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頌

石門頌
定價:1080
NT $ 940
 

內容簡介

《石門頌》是摩崖石刻書法的代表作,也是東漢桓、靈二帝(公元147~188年)隸書石刻最為成熟輝煌時代的“逸品”佳構。該摩崖劃立于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十一月,原在陝西漢中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門隧道西壁,與陝西略陽《(甫�)閣頌》、甘肅成縣《西狹頌》並稱為“漢隸三頌”。1967~1970年間,因在石門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庫,行將淹沒,于是從崖壁上分塊切割鑿出,1971年遷至漢中市博物館,按原貌組合保存至今。

摩崖石刻主體通高約二百六十一厘米,寬約-百零五厘米,凡二十二行,滿行三f‘字左右。石刻上部義有一隸書額(高約五十四厘米),兩行十字,日“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故又稱
《石門頌》對近百年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看作漢隸“飄逸”一路的典範。因為是摩崖石刻,其當年所進行的書丹、鐫刻行為,通常需要隨崖壁之勢而生字形,故而書法貌似古拙而巧妙自然,結體富于變化。比如,“高祖受命”的“命”字(見第六頁),末筆長豎直貫而下;“其有四年”的“其有”二字(見第十二頁)及其他,往往長橫健挺秀出;“武陽王升”的“升”字(見第三十七頁),不僅豎筆垂長,而且橫畫一波三折而形立;“通”、“定”等字末筆長捺,波勢自然遒婉,決無刻意之跡。這些特點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加之通篇字勢揮灑自如,寓靜于動,奇趣宕生,因此,康有為稱其為“隸中之草”(
作為隸書的《石門頌》,其可貴之處,一是在于它以圓勁的篆書筆勢運筆,二是字形結法多呈開張奇逸的勢態。即以拓本觀之,其起筆處施以毫端逆鋒,而後中鋒運行,故而線條含蓄道勁、敦厚流暢;其隸書波磔之筆,既有漢代分隸的特點,又無刻意成形之狀,妙在不失規矩而神理自遠;而結體上分書意味的橫勢,因為有了圓勁綿長筆意的保證,加之摩崖書刻的特殊性,奇偉之形、奔放之勢、變化之妙,一一生發。可以說,
《石門頌》拓本當以遷移前所拓為貴。近年出版諸本,多為明、清善拓。本次影印出版的是國家圖書館藏舊拓剪裱本,有“盱眙吳同遠公望父審定印記”、“北京圖書館藏”印記。本帖第七十四頁首字“高”的下半部無“口”而作殘泐狀,一說為“苔土所掩”(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而未能拓出,一說“原刻石時崖壁不平,下未刻”(張彥生《善本碑帖錄》),這是清中期“未經洗剜”以前拓本的標志。更為可貴的是,此本乃鮮見的淡墨佳拓,表面上看起來不及其他版本“清楚”,且有十余字以雙鉤者補之,但它未作任何補墨修飾,故而線條圓厚靈動,逸氣完足,誠為善本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