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勝跡

長安勝跡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朱立挺
  •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12329X
  • ISBN13:9787807123293
  • 裝訂:324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充分占有古人今人匯集或撰寫的有關西安山水風光與人文遺跡論著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細讀精研,再參照當今一些考古發掘與研究效果,結合自己的實地觀賞考察與現場體驗進行撰述,企望從中探索一些在新時代里,以新的視角研究、記述山水與人文勝跡的途徑。

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山水勝跡」,其內容包括西安境內的一些重要的山峰、塬地、峪道、河流、陂池及關隘、津渡;下篇為「人文勝跡」,記述西安境內主要的古人類遺址、周秦漢唐都城遺址、帝王陵墓、牆垣樓闕、寺觀廟宇、文教勝地。對山峪原隰河湖池沼等自然景觀,既注重吸收現代自然理學的科學知識,也着力揭示其文化內涵;對人文勝跡,除述明其古今演變歷程,還結合地域環境與文化,展示其風貌特點。在行文明,融入不少古詩詞佳句,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目錄

緒論
上篇山水勝跡
第一章長安城南多名山
第一節划分南北的界山——秦嶺
一、秦嶺的形成與地質構造特點
二、西安境內秦嶺山地概況
第二節名山覽勝
一、在天之中的終南山
二、勢知奔馬的驪山
三、皓首而立的太白山
第二章黃土地上的奇觀——塬
第一節黃土塬概說
第二節名塬擷英
一、白鹿塬中探尋天地奧秘
二、龍首塬畔諦聽歷史回響
三、樂游塬上回顧昔日光輝
四、少陵塬邊追慕先賢遺珍
五、神禾塬里靜觀天上人間
六、銅人塬內尋覓故人遺珍
第三章眾水溶溶繞長安
第一節西安地區河流概論
一、河流分布特點
二、河流的水文特點
三、河流的開發利用
第二節河濱賞奇
一、涇渭分明話清濁
二、滻灞河岸多煙柳
三、灃潏風光似江南
第四章幽深奇譎的峪谷
第一節峪谷綜述
一、峪——特殊的地理實體
二、關中七十二峪
第二節 探幽訪勝處處奇
一、險奇的灃峪
二、秀雅的輞峪
三、深邃的黑河峪
四、靜謐的太平峪
第五章玉盤明珠般的陂池
第一節陂池概述
一、西安地區多陂池
二、西安地區陂池的分布與變遷
第二節陂池概述
一、華清湯泉
二、曲江流飲
三、興慶龍池
四、渼陂羨魚
第六章門戶鎖鑰式的關津
第一節關隘
一、子午關——長安的南大門
二、藍關雪擁馬蹄疾
三、驛路艱辛儻駱峪
第二節津渡
一、渭河三橋
二、咸陽古渡
三、灞河津梁
下篇人文勝跡
第一章遠古遺蹤
第二章古都遺址
第三章帝王陵墓
第四章牆垣樓闕
第五章寺觀廟宇
第六章文化勝跡
余論
后記
主要參考書目索引
 

西安是享譽國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經濟社會根基,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久遠的文明傳承。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古都西安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發揮了重大的歷史作用,拓印下無比瑰麗的史詩和波瀾壯闊的畫卷。

「八川分流繞長安,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和文化發源地之一。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在這里種植狩獵,開掘出了別具特色的「半坡文化」。自公元前12世紀,周文王在此建立豐京,揭開了西安作為帝王京師歷經千年,雄踞華夏,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輝煌歷史。西安成為與雅典、羅馬、伊斯坦布爾等城市齊名的世界歷史古都。直至今天,西安城中的塔和碑,城外的陵與墓,連綿的城垣與宮殿遺址,保存的大量珍貴文物,以及周樂秦聲、漢風唐韻等文化藝術,仍在昭示著這里曾經呈現過的尊貴和豪華,開放和風流。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古都西安就像一部活的史書,一幕幕、一頁頁記錄下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古都西安見證了「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鼎盛輝煌,然而,往日這個帝王們希冀長治久安、長久平安的長安城也幾度衰落,數遭兵燹,令人扼腕地一度衰落了。

