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探尋齊魯文明的初曙入手,一路追隨齊魯文化發展的脈絡,深入分析了齊文化與魯文化的淵源、衍變、交流、融合與延續,並結合齊魯大地的文化遺跡、民俗風情、神話傳說、先賢英杰、名山古寺、魯菜美味等,多角度地再現了齊魯文化風貌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使讀者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感受齊魯文化的厚重與博大、深遠與嬗變,堪稱一部全景式展現齊魯文化的優秀讀物。
以孔子、孟子學說為核心的齊魯文化不僅僅是一種地域文化,更是中國源遠流長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老中國的主流文化,她有著極為深厚而復雜的歷史內涵。
目錄
第一章 齊魯文明的初曙
第一節 最早的“齊魯人”——沂源人
第二節 齊魯文明的前奏——東夷文化時期
一、後李文化時期
二、北辛文化時期
三、大汶口文化時期
四、龍山文化時期
五、岳石文化時期
第三節 東夷人的原始宗教
一、鳥崇拜
二、太陽崇拜
三、桑樹崇拜
第二章 齊魯史話
第一節 齊國史話
一、受封齊地
二、逐漸強大的齊國
三、走向衰微的齊國
四、田齊取代姜齊
五、再次雄起
六、一滅國戰爭
七、最終敗亡
第二節 魯國史話
一、魯國的建立
二、動蕩不安的魯國
三、慶父之難
四、三桓專政
五、魯國滅亡
第三節 秦代以後的山東
第三章 齊文化與魯文化
第一節 齊魯文化概述
第二節 魯齊文化
一、“齊”名的來歷
二、齊文化的特性︰功利性和空靈性
三、功利觀念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四、黃老之學與齊文化
第三節 魯文化
一、“魯”名的來歷
二、周公的文化方針
——“變其俗,革其禮”與“親親上恩”
三、孔子及儒學
四、儒學傳承
第四節 齊魯文化的交融
一、稷下學宮
二、稷下學派
三、泰山封禪
第五節 齊魯商業文化
第六節 齊魯文化的深遠影響
一、齊魯文化與漢代經學
二、從經學到理學
三、齊魯文化精神的近代轉變
四、齊魯文化精神與當代社會
第四章 齊魯文化遺跡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第六章 齊魯英杰
第七章 齊魯選賢遺跡
第八章 齊魯名山古寺
第九章 巍巍泰山
第十章 食不厭精話魯菜
參考文獻
第一節 最早的“齊魯人”——沂源人
第二節 齊魯文明的前奏——東夷文化時期
一、後李文化時期
二、北辛文化時期
三、大汶口文化時期
四、龍山文化時期
五、岳石文化時期
第三節 東夷人的原始宗教
一、鳥崇拜
二、太陽崇拜
三、桑樹崇拜
第二章 齊魯史話
第一節 齊國史話
一、受封齊地
二、逐漸強大的齊國
三、走向衰微的齊國
四、田齊取代姜齊
五、再次雄起
六、一滅國戰爭
七、最終敗亡
第二節 魯國史話
一、魯國的建立
二、動蕩不安的魯國
三、慶父之難
四、三桓專政
五、魯國滅亡
第三節 秦代以後的山東
第三章 齊文化與魯文化
第一節 齊魯文化概述
第二節 魯齊文化
一、“齊”名的來歷
二、齊文化的特性︰功利性和空靈性
三、功利觀念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四、黃老之學與齊文化
第三節 魯文化
一、“魯”名的來歷
二、周公的文化方針
——“變其俗,革其禮”與“親親上恩”
三、孔子及儒學
四、儒學傳承
第四節 齊魯文化的交融
一、稷下學宮
二、稷下學派
三、泰山封禪
第五節 齊魯商業文化
第六節 齊魯文化的深遠影響
一、齊魯文化與漢代經學
二、從經學到理學
三、齊魯文化精神的近代轉變
四、齊魯文化精神與當代社會
第四章 齊魯文化遺跡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第六章 齊魯英杰
第七章 齊魯選賢遺跡
第八章 齊魯名山古寺
第九章 巍巍泰山
第十章 食不厭精話魯菜
參考文獻
序
“齊、魯”二字最早起源于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那就是齊國和魯國。據史料記載︰武王滅商、建周後,東部沿海地區的殷人和東夷人不服西周的統治,屢屢發動暴亂。武王為了鞏固新生的國家,派周公旦率兵東征平定了叛亂。隨後,為了更好地統治這一地區,將姜太公和周公旦封于今山東東北部和東南部,分別建立了齊國和魯國。
當時,齊國居泰山之陰,定都營丘;魯國居泰山之陽,定都曲阜。兩國的屬地各百里,雖然思想文化各不相同,但都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重要陣地。至春秋戰國時期,兩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基本上控制了今天的山東地區。隨著實力的不斷壯大,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得到加強,齊、魯兩國由此逐步“親密”起來,並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到了戰國後期,“齊魯”兩國由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融合,逐步走向意識形態上的趨同,最終成為含有統一文化特點的地域概念。
