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畫竹子

影‧畫竹子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潘嘉來/主/編
  •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2041489
  • ISBN13:9787102041483
  • 裝訂:平裝 / 76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竿直節勁,空心無花是竹的自然形態。因竹竿平直堅硬,人們喻其為“剛正不阿”“堅韌不拔”,又因其竿空有節而被喻為“虛懷若谷”“高風亮節”。古往今來,人們崇竹敬竹、愛竹賞竹、寫竹畫竹,不僅有感于竹的外形,更因為竹具有傲霜雪和清正飄逸的秉性。“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古代文人以竹銘志,借竹寄情,並以竹的精神來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竹是中國花鳥畫的傳統題材,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南朝齊謝赫雲︰“畫有六法︰‘一日氣韻生動,二日骨法用筆,三日應物象形,四日隨類賦彩,五日經營位置,六日傳移摹寫。’”傳移摹寫是繪畫的六法之一,也是古人學習、模仿優秀作品的主要途徑。如唐代的“四家樣”(即張家樣、吳家樣、曹家樣、周家樣)是唐人根據張僧繇,曹仲達,吳道子,周(日方)等佛教人物畫師概括總結出來的四種傳移摹寫的人物畫樣式。所謂“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則是古人對曹仲達和吳道子兩種不同衣褶皺法的形容,影響深遠。“樣”是供人們臨摹的畫樣,也是畫譜的前身,樣和譜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相傳“竹之有譜始于晉代”,當時既有“竹譜”也有“竹樣”,如“雜竹樣”等。雖古籍中有“竹譜”的記載,然圖文蕩然無存,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早期竹譜成書于元代,如李息齋的《竹譜詳錄》規模宏巨,圖文精到。此後柯九思的《柯敬仲畫竹譜冊》,梅花道人吳鎮的《竹譜》,明代《高松畫譜》、《淇園肖影》、《雪齋竹譜》、《雲館竹譜》等也都流傳于世,聲名遠播,成為後人學習、臨習墨竹的範本和工具書。古代“竹譜”大多圖文並茂且配有法訣,“法訣”是在觀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同時吸收前人的藝術成果總結出來的法則,具有較高的學習參考價值。如元代李息齋的《竹譜》除從位置、描墨、承染、設色、籠套等方面總結出一整套技法外,還從立竿、圈節、出枝、畫葉等方面提出了既精練又生動的法訣。高松畫譜提出晴竹葉像“重人”,風竹葉像“一川”,雨竹葉像“分字”,語言樸實、比喻生動、論述精闢。高松在繼承前人墨竹枝法的基礎上還創造了“高飛孤燕,二蠶抵首,四魚竟旦,尖尖平尖,大段小段”等新技法。“物無常形而有常理”,畫竹立竿、出枝或布葉皆有其規律和法則。墨竹的技法雖有個性,但具有共性的美學法則都適用于墨竹技法,如穿插、呼應、偃仰、開合、大小、奇偶變化等。由于口訣通俗易懂、便于記憶,故筆者根據古人的技法並結合自己的經驗較全面地歸納了墨竹的立竿、出枝、圈節和布葉法訣,供讀者學習參考。
 

目錄

畫前先讀
一、怎樣學畫墨竹
二、墨竹畫法
立竿畫法
竹節畫法
竹葉畫法
枝葉組合畫法
出枝畫法
竹筍畫法
三、墨竹的構圖法
豎幅構圖
橫幅構圖
方形構圖
扇形構圖
四、經典作品賞讀
五、竹子寫生參考照片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