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風采》,順名思義,就是刻在石上的書跡作品。在書中介紹和研究的書跡,既有歷史遺存下來的,也有是近時考古發現和實地調查所得的,後一干一種情況的那些作品更加可貴。
我們的先人們在石上刻字、記文、記事,以期永遠,是他們一時願望,但真的有多少能保存至今的,我們已不得知,也無從考證。可是一點足無疑的——這些作品較為真實、完整地反映了書刻時,那個時期的社會狀況和書藝成就。我們現在解讀和研究這些作品,能從中獲取大量的信息,這信息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科學、宗教、藝術等六個方面。這些原生態的東西有待我們進一一步地研究發掘,礙于本套叢書的主旨,這里只從書法藝術這一方而進行探討,其余的則需要讀者您自己去研究和探索了。
這些作品的創作時間跨度,從秦始皇到清乾隆,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書中所集的文章研究的方向和側重點是多方位的,有就一地區碑刻作全方位概述;有就一碑、一石細致地考證、探討;有就書風的演變作縱向的敘述;有就自己臨習體會的介紹。這種文章讀來,可以開拓您的視野,集思廣益。同時也有負面影響,因文章的作者個人學術觀點的不同,有的甚至相悖。雖為一家之言,但也不無參考價值,所以建議在閱讀後要以您自己的腦袋,批判地思考和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