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藝術新論

《三國演義》藝術新論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劉博倉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65831
  • ISBN13:9787500465836
  • 裝訂:平裝 / 28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本本體論、對話理論、敘事學、後現代歷史敘事學、文學人類學等理論新視野審視《三國志演義》的藝術成就和審美特征。運用人文學科理論發展的新觀念、新方法,深入剖析《演義》文本構成綜合性形態的具體體現,探討文本內外多重層次的對話,把握小說整體結構的有機性,考察歷史人物形象在敘述文本中的生成過程,力求闡發小說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原因所在。

“互文性”文本觀,貫通了歷史記述和文學敘述之間的關系,能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審視文本自身。《演義》文本構成充分體現互文本性敘述特點,呈現綜合性特征,既有引用歷史文獻資料的跨文本性敘述,也有文學創作系統內的互文本性敘述,更包含對前代歷史、文學文本多重層次的文本互涉。文中分析了小說跨文本性和互文本性敘述的具體方式,闡釋了小說引用文本越出原文本系統疆界,進入小說審美化敘述系統中產生的新功能,概括出了小說歷史敘述格調和文學敘述情韻完美結合的審美品格。

巴赫金開創的對話理論,為小說文本研究開拓了新領域,擺脫了對文本敘述中直接引語對話單一層面的分析,能在更廣闊的文化學背景下審視文本作為交流中介的文化品格。文中運用這一理論,探討小說文本內、外的多重層次對話,總結和歸納各對話層次對小說文本審美價值實現的不同作用和功能,這種審視和分析,有助于對小說文本書化內涵的深層次理解。文中具體分析了《演義》中的三重對話關系,概括和總結了不同層次對話的呈現方式、具體內涵,在小說深層文化底蘊凝聚中所發揮的藝術功能。從這一理論觀念審視和探討小說文本,能從新的角度和更深層面上,揭示出小說深化內在蘊涵的敘述過程和具體操作方式。

本書從系統論和敘事學結合的視角,對小說藝術結構的整體性和有機性做全面考察和探討。這一整體性考察思路,擺脫了以情節結構單一層面考察代替整體結構研究的方式,從層次結構和各個敘事序列組合結構角度,對小說的靜態結構特征做了考察,對故事結構功能的整合作用做了具體分析,以全面揭示小說結構整體性和內在有機性構成的內在敘述機制。

人物形象塑造是敘事性文學創作的核心與宗旨,本書力求突破人物形象的靜態分析方式,從敘事學角度,對人物形象從敘述過程中生成的敘述操作原則和方式做了較系統全面的探討與總結,這一探討思路和方式,既能從作者敘述角度揭示出把握人物個性的程度和方式,也能從讀者接受角度揭示出人物形象在受讀中“顯形成像”的過程和特征。這種考察方式,對進一步從理論上深入認識和理解文學敘述的特征,當有所裨益。

本書分四章,相互聯系,互有穿插,力求對小說文本構成特征和敘述機制做整體探討。

第一章小說跨文本性和互文本性敘述的系統考察。先對互文本理論的主要理論觀念做必要說明,作為闡釋小說文本的理論基礎。從互文性理論、文學人類學的不同角度和側面,思考歷史敘述和文學敘述的內在貫通性,具體考察歷史記述文本越出自身保存歷史知識疆界,納入文學文本結構並生成審美功能的可能性。進而具體考察小說文本吸納表章文本、書信文本的跨文本性敘述,分析這些應用性文本在構築小說歷史敘述情境中的作用和功能,分析小說仿作書信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敘述方式及書信文本在構築藝術世界中的敘述功能。對小說借用史傳記述文本,以跨文本敘述方式塑造歷史人物形象的素材選擇特征和敘述技巧,做較細致深入的考察。

第二章小說對話研究。運用巴赫金開創的對話理論,全面系統探討小說的對話層次及其藝術功能。突破人物對話研究中僅關注人物形象之問對話敘述的思路,從文本文化學意義上對對話方式予以多層次考察。進而以敘述學理論分析人物對話敘述,重在說明對話是小說塑造形象、呈示情境的具體方式,這一分析角度,與傳統的人物語言個性化分析角度不同。在“作者與人物的對話”和“作者和讀者的跨時空對話”兩節中,則分別以敘述學和對話理論視野分析小說中的對話層次和內涵,力求從更深層次上把握小說意蘊豐厚的原因所在。作者通過隱身作者與人物形象的對話,生動地體現出了作者的價值憧憬和理想追求。作者以文本為中介與讀者的跨時空對話,則是小說在其敘述過程中融注人生經驗、感受生命意義的支配力量。

