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評·第四輯

中國書評·第四輯
定價:96
NT $ 84
 

內容簡介

《中國書評》是側重學術的大型綜合學術書評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輯,為海內外知識分子評介、探討和批評學術論著及學術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為:弘揚學術批判,提升中國學術。內容欄目分為:主題書評/學術書評/知識生產機器的反思與批判/學術評論/批評與回應/中文論著簡介/西文論著簡介/焦點討論/書店薦書等。是一份具有最高學術水平的學術書評出版物。

有人說當年的《中國書評》是那一代人的「學術圖騰」,九年後復後的《中國書評》顯然也有同樣的追求。第一輯於2005年4月出版,在學人間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響,對「嚴格學術規范要求,確立學術評價體系」的倡導有開先風之氣。現在,《中國書評》第四輯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內容包括:第一,以知識生產活動自身作為評價對象來探究中國學術規范化的問題;第二,對社會科學前沿性成果進行評介,以此來期待中國學術對此的回應和自身的發展。本書的出版,對推動「中國學術規范化」運動的深入發展是其應有之義,為對知識增量具有重要意義的從批判角度進行的書評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為對關涉到知識生產和再生產的知識生產機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學術場域。
 

目錄

直面中國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大弊病——《中國書評》(第四輯)代序
主題書評
兩種現代性的故事——汪暉的現代中國思想譜系
從天理世界觀到公理世界觀的轉換——汪暉關於中國現代性的論說
思想史的崛起——讀《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
中國闡釋的范式重建及其問題——評《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一部勘誤/黃曙輝
對象的解放與對現代的質詢——寫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重印之際暉
學術書評
轉型的陣痛——重讀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
知識生產機器的反思與批判(四)
批判性反思之於學術發展的價值——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為例
構建知識擴大再生產的機制
「學術規范化」問題討論路徑的再反省
如何看待知識生產者問題
學術評論
虛無主義與自然正當——對產權改革論爭的哲學評論
特定人物研究:博蘭尼
博蘭尼的經濟人類學和市場社會觀——讀《巨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
概念化范式的檢思與批判——讀《巨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
中文論著簡介
說不可說——再讀《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站在陽光的背面——談權力的「波粒二象性」
展讀明代的社會圖卷——評《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
錢穆與新亞書院——《新亞遺鐸》的再解讀
工人政治研究的多維視角——《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述評
西文論著簡介
直面非正義——讀史珂拉《非正義的多重面孔》
在互動儀式中激發「情感能量」——讀《互動儀式鏈》
儒家哪些傳統有悖法治?——讀昂格爾的Passion:An Essay on Personality序言
社會一法實證主義與一般法理學——評《法律的概念》
波斯納的實用主義——評波斯納《法理學問題》
序跋隨筆
在體制中拒絕主流——《反思與批判:體制中的體制外》自序
書店薦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