但是,當時的“齊魯”與“山東”還沒有完全翔上等號;。因為“山東”兩字在不同歷史時期所代表的地域範圍是不同的。有關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山東”二字的地域範圍自春秋起逐步縮小,並呈東移趨勢。例如︰春秋時期,人們將太行山以東稱為“山東”;戰國時期,當時的西方大國——秦國佔據關中(又叫關中平原,是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的渭河沖積平原),將崤山和華山以東的地區稱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國以外的六國領土。可見,當時的山東並不特指齊國與魯國。
到了漢代,由于國家的空前統一,人們開始根據地域特點對不同地區進行劃分,將齊魯之地稱作山東,自此山東才開始與齊魯劃上等號。唐和北宋年間;山東這一詞匯的外延再次得到擴大,成為包括現在山東地區在內的、太行山以東所有地區的代名詞。當時,宋朝統治者出于統治的需要,將全國劃分為十五“路”(“路”代表現在的省),現在的山東分屬于京東西路與京東東路。宋朝滅亡後,元朝統治者雖繼續沿用宋朝的“路”制,但已有了些許變化,將原來的京東路改稱山東。有關學者考證︰就此開始,“山東”成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到了清代,齊魯之地被正式稱為山東省,且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山東地區主要是指中國東部沿海與黃河下游等地,總面積為15.67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分為半島(山東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在渤海與黃海之中,與遼東半島遙相呼應;內陸分別與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等四省相接壤。
齊魯文化是中國傳統地域文化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約四五十萬年前的“沂源人”時期。在西周到春秋戰國的長達六七百年時間里,齊文化和魯文化是沿著各自道路發展的︰齊文化以東夷文化為主、周文化為輔。經濟上,以農業為主,提倡農、工、商並舉;政治上,“舉賢而尚功”;文化上,主張寬松自由、兼容並包,表現出強烈的革新性、開放性和包容性。魯文化則以周文化為主、東夷文化為輔。經濟上,特別重視農業生產;政治上,強調宗法制度;文化上,采取“變其俗,革其禮”的方針,用周文化強行改造土著文化,是一種重仁義、尊傳統、尚倫理、貴人和的道德型文化。
由于地域上的接近,齊文化和魯文化在各自發展的道路上免不了要相互踫撞,以致逐漸融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中國歷史進入諸侯兼並時代,魯國由于在疆域和實力上無法與齊國抗衡,國土不斷被齊國兼並,從而黃河下游地區得到了跛治上的局部統一,齊、魯文化開始融合,並逐步走上一體化遣路。春秋時期,齊魯文化的核心——儒學產生于魯國,由孔子開創,孟子、荀子等繼往亓來,並向齊、衛、燕、趙、魏等國進行程庋不同的輻射式傳播。戰國時期,稷下學宮(我國最早的官辦大學堂,為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和齊魯文化交融的重要陣地)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種思想紛紛登上歷史文化的舞台,全面呈現出兼容並包的特色和百家爭鳴的盛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齊、魯文化進一步融合,同時兼收並蓄地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長處,逐漸成為一種具有完備自我調節更新功能的混合型文化,並在之後的漫長歲月里慢慢地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種地域文化竟然能成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思想、文化的主流,並至今產生著重大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謎,一個讓人費解的謎。為此,我們不得不打開這本書,在文字的指引下穿過歷史的迷霧,對齊魯大地的歷史、風俗、宗教、遺跡、人物等迸行一次徹底的探尋,從依稀存在的蛛絲馬跡中下窺歷史的真相,以以滿足我們對齊魯文化長久以來的好奇之心。
編者
2007年11月
當時,齊國居泰山之陰,定都營丘;魯國居泰山之陽,定都曲阜。兩國的屬地各百里,雖然思想文化各不相同,但都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重要陣地。至春秋戰國時期,兩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基本上控制了今天的山東地區。隨著實力的不斷壯大,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得到加強,齊、魯兩國由此逐步“親密”起來,並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到了戰國後期,“齊魯”兩國由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融合,逐步走向意識形態上的趨同,最終成為含有統一文化特點的地域概念。
