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後,首先取得帝王的支持和信奉,並逐漸成為廣大民眾的信仰。
本書以引人入勝的故事、生動流暢的文字、精美典雅的圖片,將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宋太宗、元世祖、建文帝、雍正帝等二十五位皇帝尊佛的故事娓娓道來,如「在位的和尚皇帝梁武帝」「女皇身邊的和尚」「七迎佛骨法門寺」「促成東西佛教交流的宋太宗」「集法王人王於一身的雍正皇帝」等等。他們在信仰佛教的同時,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亦產生著深遠影響。
目錄
佛教東來(代序)
一、石勒與佛圖澄結緣
二、動干戈爭奪高僧的皇帝
三、在位的和尚皇帝梁武帝
四、發願弘揚佛法的隋文帝
五、稱菩薩戒弟子的隋煬帝
六、護法仁君唐太宗
七、促成譯經大業的唐高宗
八、女皇身邊的和尚
九、模范佛教帝王唐中宗
一O、禮遇佛僧的唐玄宗
一一、因國難崇佛的唐肅宗
一二、一度為僧的唐宣宗
一三、崇佞佛教的唐懿宗
一四、七迎佛骨法門寺
一五、促成東西佛教交流的宋太宗
一六、從皇帝到高僧的宋恭帝
一七、奉喇嘛為帝師的元世祖
一八、皇覺寺走出的沙彌皇帝朱元璋
一九、永樂皇帝的佛教情結
二O、逃出宮門難覓蹤跡的建文帝
二一、前生的確是僧的順治帝
二二、與山結佛緣的康熙皇帝
二三、集法王人王於一身的雍正皇帝
二四、與喇嘛結緣的乾隆皇帝
二五、慈禧老佛爺
一、石勒與佛圖澄結緣
二、動干戈爭奪高僧的皇帝
三、在位的和尚皇帝梁武帝
四、發願弘揚佛法的隋文帝
五、稱菩薩戒弟子的隋煬帝
六、護法仁君唐太宗
七、促成譯經大業的唐高宗
八、女皇身邊的和尚
九、模范佛教帝王唐中宗
一O、禮遇佛僧的唐玄宗
一一、因國難崇佛的唐肅宗
一二、一度為僧的唐宣宗
一三、崇佞佛教的唐懿宗
一四、七迎佛骨法門寺
一五、促成東西佛教交流的宋太宗
一六、從皇帝到高僧的宋恭帝
一七、奉喇嘛為帝師的元世祖
一八、皇覺寺走出的沙彌皇帝朱元璋
一九、永樂皇帝的佛教情結
二O、逃出宮門難覓蹤跡的建文帝
二一、前生的確是僧的順治帝
二二、與山結佛緣的康熙皇帝
二三、集法王人王於一身的雍正皇帝
二四、與喇嘛結緣的乾隆皇帝
二五、慈禧老佛爺
序
悉達多王子的活動時代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他在青年時代,感到婆羅門僧侶權威過高,給世人帶來痛苦和不幸,他便決心出家,去尋求擺脫人間痛苦的道理,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一棵菩提樹下獲得徹底的覺悟,而成為佛陀(智者或覺悟者)。他倡導眾生自由平等,並從此反對婆羅門的種姓制度,很快開始流行。到阿育王時期(前273一前232),佛教開始興盛並形成為印度的國教。公元前三世紀中葉,阿育王曾派傳教僧侶,分赴世界各地宣揚佛法。北至今土庫曼斯坦,南至今日斯里蘭卡、緬甸,皆有佛教僧侶的足跡。佛教作為印度文化的精髓,開始向東方世界沖擊。它經過克什米爾、中亞細亞,向中國傳播。
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史書記載不一,眾說紛紜,揣測附會者頗多。湯用彤先生對此曾作過詳細考訂,成績卓著。據斯坦因《西域考古記》所述:和闐地方在公元前兩世紀左右,曾被旁遮普極西北角上的坦叉斯羅夷為殖民地。如果此說無誤,那麽在秦漢之際,佛教僧侶追隨殖民官吏、商人,進入塔里木盆地傳教,則完全是可能之事。
至於佛教進入中國內地,具體年月,因史料缺乏,不敢妄斷,還有待作深入的研究。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佛教最初傳入中土,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後。因為在這以前,中國本土之人,尚不知有所謂身毒,而對其文化精神的象征——佛教,更是毫無所知。那麽,出使西域的張騫,是否知道佛教,《史記》、《漢書》無一字提及,故范曄修《後漢書》時,曾斷言張騫不知有佛教之事。
