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敏生(1919—2007)祖籍廣東,生于上海,青年時赴香港謀生。1950年代,曾在電影廠短暫工作,因此開始了他的攝影。後來,在不同的公司做普通的雇員,開過快餐小店。他是一個業余攝影者,但攝影是他的生活方式,不間斷地記錄香港的市井購物,也在攝影棚里拍攝他理想中的社會。他的紀實攝影構成了連續的、彌足珍貴的香港史證,藝術攝影則閃耀著前衛的、理想主義的光芒。直到2005年年底,蒙敏生平均每周還拍攝三個膠卷。
作為一個勞碌謀生的香港無產者,蒙敏生成為左派,也決定他的攝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五十來年忠誠地“用鏡頭去反映下階層”。和傳媒表達的香港大相徑庭的是,蒙敏生的紀實攝影讓我們看到了香港的另一面,這就是︰概貌之外的細節,成就底下的磨難,浮華背後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僅就紀實攝影而言,蒙敏生的成果足以傲視1980年代的後來者。然而,他的攝影絕不僅僅局限在記錄。在靜物、風光、人像、紀實等方面,蒙敏生都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在攝影棚里拍攝的“擬革命”系列,更是稱行的前衛之舉,于後世更有思考和針砭的意義,同時為我們觀察大陸的“文革”和當時的攝影提供了極好的參照。
2007年,在香港的一家醫院里,蒙敏生曾昏迷半年之久,彌留之前完全靠鼻伺維持生命。他記不清他這輩子拍了些什麼,但他的攝影將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