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Georgia),代碼GE。
人口452萬,主要是格魯吉亞族(70%)、亞美尼亞族(8%)、俄羅斯族(6)和阿塞拜疆等民族。
居民多信奉東正教,有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
公元前6世紀,格魯吉亞已出現奴隸制國家科爾希達王國。公元4—6世紀建立了封建國家公元6—10世紀格魯吉亞民族基本形成,並在公元8—9世紀建立了本民族的王國。在漫長的歷史生涯中,外族多次入侵,格魯吉亞幾經分裂。1783年後被沙皇俄國吞並,沙俄對其擁有宗主權。1921年成立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作為外高加索成員與俄羅斯、烏克蘭等共組蘇聯。1936年外高加索聯邦撤銷後,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獨立,1995年國名定為“格魯吉亞”。
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議會是最高權力代表機構和最高立法機構,一院制。司法獨立。
埃里溫是亞美尼亞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110多萬。歷史悠久,6世紀史籍就有記載。其名語意為“埃里部落聚居地”。現有機械、化工、電力等大型工業部門,有多所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城市建築多用彩色的花崗岩、大理石修建,五彩斑讕。斯潘迪亞羅夫歌劇院、亞美尼亞旅館、埃里溫城歷史博物館、迪納莫運動場、加多基克大教堂、佐拉沃爾大教、烏拉杜埃雷布尼古堡、國家畫廊等是著名的建築和旅游地。附近的埃奇米阿津是亞美尼亞的古老,有多座具有歷史意義的教堂。加爾尼古堡內的列柱教堂,是希臘文化末期來美尼亞的唯一遺址。
巴庫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里海最大港口,有“石油城”之譽。人口約180萬。早在公元5世紀,已有文字記載,18世紀時成為巴庫汗國的都城。19世紀70年代起,成為石油工業的中心。有22個大煉油基地,其他工業多與石油有關。市內建有地鐵,有阿塞拜疆科學學院、阿塞拜疆大學、石油化工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城市的中部是行政、文化區域,有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老城區以舊要塞為中心,保存著11世紀的清真寺和15世紀的希爾萬沙赫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