(一)文士傳誦
事實並不盡然。張騫探險西域之時,阿育王傳播佛教於中亞,已有百年以上。當他跨入中亞之時,一定會見到印度佛教僧侶。即使在大夏等地,沒有接觸到佛教僧侶,也應該在塔里木盆地見到佛教的印痕。斯坦因在《西域考古記》中報告,他在尼雅的漢代廢址中,發現「有一些木牘上用梵文書寫一段一段的佛經」,時間大約是公元前一世紀,即張騫通大月氏前後留下的遺物。因此,我們根據這些資料推理演繹,可以看出,張騫在西域曾經接觸過佛教僧侶。只是他的使命,主要是聯絡大月氏,了解西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情報,而對佛教之事,沒有寫在報告中,從而給中西文化史研究者留下了一個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令後人疑惑不解。
自張騫通西域,打開了中國與西域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中外使節、商隊來往於這條大道上者,絡繹不絕。佛教也隨著使者、商隊的到來,注入中土。但是,中國是一個獨立發展起來的封建帝國。中國文化有完備的體系和鮮明的個性,任何外來的宗教,要想在中國站住腳跟,取得吏民的信仰,打開局面,擴大影響,並非朝夕之間的事,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才能使其教義為一般人所接收。
┅┅
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史書記載不一,眾說紛紜,揣測附會者頗多。湯用彤先生對此曾作過詳細考訂,成績卓著。據斯坦因《西域考古記》所述:和闐地方在公元前兩世紀左右,曾被旁遮普極西北角上的坦叉斯羅夷為殖民地。如果此說無誤,那麽在秦漢之際,佛教僧侶追隨殖民官吏、商人,進入塔里木盆地傳教,則完全是可能之事。
至於佛教進入中國內地,具體年月,因史料缺乏,不敢妄斷,還有待作深入的研究。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佛教最初傳入中土,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後。因為在這以前,中國本土之人,尚不知有所謂身毒,而對其文化精神的象征——佛教,更是毫無所知。那麽,出使西域的張騫,是否知道佛教,《史記》、《漢書》無一字提及,故范曄修《後漢書》時,曾斷言張騫不知有佛教之事。
(一)文士傳誦
事實並不盡然。張騫探險西域之時,阿育王傳播佛教於中亞,已有百年以上。當他跨入中亞之時,一定會見到印度佛教僧侶。即使在大夏等地,沒有接觸到佛教僧侶,也應該在塔里木盆地見到佛教的印痕。斯坦因在《西域考古記》中報告,他在尼雅的漢代廢址中,發現「有一些木牘上用梵文書寫一段一段的佛經」,時間大約是公元前一世紀,即張騫通大月氏前後留下的遺物。因此,我們根據這些資料推理演繹,可以看出,張騫在西域曾經接觸過佛教僧侶。只是他的使命,主要是聯絡大月氏,了解西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情報,而對佛教之事,沒有寫在報告中,從而給中西文化史研究者留下了一個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令後人疑惑不解。
自張騫通西域,打開了中國與西域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中外使節、商隊來往於這條大道上者,絡繹不絕。佛教也隨著使者、商隊的到來,注入中土。但是,中國是一個獨立發展起來的封建帝國。中國文化有完備的體系和鮮明的個性,任何外來的宗教,要想在中國站住腳跟,取得吏民的信仰,打開局面,擴大影響,並非朝夕之間的事,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才能使其教義為一般人所接收。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