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體是如何在一生中不斷地獲取知識來增強他們對環境的適應的呢? 達爾文揭示出了物種進化的秘密,而這「第二次達爾文革命」指的是什麽呢?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mnois)教育心理學教授G·齊科教授提出的「第二次達爾文革命」就是將自然進化的理論用於解釋人類知識的演變過程。他認為,一個物種的生物特性可以看成是一個知識系統。比如魚的流線型身體可以看成是魚對水的知識的表現,鷹的翅膀的形狀是對空氣動力的理解的表現。這些知識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那些具備流線型身體或者說了解水流特點的魚生存下來了,而不具備的魚則被淘汰了,因為它們不適應所處的自然環境。人類的知識也遵循同樣的法則:一個理論、一種思想、一種文化習慣、一款眼裝、一門技術、一個產品都是「隨機變異,有意選擇」的結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人類知識的進化過程中實施選擇的是有意識的人,所以「選擇」不是自然的,而是「有意」的。
G·齊科教授在書中詳細地討論了進化論用於解釋人類知識增長和人類個體學習的價值,同時給教學提出了許多與眾不同的建議。開篇解釋了為什麽自然選擇(無論是通過多代還是一代實現的)是解釋人類心理進化的最佳理論。接下來對自然選擇論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從自然選擇論的角度解釋生物體——特別是人類——展示的多種適應現象,包括人類大腦的進化與發展;知識的起源與發展;行為的變化;適應環境的行為、思維、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以及教育的性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