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與認識

敘述與認識
定價:198
NT $ 172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1965年,原名《分析的歷史哲學》。20年後,本書修訂再版,並新添入3章內容,更名為《敘述與認識》。

本書從分析哲學的角度研究歷史哲學問題,分別探討了實質的歷史哲學與分析的歷史哲學的關系、歷史句子的意義、歷史與編年的區別以及敘述之為一種解釋等問題。

本書作為分析的歷史哲學的系統性專著,被譽為是“自科林伍德以來以英文寫就的歷史哲學論著中屈指可數的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目錄

莫寧賽版導言
前言
第一章 實質的與分析的歷史哲學
第二章 史學的最低限度的要素
第三章 關于歷史認識可能性的三種反對意見
第四章 證實、可證實性與具時態的句子
第五章 時間性語言與時間的懷疑論
第六章 證據與歷史相對主義
第七章 歷史與編年
第八章 敘述句
第九章 未來-及過去-偶然性
第十章 歷史解釋︰普遍規律的問題
第十一章 歷史解釋︰敘述的作用
第十二章 方法論個體主義與方法論社會主義
第十三章 歷史的理解︰其他時代的問題
第十四章 歷史語言與歷史實在
第十五章 敘述與認識
索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約翰生(Johnsonian)哲學榮休教授阿瑟‧丹圖(Arthur C.Danto,1924~ )在歷史哲學行內及美國哲學界是個頗為響亮的名字,曾擔任過美國哲學學會主席和美學學會主席。他出生于美圍中西部的密歇根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復員軍人進入位于底特律的維尼州立大學學習藝術。值得一提的是,當代西方歷史哲學另一大家海登‧懷特當時亦為此校學生,更有意思的是,激發了丹圖對歷史的興趣的博森布魯克教授(Bossenbrook)也是懷特的老師。本科畢業後丹圖本想到紐約大學師從悉尼‧胡克(Sidrley Hook),卻因不具備哲學專業背景被拒絕,哥倫比亞大學歡迎本科非哲學專業的學生,他于是進入哥大,並最終成為哲學系的一員,在那里他與歐內斯特‧內格爾(Ernest Nagel)同事。

丹圖在學術上涉獵廣泛,取精用宏,研究領域涉及哲學多個門類乃至文藝批評,其中尤以在藝術哲學方面的造詣享譽學界。在其漫長學術生涯中所發表的至少50種學術著作中,他41歲那年由哥大出版社發表的《分析的歷史哲學》(1965)是他的處女作。41年過去了,這本書今天讀來在總體上仍不失其學術分量。依照當代西方另一位歷史哲學名家安柯斯密特教授的評價,丹著(丹圖所著《敘述與認識》的簡稱,下同)是“自柯林伍德以來以英文寫就的歷史哲學論著中屈指可數的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眾所周知,分析哲學是支配西方尤其是英美哲學界的顯學,就其對歷史哲學的影響而論,亨普爾那篇題為《普遍規律在歷史中的作用》是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文獻,此外,歐內斯特.內格爾《科學的結構》中亦包含與歷史哲學有關的部分內容,但丹著是關于分析歷史哲學的專門著作,在篇幅及系統性方面非前者可比,在理論的深度方面亦不遜于前者。順便指出,國內歷年來對西方歷史哲學論著的翻譯引進大致集中在19世紀批判歷史哲學和晚近敘述的歷史哲學方面,對于分析歷史哲學論著的介紹相對滯後,這與20世紀西方歷史哲學的研究實況不甚相符,丹著的翻譯出版由此有了另一層意義。

歷史哲學是譯者近年來用力相對集中的領域,翻譯本書為我提供了一個對原著做進一步探討的機會,在此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理解寫在下面,與中譯本的讀者共同切磋。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