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旨在通過對明清時期西安城市歷史地理若干問題的深入研究,從而使人們能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重新認識和評價西安城在這一時期為西北重鎮的特殊地位。
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了明清時期西安城水源的開發與利用。第二部分通過分析郡王府、鎮國將軍府等的相關問題論證明清時期西安在西北地區作為政治重鎮的特殊地位。第三部分通過研究清代西安城內的城中之城--滿城與南城來論證這一時期西安作為西北軍事重鎮的特殊地位。第四部分通過研究明清時期西安城內的教育設施--書院、學校及貢院的相關問題,以論述這一時期西安城作西北文化重鎮的城市特征。第五部分探討了明清兩代西安城內官署的分布與變遷。第六部分通過對明清時期西安城內市場和商人會館的分布與變遷的研究,論述了西安作為五方雜處,商賈雲集的西北經濟重鎮的重要地位。第七部分對長期以來流傳甚廣而又不能得到合理闡釋的西安城周四十里說進行了考察,批駁了前人的錯誤觀點,提出城周四十里系西安城的東關城周長之和。
目錄
緒 論
一 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視角與內容
四 資料基礎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西安城空間格局的發展變遷
第一節 漢唐宋元長安城空間格局的主要特征
第二節 明初西安城的拓展
一 拓展緣起
二 拓展時間
三 城周規模
第三節 明代西安秦王府城
一 選址與興建
二 形態與規模
三 格局與環境
第四節 明代西安城宗室府宅
一 興建緣起
二 空間分布
三 格局與規模
四 園林景觀
第五節 明代中后期西安城空間格局的變化
一 鍾樓的移建及其影響
二 關城的建修、規模與格局
第六節 明代西安城鄉空間格局
一 重城格局的特征及影響
二 城郊附屬功能區
小結
第二章 清代西安城空間格局的發展變遷
第一節 清初西安滿城的興建
一 興建背景
二 選址依據
三 重要地位
第二節 清代西安滿城的規模與格局
一 滿城規模
二 滿城格局
第三節 清代西安南城的興建、規模與內部格局
一 興建緣起
二 城牆走向與占地規模
三 內部格局
第四節 清代西安城鄉空間格局
一 重城格局的特征及影響
二 城郊八旗附屬功能區
小結
第三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利的發展變遷
第四章 明清西安城文教空間的發展變遷
第五章 明清西安城信仰空間的發展變遷
第六章 明清西安城商貿空間的發展變遷
第七章 明清西安城市分區與坊里街巷的發展變遷
第八章 明清西安城人口規模及其變遷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一 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視角與內容
四 資料基礎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西安城空間格局的發展變遷
第一節 漢唐宋元長安城空間格局的主要特征
第二節 明初西安城的拓展
一 拓展緣起
二 拓展時間
三 城周規模
第三節 明代西安秦王府城
一 選址與興建
二 形態與規模
三 格局與環境
第四節 明代西安城宗室府宅
一 興建緣起
二 空間分布
三 格局與規模
四 園林景觀
第五節 明代中后期西安城空間格局的變化
一 鍾樓的移建及其影響
二 關城的建修、規模與格局
第六節 明代西安城鄉空間格局
一 重城格局的特征及影響
二 城郊附屬功能區
小結
第二章 清代西安城空間格局的發展變遷
第一節 清初西安滿城的興建
一 興建背景
二 選址依據
三 重要地位
第二節 清代西安滿城的規模與格局
一 滿城規模
二 滿城格局
第三節 清代西安南城的興建、規模與內部格局
一 興建緣起
二 城牆走向與占地規模
三 內部格局
第四節 清代西安城鄉空間格局
一 重城格局的特征及影響
二 城郊八旗附屬功能區
小結
第三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利的發展變遷
第四章 明清西安城文教空間的發展變遷
第五章 明清西安城信仰空間的發展變遷
第六章 明清西安城商貿空間的發展變遷
第七章 明清西安城市分區與坊里街巷的發展變遷
第八章 明清西安城人口規模及其變遷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序
本書是史紅帥博士在其學位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今即將付梓,他請我作一序言。我們雖是忘年之交,義在師友問,因深知他此書的努力與探索精神,我欣然應允。
2000年,紅帥由陝西師范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遂與我有三年師友之緣。
紅帥進入北大學習后,鑒於他對「后都城時代」的西安城全身心投入、執著不懈的考察、研究旨趣,以及北大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在侯仁之先生開創的城市歷史地理研究領域所做的諸多工作,他在與我商量博士論文選題時,我鼓勵他繼續在西安城市歷史地理領域多做工作。
西安作為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其在歷史上城市地位之重要罕有其比。從西周到唐末的「都城時代」,西安的前身秦咸陽、漢長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宏偉瑰麗的城市建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等內容歷來是史家關注的熱點,也是城市歷史地理學者用力頗勤的研究對象。