但是,當時的“齊魯”與“山東”還沒有完全翔上等號;。因為“山東”兩字在不同歷史時期所代表的地域範圍是不同的。有關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山東”二字的地域範圍自春秋起逐步縮小,並呈東移趨勢。例如︰春秋時期,人們將太行山以東稱為“山東”;戰國時期,當時的西方大國——秦國佔據關中(又叫關中平原,是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的渭河沖積平原),將崤山和華山以東的地區稱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國以外的六國領土。可見,當時的山東並不特指齊國與魯國。
到了漢代,由于國家的空前統一,人們開始根據地域特點對不同地區進行劃分,將齊魯之地稱作山東,自此山東才開始與齊魯劃上等號。唐和北宋年間;山東這一詞匯的外延再次得到擴大,成為包括現在山東地區在內的、太行山以東所有地區的代名詞。當時,宋朝統治者出于統治的需要,將全國劃分為十五“路”(“路”代表現在的省),現在的山東分屬于京東西路與京東東路。宋朝滅亡後,元朝統治者雖繼續沿用宋朝的“路”制,但已有了些許變化,將原來的京東路改稱山東。有關學者考證︰就此開始,“山東”成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到了清代,齊魯之地被正式稱為山東省,且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山東地區主要是指中國東部沿海與黃河下游等地,總面積為15.67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分為半島(山東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在渤海與黃海之中,與遼東半島遙相呼應;內陸分別與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等四省相接壤。
齊魯文化是中國傳統地域文化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約四五十萬年前的“沂源人”時期。在西周到春秋戰國的長達六七百年時間里,齊文化和魯文化是沿著各自道路發展的︰齊文化以東夷文化為主、周文化為輔。經濟上,以農業為主,提倡農、工、商並舉;政治上,“舉賢而尚功”;文化上,主張寬松自由、兼容並包,表現出強烈的革新性、開放性和包容性。魯文化則以周文化為主、東夷文化為輔。經濟上,特別重視農業生產;政治上,強調宗法制度;文化上,采取“變其俗,革其禮”的方針,用周文化強行改造土著文化,是一種重仁義、尊傳統、尚倫理、貴人和的道德型文化。
由于地域上的接近,齊文化和魯文化在各自發展的道路上免不了要相互踫撞,以致逐漸融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中國歷史進入諸侯兼並時代,魯國由于在疆域和實力上無法與齊國抗衡,國土不斷被齊國兼並,從而黃河下游地區得到了跛治上的局部統一,齊、魯文化開始融合,並逐步走上一體化遣路。春秋時期,齊魯文化的核心——儒學產生于魯國,由孔子開創,孟子、荀子等繼往亓來,並向齊、衛、燕、趙、魏等國進行程庋不同的輻射式傳播。戰國時期,稷下學宮(我國最早的官辦大學堂,為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和齊魯文化交融的重要陣地)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種思想紛紛登上歷史文化的舞台,全面呈現出兼容並包的特色和百家爭鳴的盛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齊、魯文化進一步融合,同時兼收並蓄地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長處,逐漸成為一種具有完備自我調節更新功能的混合型文化,並在之後的漫長歲月里慢慢地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種地域文化竟然能成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思想、文化的主流,並至今產生著重大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謎,一個讓人費解的謎。為此,我們不得不打開這本書,在文字的指引下穿過歷史的迷霧,對齊魯大地的歷史、風俗、宗教、遺跡、人物等迸行一次徹底的探尋,從依稀存在的蛛絲馬跡中下窺歷史的真相,以以滿足我們對齊魯文化長久以來的好奇之心。
編者
2007年11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