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圖文並茂的通俗性考古學讀本。它將我們帶入北齊皇帝高洋墓的考古發掘現場,讓讀者走進血火紛飛的南北朝,零距離地去領略一位頗具軍事才干、但卻殘暴無度的恐怖皇帝,去游覽一個鮮為人知的華麗時代。
本叢書的第一系列,我們選輯了20世紀考古發現中最有代表性的10座陵墓。撰寫者都是主持過考古發掘的考古工作者,他們中有的人甚至直接參加了某些陵墓的考古發掘。在書中,他們不僅把陵墓的歷史信息客觀全面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還以其親歷的體驗,對考古發掘過程、時代背景、綜合研究等娓娓道來,目的是讓一般受眾體會到考古工作中的興奮與驚喜、懊惱與無奈、欣慰與滿足,讓讀者零距離地過一把考古發掘的癮。
目錄
聆聽遠古的足音(代序)
一、通往灣漳之路
1.從京廣線南下
2.曹操「七十二疑冢」與北朝陵墓群
3.北朝陵墓群調查
4.開進灣漳村
二、走進灣漳壁畫墓
1.初見帝王威儀
2.踏過蓮花地毯的儀仗隊
3.朱雀門中睡國寶
4.被侵擾的武士
5.鎖定陵墓主人
三、來自北方的狼
1.蒼狼出世
2.雙面皇帝
四、乍現盛世曙光
1.無聲的見證
2.華麗時代
3.迷霧重重
尾聲:秋風吟
一、通往灣漳之路
1.從京廣線南下
2.曹操「七十二疑冢」與北朝陵墓群
3.北朝陵墓群調查
4.開進灣漳村
二、走進灣漳壁畫墓
1.初見帝王威儀
2.踏過蓮花地毯的儀仗隊
3.朱雀門中睡國寶
4.被侵擾的武士
5.鎖定陵墓主人
三、來自北方的狼
1.蒼狼出世
2.雙面皇帝
四、乍現盛世曙光
1.無聲的見證
2.華麗時代
3.迷霧重重
尾聲:秋風吟
序
是什麽這樣奇妙?
我們乞討泉水以供飲用,但是
大地呵,你的懷里流出的卻是什麽?
你的地表以下還深藏著生命嗎?
那熔岩層下覆蓋著一個陌生的民族嗎?
早已逝去的人們,難道還會回來嗎?
快來看吧:希臘人,羅馬人,來吧!
古老的龐培城又找到了,
海格利斯的城市出現了!
面對神秘的大地,偉大的詩人席勒禁不住發出這樣的詠嘆。詩人的表達總是包含著無盡的情思,超越時間和空間,散發出誘人的無窮魅力。在詩人的筆下,「考古」不再是一個遙遠而虛幻的詞眼,而是我們與大地溝通、與前人對話的一座橋梁,是我們與古老歷史連接的唯一通道。
人類的好奇心是文明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將要到哪里去?為了這個朴素的目的,人們以極大的勇氣進行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人類走過的漫長而修遠的來路上,現代社會僅僅是短暫的一瞬間,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代所創造和產生的各具特色的文明,在時間的長河中已經變得支離破碎,有的甚至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片空白。考古學就是要修復那一個個早已殘破的歷史故事,要重現那一片片早已消失的人類記憶;它攜手其他科學,一起為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軌跡與規律而努力。或許某一天,古老的陶瓷將會被考古學者再次放上轉盤旋轉起來,上面遺留的制作旋紋就會像唱片的聲道,流淌出干百年前作坊的喧囂。這雖然是離奇的想像,不過考古學可以發現奇跡,同樣也可以創造奇跡。
考古學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距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似乎很遠很遠,神秘而且陌生。我們在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人們的疑問:
你們為什麽知道這里的地下有古代城牆?
你們怎麽發現和確定了古代墓葬的位置?
我們看起來普通的黃土中,你們憑什麽能挖掘出和黃土沒有兩樣的戰車?
