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關注“白馬湖文學現象”的,大約是台灣著名詩人和散文藝術家楊牧。他在1981年編選的《中國近代散文選》的“序言”中將五四以來的散文分成七類,“白馬湖派散文”構成其中一類;認為夏丐尊的《白馬湖之冬》樹立了白話記敘文的模範,其風格“清澈通明,樸實無華,不做作矯揉,也不諱言傷感”;並把朱自清和夏丐尊一起作為這一散文流派的領袖。同時,還進一步指出台灣當代散文作家如林文月、許達然、王孝廉等就曾受到白馬湖派的影響(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8月出版,後又以《中國近代散文》作為篇名收于楊牧《文學的源流》,洪範書店1984年1月出版)。隨後香港學者黃繼持和大陸學者陳星在對台、港女作家林文月、小思的評論中認同了這一說法。
本文集共22篇文章,組成6個單元,力圖切實地推進這一研究。第一個單元,共4篇文章,主要是對白馬湖(散文)派(作家群),或者白馬湖文學現象展開比較宏觀一點的討論。第二個單元,共兩篇文章。第三個單元則擴展到文化領域,共3篇文章。第4個單元深入了一個非常獨特的領域——兒童文學,探討了白馬湖作家群在這一領域的獨特貢獻,共兩篇文章。第5單元深入到白馬湖作家的具體文本和作家個體,展開文本細讀式的微觀研究,共6篇文章。最末一個單元(即附錄)帶有史料的性質,共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