第三章結構論,以敘述學和系統論相結合的理論視角,從統一性和有機性相結合的角度審視小說結構,力求擺脫以情節結構單一角度分析遮蔽整體把握的模式。小說表層結構包括文本結構和審美表象結構兩層面。文本結構應合著自然界季節運行的周期性規律,分為二百四十則,體現著有意識地和自然界季節運行的對應。審美表象結構在文本結構的基礎上產生,是小說構築藝術世界的審美信息源,審美表象在敘述過程中的有序交錯展開,使小說呈現出具體生動的藝術情境。小說深層結構包括情節結構和意蘊結構兩層面。情節是審美表象支架,意蘊從情節支撐下的審美表象中生發,其底蘊具有開放性許包容深厚哲理內涵,不同角度和不同學科的審視,總會從其深層結構中有新的感受和發現。深層結構由創作主體心靈意象與形象客體問的互動關系構成,其功能在于將無形的東西形體化,其體現方式是生成性的,具體到小說世界中,是作者通過對歷史的審美化敘述體現出來的對個體生命力進發的深切感悟。

故事結構是小說的形態結構,更是具有整合功能的功能結構。故事結構將構成小說藝術世界的人物故事序列和事件故事序列整合為完整統一的大故事,其中不同故事單元的次第交錯,展開延伸,構成了小說的整體形態風貌。小說的人物故事序列和事件故事序列,附著在各自情節線索上有序展開和呈現,在整體敘事的綰接和統攝下,使整體故事構成了對三國歷史階段整體性的審美化敘述。

故事結構對各個敘事單元起著強大整合作用,它將不同層面和不同序列的藝術情境整合到完整的結構整體之中。整體性由敘述觀念的整體性所決定,運用三條線索結撰藝術世界。有機性由敘述過程中文本段落切分、情節間的張力和敘事視角的流動所決定。這一對小說結構系統性、整體性分析,有助于深化對結構特征的深層次理解。

第四章探討歷史人物形象在敘述過程中生成的敘述操作準則和操作方式。在學界形象塑造分析基礎上,著重從形象在敘述中生成的角度,分析語言文字敘述塑造藝術形象的敘述操作方式,既是對人物形象從敘述中成型的動態考察,也是從讀者接受角度對文字敘述塑造藝術形象的操作技巧的概括。文中對歷史人物原型向文學形象轉化的歷程和特征做了總體描述和考察,說明文學形象產生的歷史淵源。然後著重從人物意圖開掘、人物在其意圖支配下的行動敘述、外在感性特征敘述和人物關系縱向展開四個方面,具體考察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敘述方式,這四個方面的化合交融,是小說敘述塑造具有飽滿生命活力的藝術形象的敘述準則,在這一分析基礎上,進一步具體考察和概括小說人物形象的審美特征,提出應從小說傳奇性藝術特質角度肯定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成就,這樣的剖析,有助于擺脫對人物形象特征簡單化歸類的不足。

本書力求從新的理論視野對《演義》的藝術成就予以闡釋和總結,在更深層次上開掘小說歷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的奧秘所在。論述過程中對簡單化思考方式提出補充和修正意見。應用新理論審視小說文本的構成形態和藝術世界的展開方式,能夠從文化學意義上深化對小說藝術特質的理解。對其具體敘述觀念的闡發和敘事方式運用的考察,當能夠為歷史題材的文學敘述提供有益借鑒。
 

目錄


《三國志演義》研究的重要收獲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為有源頭活水來——《演義》文本的互文性敘述特征
第一節 共察古今話人生——歷史敘述和文學敘述內在貫通性的理論考察
第二節 構築框架鋪底色——表章 互文性敘述的作用
第三節 虛實錯雜效用多——書信文本引用與仿作的作用
第四節 頰上三毫顯神韻——人物描寫的互文性敘述
第五節 口吻相諧增神韻——人物話語的互文性敘述
第二章 豪情壯觀天地問——文本內與文本外多重層次的對話
第一節 出言自見英雄氣——人物之間的對話︰藝術世界呈現自身的通道與方式
第二節 亦曾親近英雄人——作者與人物的對話︰強化人生價值取向的形象展示和熱切追尋
第三節 書成誰知壯士心——作者和讀者的跨時空對話︰開掘傳統價值觀念,融聚人生經驗
第三章 南山雲起北山雲——和諧有機的藝術結構
第一節 應合自然似天成——文本和審美表象構成的表層結構
第二節 表里相諧內蘊深——情節 和意蘊層面構成的深層結構
第三節 人物事件共流轉——小說的故事結構
第四節 好雲無處不遮樓——故事結構功能對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
第四章 傳神文筆足千秋——人物形象在敘述中的生成和審美特征
第一節 今月曾經照古人——史傳記述人物原型的變形與藝術形象的成型
第二節 凌雲健筆塑群英——人物形象在小說敘述中的生成
第三節 形神相得奇趣真——人物形象的審美特征
參考文獻
致謝
後記
 