骨片或青銅器上的文字,你們是怎麽解讀的?
為什麽一塊不起眼的殘磚碎瓦,你們竟能說出那麽一大堆故事? ┅┅
其實,人們的猜疑對於考古學者而言並沒有那麽高深莫測。從20世紀20 年代首次發掘殷墟遺址開始,中國考古學界對於中華文明的認識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今天,中國考古學在世界考古學領域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因為它有了自己的理論和方法,還由於幾代中國考古學者的不懈努力,這其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淚花。這些努力,都需要甘於寂寞,需要時間的積淀,需要資料的消化,需要理論的升華。
考古學的發現,又好像距離我們很近很近。新的考古發現具有新聞效應,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國家、地方建設工程總量超過了任何一個時期,層出不窮的考古發現屢見報端。由於新聞傳媒的持續關注,考古發現也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話題之一。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於古代藝術品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無論是在博物館靜氣寧神的氣氛中欣賞古代的收藏藝術,還是漫步古代遺址舊跡追溯歷史中曾經的流光溢彩,抑或在老街古巷中發現古人雕刻遺留下來的漢白玉門墩┅┅可以說,那零距離的接觸,無異於閱覽一部生動的史書,那一刻,我們精神世界所得到的陶冶與升華無可替代。
面對民眾不斷升溫的考古學熱潮,針對考古學專業_生懣的特點,我們在想,中國考古學應當更加靠近普通民眾,不但讓國民為燦爛的中華文明而自豪,也通過走近考古學,讓人們素質修養得到提高。因此,我們策划了這套通俗性的考古學讀本,把我們在考古學領域中的愉悅與心得,用大眾能夠接受的語言和形式分享給廣大讀者。
本叢書的第一系列,我們選輯了20世紀考古發現中最有代表性的10座陵墓。撰寫者都是主持過考古發掘的考古工作者,他們中有的人甚至直接參加了某些陵墓的考古發掘。在書中,他們不僅把陵墓的歷史信息客觀全面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還以其親歷的體驗,對考古發掘過程、時代背景、綜合研究等娓娓道來,目的是讓一般受眾體會到考古工作中的興奮與驚喜、懊惱與無奈、欣慰與滿足,讓讀者零距離地過一把考古發掘的癮。
我們的叢書首先選擇了陵墓系列,是由於在單位面積中,古代陵墓是包含古代社會信息最為豐富的遺跡之一。也就是說,比較其他類型的大多數古代遺跡而言,在相同的面積中,陵墓所包含的出土文物多、說明當時社會生活的痕跡多、反映當時人們思想意識的現象多。
陵墓考古對於一般人來說,具有某種神秘色彩。提起陵墓,今天的人們或許會聯想到靈魂世界,聯想到玄機暗道,聯想到陰曹地府。古人對於死後的世界更是充滿獨特的想像和詮釋,在人類意識中始終存在著對於鬼神的某種敬畏,越是在古遠的社會,人類的這種敬畏心理就越是強烈。於是出現了對於天地自然神明的崇拜與祭祀,出現了對陰間社會無窮的想像,出現了有組織有意識的各種活動,乃至發展成為文明社會中的禮制儀式、宗教儀軌。封建帝王陵墓中規模宏大的兵馬儀仗,反映的是帝王的威嚴、生活的奢華與排場,也反映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社會等級、嚴格的政治制度等等。
考古發掘的古代墓葬,絕大部分是配合基本建設時發現的,到目前為止,考古學者仍極少主動地去發掘古代墓葬。我們的原則之一是不主動發掘陵墓,特別是帝陵,畢竟考古學者進行考古發掘的目的不是為了挖寶取財,而是要通過看似片段、破碎的遺跡和遺物資料,把古代人類社會立體而生動地復原起來。
這既符合國家保護文物的基本方針,也符合科學負責的學術態度。因為古代遺址和墓葬作為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點,無論是哪種古代的遺跡或遺物,一旦被破壞,其損失都無法彌補。迄今配合基本建設發掘的古墓葬中,有很多技術難題尚需多學科協作來解決,有的方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因此,為了文物古跡的萬全,對策之一就是保持這類古代遺跡目前相對穩定的原生狀態。
中國是文物資源的大國,在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工作中,還會不斷出現驚人的發現。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被人們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而那僅僅屬於始皇帝個人的陪葬坑而己;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現當時就震驚了世界,迅速成為各種膚色的人們談論的中心;而1977年曾侯乙編鍾的出土,那雄渾的樂音頓時讓全世界都豎起耳朵肅穆聆聽┅┅對於這些寶貴的文物資源,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有義務去保護它。
希望本叢書介紹的各具特色的考古發掘,讓您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考古發現與研究帶給人們的無窮樂趣與啟迪,讓您感受到考古學並非海上仙山,可遙望而不可近及。 下面,就請跟隨我們一起走進考古發掘現場,去觸摸考古工作者的心跳,去聆聽遠古人類的足音!