自唐之后,長安城失去一統國都地位,但作為延續千年的西北重鎮,雄風猶在。沒有作為國都的西安城在我國城市體系格局中仍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西部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但長期以來,「后都城時代」尤其是明清西安城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甚少,這一狀況與西北重鎮的地位並不相襯,也與當今西安快速發展對「后都城時代」尤其是聯系緊密的明清時期的了解需要不相協調。
史紅帥選定了「后都城時代」西安城研究相對薄弱,但地位重要,且與當前西安城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明清西安城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他在碩士論文中已着手探討明清西安城的若干城市地理問題,博士論文若能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當會大大推進對西安城市歷史地理的認識。
城市歷史地理的研究在歷史地理學領域中一度是最為引人矚目、發展最快的分支之一。但近年來,由於理論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框架、資料基礎、視角和視野等的逐漸定型,以及在歷史地理學其他領域如人口地理、環境變遷等分支異軍突起的情況下,城市歷史地理研究雖仍不斷有新的論著問世,但在單體城市、城市體系的研究深度、廣度等方面有較大突破的並不多見,研究狀況也趨於沉悶。與歷史地理學中其他分支一樣,城市歷史地理研究如何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創新性,如何在經歷了繁榮和定型發展之后再有新的突破,是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史紅帥博士這本研究明清西安城市地理的書稿在資料搜集運用、研究內容、研究視角、視野等多個方面都做出了可貴的探索,走了前人未能深入的學術之路,是近年來研究西安城市歷史地理論著中頗具分量的力作。
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素以城市歷史地理研究見長,一貫重視對城市歷史地理理論的總結和探討。紅帥博士在這部書稿中,也體現出了研究視角之獨特,研究視野之廣博。
……
2000年,紅帥由陝西師范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遂與我有三年師友之緣。
紅帥進入北大學習后,鑒於他對「后都城時代」的西安城全身心投入、執著不懈的考察、研究旨趣,以及北大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在侯仁之先生開創的城市歷史地理研究領域所做的諸多工作,他在與我商量博士論文選題時,我鼓勵他繼續在西安城市歷史地理領域多做工作。
西安作為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其在歷史上城市地位之重要罕有其比。從西周到唐末的「都城時代」,西安的前身秦咸陽、漢長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宏偉瑰麗的城市建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等內容歷來是史家關注的熱點,也是城市歷史地理學者用力頗勤的研究對象。
自唐之后,長安城失去一統國都地位,但作為延續千年的西北重鎮,雄風猶在。沒有作為國都的西安城在我國城市體系格局中仍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西部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但長期以來,「后都城時代」尤其是明清西安城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甚少,這一狀況與西北重鎮的地位並不相襯,也與當今西安快速發展對「后都城時代」尤其是聯系緊密的明清時期的了解需要不相協調。
史紅帥選定了「后都城時代」西安城研究相對薄弱,但地位重要,且與當前西安城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明清西安城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他在碩士論文中已着手探討明清西安城的若干城市地理問題,博士論文若能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當會大大推進對西安城市歷史地理的認識。
城市歷史地理的研究在歷史地理學領域中一度是最為引人矚目、發展最快的分支之一。但近年來,由於理論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框架、資料基礎、視角和視野等的逐漸定型,以及在歷史地理學其他領域如人口地理、環境變遷等分支異軍突起的情況下,城市歷史地理研究雖仍不斷有新的論著問世,但在單體城市、城市體系的研究深度、廣度等方面有較大突破的並不多見,研究狀況也趨於沉悶。與歷史地理學中其他分支一樣,城市歷史地理研究如何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創新性,如何在經歷了繁榮和定型發展之后再有新的突破,是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史紅帥博士這本研究明清西安城市地理的書稿在資料搜集運用、研究內容、研究視角、視野等多個方面都做出了可貴的探索,走了前人未能深入的學術之路,是近年來研究西安城市歷史地理論著中頗具分量的力作。
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素以城市歷史地理研究見長,一貫重視對城市歷史地理理論的總結和探討。紅帥博士在這部書稿中,也體現出了研究視角之獨特,研究視野之廣博。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