衰落的根源值得研究汲取,怎樣重新激起奮發向上的精神更應當總結和發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精辟地分析,任何文明都有其生長和衰亡的過程,而能否勇敢地接受各種挑戰決定著這種文明的前途。

在我們研究文明生長的時候,發現它的過程是一連串的挑戰和應戰。應戰不僅解決了挑戰所提出來的問題,而且還在它每次勝利地解決了一個挑戰問題以後,又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樣,文明生長的性質的最核心的成分便是一種新的活力、不斷的創新。歷史在前進,文明在曲折中發展。

西安,曾經創造過昔日的輝煌,西安也曾經歷過衰落,西安又邁向創造新的文明的征途。江澤民總書記在分析古希臘文明、拜占廷文明盛極而衰時說過,不能緊跟世界發展的潮流,就必將落後。江總書記在西安論述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時還說過,中國曾有過盛唐時期的輝煌,但安史之亂後衰落了。現在我們的任務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他多次強調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年輕一代要多學習和了解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文化的養分。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要使中華民族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中不斷發展、走向繁榮,就要審視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學習借鑒世界文化優秀成果,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與時俱進,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立於不敗之地。

先進文化是現代人集古今中外之大成、並且面向未來的創造,是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的產物。我們有責任大力弘揚先進文化,因為這是永葆歷史文化名城活力的根本所在。研究歷史,分析現狀,面向未來,西安要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加了解西安,讓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中保持優良的文化傳統,增強民族的認同感,提高自信心,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成功地應對前進中的每一次挑戰。我想這是每一個西安人和關注西安發展的人們不斷思索的命題。工作和生活在古都西安的人們要有一種氣慨,重開現代絲綢之路,重振漢唐雄風,把西安建設成既葆有古都風貌,又具現代文明和時代精神的大都市。

編著《古都西安》這套大型叢書,正是想讓人們對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夠觸摸到西安的歷史脈絡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靈魂,讓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叢書按照從古至今、全面系統的原則分篇編排。每篇或按時序,或分類論述,但總的體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統、准確、全面而又有重點地介紹西安。叢書在保證學術水准的前提下,盡可能為更廣泛的讀者所接受,使史學走向大眾,更具有嚴謹的科學性、淵博的知識性和藝術感召力。

有關古都西安的著述很多,但系統地編著一部大型叢書,立體全景地展現西安歷史,卻是首次。我有幸在西安工作十多年,西安的文化積淀實在是豐厚,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歷史文化。在兩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深切地感受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必要也有責任組織和推動一批專家、學者,編撰一部詳盡介紹古都西安的大型叢書。為此,我曾多次與史念海先生等專家交流,共同策划。從制定規划、內容、體例討論論證、專題編著分工、編審等,工作展開已近五年時間,現在要陸續出版了。本叢書的宗旨是崇尚征實,棄絕浮言,全面系統,提倡寓新穎觀點於詳密材料的治學風格。參與編著叢書的每位作者都在理論闡釋和材料整理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都有全新的開拓。這是全體作者的心血,更是史念海老先生留給世界,留給當代與後人的一份嘔心瀝血的遺囑。這套由他主要審定的叢書陸續與讀者見面了,而史先生卻已無法全部看到。魯迅先生曾說過,拿著故人的遺稿,就像手里攥著一把火。這套叢書的問世正是史先生傳承給我們的希望之火,也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望著雄偉壯觀的古城牆和高樓林立、華廈爭輝、橋涵飛虹、通衢溢彩、萬車競速的西安,感受到漢唐雄風開闊的底蘊,體味著這方水土賦予西安人開拓創新的激情,我們有理相信,有著強大自我更新能力、包容進取精神的西安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一定能夠在這片土地上再創造出新的歷史奇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