劉博倉的這部《〈三國志演義〉藝術新論》,是他在山東大學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論文。

我是他的學位論文的答辯委員,並填寫了論文評閱書。現在,這部論文行將出版,邀我作序,義不容辭。我又一次通讀了論文,感到兩年前參加論文答辯、寫評閱書,由于時間的匆促,無法從容細讀、思考,意見過于粗疏,對論文中的許多創新性的論述,把握得不準,說得不足,為此頗有些歉意。現在,正好借此機會,重新表述一下我的意見,權作再寫一遍論文評閱書。

本文稿力圖運用西方人文學科的新理論、新方法研討《三國志演義》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成就,闡釋這部中國古代歷史小說歷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的奧秘。就文稿中征引的西方人文理論之多看,作者閱讀甚是廣博,這也使文稿在論述上有較強的理論性,對小說創作中的現象和問題能夠用合適的理論性的話語予以詮釋、說明。譬如,文中采納後現代主義史學的歷史敘事和虛擬敘事的相通性理論,分析、說明《三國志演義》將歷史(從嚴格意義上說是史書敘述的歷史)改制、演義成為一部耐人閱讀、蘊含深邃的優秀歷史小說的契機,就比較恰當、成功。但文中也存在著並不十分恰當,至少可以說不夠圓通的地方,譬如用巴赫金的“對話理論”中的作者與讀者超時空的對話理論,揭示《三國志演義》的藝術成就一節,理論與論述的內容就不甚一致,至少也該算是如作者已經認識到的不免“稚拙與生硬”。好在這些畢竟是本文稿局部性的缺點。從整體上看,新的理論給作者提供了深入研討、開掘這部歷史小說創作特點和藝術成就的新視角和切入點,作者的觀察、探究進入這部小說的創作和文本組成的實際情形,論述不再依附新理論的若干話語,依實說明、概括,對《三國志演義》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成就的認識、揭示,就有許多超越以往論著的創獲、識見。

本文稿分四章,分別探討了《三國志演義》創作中對以往多種文本的運用、文本內外的對話的功用、文本的表層與深層的結構機制和人物形象審美特征的生成,論述的角度雖然不同,實際上卻相互關聯、包容,基本上論述的是這部歷史小說是怎樣依據史書的記述和傳說故事創作出來的。以往的論述,如積累成書說,虛實融會說,大都失于粗略的籠統論斷,沒有做較為認真的考察,本文稿著意從小說創作的角度,從幾個方面進行考察,研討得便由具體而走向深入,獲得了許多新的認知。譬如第一章在互文性理論的觀照下,分析了小說文本中史書敘述、歷史文獻和人物逸事、傳說的功用和引入機制。奏疏、書札文字的直接引入,書札中有作者代擬者,是以往論著中未曾關注的,其增重小說文本敘述的歷史真實感,使後世讀者徑視為‘‘庶幾乎史”,把這部小說視為“通俗的歷史”,無疑與此有一定的關系。這對歷史小說而言,雖然並非絕對需要,也未必是件好事,後來毛宗崗評改此小說便刪節了不少。但是,這畢竟是這部小說原創文本的實際情況,要說明其創作的特點,是不能不加以注意,不能棄置不論的。

再如第二章運用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分析《三國志演義》里的人物對話,無論是有無歷史的依據,也無論是表現親和意願或內隱識見與機謀的,大多不止是一般交往交流意義上的對話,而呈現或隱含著人物彼時彼地的動機、心理和個人的性情,從敘述行為上說,這便超越了歷史敘事,具有文學敘事的特征。因為歷史敘事著意于歷史事件、人物的事功,而文學作品,卻要求表現出人物的心靈、性情,正是這樣,文學作品才超越重在傳達歷史知識的疆界,具有啟迪人生的普遍意義和感動讀者心靈的精神力量。論文這一節的論述,對研討歷史敘事和文學敘事的異同,提供了一個視角,說明歷史敘事和文學敘事雖然有互通性,但並非兩者的區別只是在于基本的指涉物,即歷史敘述的對象是實際的事件,文學敘述的對象是想象的事情,作為敘事的行為本身也是有所區別的。這一點,論文在考察《三國志》和《三國志演義》人物敘述的各自特征時,就作出了更為具體深入的發揮、開掘。論文這些方面的論述,或許尚有不夠充分、不夠確當的地方,但先以在敘事理論上有所補充和修正,而且在批評實踐上對《三國志演義》人物形象從史傳記述到小說定型的嬗變過程,作出認真考察,揭示出其性格特征是由歷史敘述開其端,在後來的私家著述中受到強化和夸飾,逐漸超越承載歷史記憶的疆界,融入了道德的內涵和理想因素合成的審美素質。這兩個方面都是論文的創新點。

袁世碩
2006年7月18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