朱岩石 2006年3月記於北京
我們乞討泉水以供飲用,但是
大地呵,你的懷里流出的卻是什麽?
你的地表以下還深藏著生命嗎?
那熔岩層下覆蓋著一個陌生的民族嗎?
早已逝去的人們,難道還會回來嗎?
快來看吧:希臘人,羅馬人,來吧!
古老的龐培城又找到了,
海格利斯的城市出現了!
面對神秘的大地,偉大的詩人席勒禁不住發出這樣的詠嘆。詩人的表達總是包含著無盡的情思,超越時間和空間,散發出誘人的無窮魅力。在詩人的筆下,「考古」不再是一個遙遠而虛幻的詞眼,而是我們與大地溝通、與前人對話的一座橋梁,是我們與古老歷史連接的唯一通道。
人類的好奇心是文明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將要到哪里去?為了這個朴素的目的,人們以極大的勇氣進行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人類走過的漫長而修遠的來路上,現代社會僅僅是短暫的一瞬間,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代所創造和產生的各具特色的文明,在時間的長河中已經變得支離破碎,有的甚至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片空白。考古學就是要修復那一個個早已殘破的歷史故事,要重現那一片片早已消失的人類記憶;它攜手其他科學,一起為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軌跡與規律而努力。或許某一天,古老的陶瓷將會被考古學者再次放上轉盤旋轉起來,上面遺留的制作旋紋就會像唱片的聲道,流淌出干百年前作坊的喧囂。這雖然是離奇的想像,不過考古學可以發現奇跡,同樣也可以創造奇跡。
考古學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距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似乎很遠很遠,神秘而且陌生。我們在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人們的疑問:
你們為什麽知道這里的地下有古代城牆?
你們怎麽發現和確定了古代墓葬的位置?
我們看起來普通的黃土中,你們憑什麽能挖掘出和黃土沒有兩樣的戰車?
骨片或青銅器上的文字,你們是怎麽解讀的?
