 麥克盧漢父子《媒介定律》四元律示意圖
7.2 四元律:繪畫中的透視
7.3 四元律:復印術
7.4 四元律:廣播
7.5 四元律:麥克盧漢的媒介定律
11.1 蘇珊‧朗格行為本位的心靈/身體/大腦示意圖
11.2 朗格行為形式四階段概念示意圖
11.3 皮爾斯符號分類法
11.4 象征性符號意義里成分和關系的邏輯結構
11.5 人造物與人的行為參與互動的三元結構
11.6 以蘇珊‧朗格表征性符號論為基礎的符號分類法
11.7 鮑威爾斯傳播學思想架構分層模型
11.8 鮑威爾斯分層模型細部詳圖
 

本書為理解媒介環境學(media ecology)的歷史沿革勾畫了一個大致的框架。媒介環境學旨在研究文化、科技與人類傳播之間的互動共生關系。媒介環境學派有著深厚的思想傳統和開闊的理論視野,反映在許多來自不同學術領域的北美和歐洲學者的著作之中。

本書的總體框架以我執教的研討班教學內容為藍本,那是20世紀90年代,我在紐約大學給媒介環境學研究生上的必修課。我並非講授該課程的第一位教師,也不是唯一的教師;曾經講授過這門課程的老師有尼爾‧波斯曼、特倫斯‧莫蘭和克里斯琴‧尼斯特洛姆;他們三人創建了紐約大學的媒介環境學學位點。其中,波斯曼是媒介環境學界最引人注目、最重要的思想奠基人和制度奠基人。

20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在紐約大學攻讀博士,同時承擔一些教學任務,受業于波斯曼、莫蘭、尼斯特洛姆和亨利‧珀金森門下;珀金森出身哈佛大學,通教育史、精教學法。此間,我對傳播研究的社會學和思想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媒介環境學派的思想史尤其感興趣。原因之一是,我有志于研究媒介環境學;另一個原因是,媒介環境學在北美傳播研究的傳統中處于默默無聞的地位。我禁不住要問:這個研究文化、傳播與技術的理論,學養深厚,且橫跨多門學科,但它卻長期被排擠到傳播學領域的邊緣,怎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畢業幾年之後,波斯曼、莫蘭和尼斯特洛姆邀請我回母校執教,去講授媒介環境學這門課程,那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門課圍繞四個核心課題展開:(1)媒介環境學的界定性理念、理論或主題,文化、技術與傳播的關系;(2)這些思想背後的主要學者,比如劉易斯‧芒福德、沃爾特‧翁、哈羅德‧伊尼斯、雅克‧艾呂爾、馬歇爾‧麥克盧漢、蘇珊‧朗格、伊麗莎白‧愛森斯坦、諾伯特‧維納等;(3)這些思想產生的社會、政治和思想語境;(4)當代學者如何運用這些理論。

因為沒有一本書能夠涵蓋上述幾個課題,所以我們要求研究生閱讀一些精選的經典文本,要他們研讀對媒介環境學的興起做出貢獻的原著。毋庸贅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他們對經典進行適當的綜合,以確保他們有所收獲。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感有必要為傳播學師生編寫一本介紹媒介環境學的入門書,它同時應該惠及其他讀者(比如媒體藝術家、制作人或決策者),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思想和行為會影響到媒體和社會的發展。這本書從歷史、理論和詮釋的角度記述媒介環境學的思想源頭;與此同時,它又圍繞以上幾個重要課題進行綜合與分析,以便給讀者提供具體的幫助。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起,我就開始在紐約和新澤西地區講授媒介環境學的幾門課程,但直到很晚之後,我才有機會在中國宣講並研究與媒介環境學相關的課題。我第一次在亞洲公開宣講媒介環境學是1998年6月,地點在中國台灣。那是中華傳播學會(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CCS)的第二屆年會,我宣讀的論文是《媒介環境學與美國傳播學動態》。會議由中華傳播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ACCS)和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CCA)聯合主辦,當時我擔任國際中華傳播學會會長,在智力會議期間,有幸結識了中華傳播學會會長、著名傳播教育家、台灣政治大學教授陳世敏博士。

一年之後,即1999年6月,通過陳教授的安排,我應邀到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為老師和學生講“媒介環境學的生物學和認識論暗喻”。隨後,我用中文發表了幾篇相關課題的論文,分別是:《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林,1999)、《什麼才是華人傳通問題:中華傳媒生態文化史初探》(林,2000)、一篇介紹媒介環境學思想史的文章(林,2003a)和一篇論芒福德學術成就的文章(斯特拉特和林,2003b)。

此後,我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就媒介環境學的各個方面發表講學,講學的學校有:北京大學(Lum,2002a,Lum,2002d)、北京師範大學(Lum,2002b)、清華大學(Lum,2002c)、華中科技大學(Lum,2004)、香港浸會大學(Lum,2006a)和深圳大學(Lum,2006b)。除了正式講演之外,我在以下大學與同行圍繞媒介環境學進行過交流: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以及日本東京大學和中京大學。在此期間,在中國做田野調查和發表講演時,我發現了中國大陸媒介生態學的興起;有趣的是,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地區常常以media ecology作為媒介生態學的英語翻譯。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