為什麽一塊不起眼的殘磚碎瓦,你們竟能說出那麽一大堆故事? ┅┅
其實,人們的猜疑對於考古學者而言並沒有那麽高深莫測。從20世紀20 年代首次發掘殷墟遺址開始,中國考古學界對於中華文明的認識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今天,中國考古學在世界考古學領域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因為它有了自己的理論和方法,還由於幾代中國考古學者的不懈努力,這其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淚花。這些努力,都需要甘於寂寞,需要時間的積淀,需要資料的消化,需要理論的升華。
考古學的發現,又好像距離我們很近很近。新的考古發現具有新聞效應,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國家、地方建設工程總量超過了任何一個時期,層出不窮的考古發現屢見報端。由於新聞傳媒的持續關注,考古發現也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話題之一。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於古代藝術品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無論是在博物館靜氣寧神的氣氛中欣賞古代的收藏藝術,還是漫步古代遺址舊跡追溯歷史中曾經的流光溢彩,抑或在老街古巷中發現古人雕刻遺留下來的漢白玉門墩┅┅可以說,那零距離的接觸,無異於閱覽一部生動的史書,那一刻,我們精神世界所得到的陶冶與升華無可替代。
面對民眾不斷升溫的考古學熱潮,針對考古學專業_生懣的特點,我們在想,中國考古學應當更加靠近普通民眾,不但讓國民為燦爛的中華文明而自豪,也通過走近考古學,讓人們素質修養得到提高。因此,我們策划了這套通俗性的考古學讀本,把我們在考古學領域中的愉悅與心得,用大眾能夠接受的語言和形式分享給廣大讀者。
本叢書的第一系列,我們選輯了20世紀考古發現中最有代表性的10座陵墓。撰寫者都是主持過考古發掘的考古工作者,他們中有的人甚至直接參加了某些陵墓的考古發掘。在書中,他們不僅把陵墓的歷史信息客觀全面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還以其親歷的體驗,對考古發掘過程、時代背景、綜合研究等娓娓道來,目的是讓一般受眾體會到考古工作中的興奮與驚喜、懊惱與無奈、欣慰與滿足,讓讀者零距離地過一把考古發掘的癮。
我們的叢書首先選擇了陵墓系列,是由於在單位面積中,古代陵墓是包含古代社會信息最為豐富的遺跡之一。也就是說,比較其他類型的大多數古代遺跡而言,在相同的面積中,陵墓所包含的出土文物多、說明當時社會生活的痕跡多、反映當時人們思想意識的現象多。
陵墓考古對於一般人來說,具有某種神秘色彩。提起陵墓,今天的人們或許會聯想到靈魂世界,聯想到玄機暗道,聯想到陰曹地府。古人對於死後的世界更是充滿獨特的想像和詮釋,在人類意識中始終存在著對於鬼神的某種敬畏,越是在古遠的社會,人類的這種敬畏心理就越是強烈。於是出現了對於天地自然神明的崇拜與祭祀,出現了對陰間社會無窮的想像,出現了有組織有意識的各種活動,乃至發展成為文明社會中的禮制儀式、宗教儀軌。封建帝王陵墓中規模宏大的兵馬儀仗,反映的是帝王的威嚴、生活的奢華與排場,也反映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社會等級、嚴格的政治制度等等。
考古發掘的古代墓葬,絕大部分是配合基本建設時發現的,到目前為止,考古學者仍極少主動地去發掘古代墓葬。我們的原則之一是不主動發掘陵墓,特別是帝陵,畢竟考古學者進行考古發掘的目的不是為了挖寶取財,而是要通過看似片段、破碎的遺跡和遺物資料,把古代人類社會立體而生動地復原起來。
這既符合國家保護文物的基本方針,也符合科學負責的學術態度。因為古代遺址和墓葬作為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點,無論是哪種古代的遺跡或遺物,一旦被破壞,其損失都無法彌補。迄今配合基本建設發掘的古墓葬中,有很多技術難題尚需多學科協作來解決,有的方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因此,為了文物古跡的萬全,對策之一就是保持這類古代遺跡目前相對穩定的原生狀態。
中國是文物資源的大國,在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工作中,還會不斷出現驚人的發現。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被人們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而那僅僅屬於始皇帝個人的陪葬坑而己;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現當時就震驚了世界,迅速成為各種膚色的人們談論的中心;而1977年曾侯乙編鍾的出土,那雄渾的樂音頓時讓全世界都豎起耳朵肅穆聆聽┅┅對於這些寶貴的文物資源,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有義務去保護它。
希望本叢書介紹的各具特色的考古發掘,讓您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考古發現與研究帶給人們的無窮樂趣與啟迪,讓您感受到考古學並非海上仙山,可遙望而不可近及。 下面,就請跟隨我們一起走進考古發掘現場,去觸摸考古工作者的心跳,去聆聽遠古人類的足音!
朱岩石 2006年3月記於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