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讀書隨筆

勞倫斯讀書隨筆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英]勞倫斯
  • 譯者:陳慶勛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07-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2612867
  • ISBN13:9787542612861
  • 裝訂:平裝 / 25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勞倫斯無疑是天才。他的天才體現在他那充滿詩情、靈性、生命力和想象力同時又不乏思辨色彩的作品中。他的散文隨筆與他的小說一樣,一如生命的激流,震撼人心。

勞倫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美國物理學家。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國北達科他州南部的坎頓。1922年畢業于南達科他大學,後來繼續在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深造。1925年在耶魯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又獲南達科他大學科學博士學位。1925~1927年在耶魯大學工作。1928年起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工作,1930年起任教授。1936年起任輻射實驗室(現名勞倫斯輻射實驗室)主任。

勞倫斯一生從事加速器技術、核物理及其在生物學和醫學上應用方面的研究。1928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G.Gamow)提出,可以用質子代替α粒子作為轟擊物來實現人工核反應。由氫原子電離而得到的質子能量很小,需要通過電場或磁場進行加速,以保證作為“炮彈”的質子獲得足夠高的能量。于是,各種類型的粒子加速器逐步發展起來。1929年勞倫斯提出磁共振加速器(即回旋加速器)的構造原理,即利用一個均勻磁場,使加速粒子沿螺旋形路徑運動。在運動平面內,粒子將越過一個加速間隙,間隙里有一外加射頻電場,其變化頻率與離子旋轉頻率同相,以保證粒子每一次通過加速區時都能得到加速。1932年,勞倫斯和他的學生埃德爾森(N.E.Edlefson)和利文斯頓(M.S.Livingston)建成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直徑只有27厘米,可以拿在手中,能量可達1MeV)並開始運行。後來,在勞倫斯的領導下,在美國建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回旋加速器。40年代初,這類加速器的能量達到40MeV,遠遠超過了天然放射源的能量。可以用于加速質子、α粒子和氖核,由此發現了許多新的核反應,產生了幾百種穩定的和放射性的同位素。回旋加速器對核裂變及核力的研究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勞倫斯由于發明了回旋加速器以及借此取得的成果而于193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目錄

天才的側面像(譯序)
談小說
小說為什麼重要
道德與小說
小說與情感
給小說動手術或者扔一顆炸彈
約翰.高爾斯華綏
托馬斯.哈代研究
第三章 六部小說與真正的悲劇
第四章 作品、天使與尚未誕生的主角(節譯)
喬萬尼.維爾加
《宗教法庭大法官》序
德國式作品︰托馬斯.曼
美國經典文學研究
地方特色
《莫比.迪克》
艾倫.坡
惠特曼
《新詩集》自序
詩歌中的渾沌——《太陽的凱旋車》引言
評《當代詩選第二輯》
雷切爾‧安南德‧泰勒
藝術與個人
藝術與道德
作畫
為《恰特萊夫人的情人》辯護
 

勞倫斯是天才。勞倫斯是小說家、詩人、散文家、評論家和畫家。他的天才當然首先體現在他那些充滿詩情、靈性、生命力和想象力同時又不乏思辨色彩的小說中,這已是舉世公認;而他那些同樣充滿靈性、生命激情和豐富想象力,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是天才的另一個側面的那些詩篇、散文、評論和繪畫卻幾乎湮沒在歲月的灰塵中。在西方尚且如此,在中國就更不會有人像“炒作”他的小說一樣讓這些“小玩意兒”上講壇下地攤了。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這麼幾條︰一、這些小玩意兒“不倫不類”,是評論還是創作,是哲學思辨還是宗教啟示……讀來令人莫衷一是。二、不同于寫作長篇小說,他寫評論文章時從來不曾板起面孔做嚴肅的邏輯論證,而是隨心所欲,信手拈來,更不在乎建立起一套嚴格哲學理論體系,因而讀者也就難以理出個頭緒來。三、勞倫斯的觀點,用他自己喜歡的詞語來說,時刻都在流在變。四、他的有些文章的確思辨色彩太濃,冗長,噦嗦,乏味。

但既然是珍珠,拭去灰塵,依舊會閃光;既然是生命的激流,必然具備震撼人心的沖擊力。

並不像讀者們通常所認為的一樣,勞倫斯除了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之外,並無穩定的、有體系的哲學思想可言,也不像一些評論者們所說的一樣,勞倫斯的思想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性宗教”。其實,勞倫斯的創作和評論都是有一定的軌跡、理論和準則可循的。但是,由于他的觀點從未得到統一概括,而是散布在他的評論性散文與書信之中,因此有必要在此稍作引介,以便對我們面前的這位天才的作家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勞倫斯的嚴肅的哲學思考可以說是從他在1913年為《兒子與情人》寫一個並不打算發表的序言時開始。他從創作《兒子與情人》的切身體會發現,“兒子”、“母親”和“情人”很富有象征意義,完全可以由此出發將他的思想體系化。在1913和1914這兩年間,他一邊著手創作《虹》,一邊反復研讀哈代的小說,幾經易稿,終于完成了他的《托馬斯‧哈代研究》。這部他原打算作為小冊子發表的作品直到1956年才在他的遺文集((鳳凰》中正式出版。它的完成標志著勞倫斯的思想體系已具雛形。這一共分十章“研究”的標題與其內容其實是很不相稱的。盡管其中不乏對哈代作品的洞察之見,但總的說來,勞倫斯只是以哈代為引子來闡述他的哲學宗教觀點,探索文學藝術創作與評論的一般規律,乃至一般人的戀愛婚姻。用勞倫斯自己的話來說,它可以說是“關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事情的,但就不是關于托馬斯‧哈代的”,它是“我的心靈懺悔錄”。

整個《哈代研究》都是緊接著《兒子與情人》的序言,圍繞著他對基督教的三位一體的解釋或者修正而展開的。勞倫斯認為,聖父代表肉體,聖子代表字詞;第一個人亞當也就是耶穌;肉體造就了字詞——與基督教的說法恰好相反。肉體屬于聖父,這是不可改變的;人屬于字詞,而字詞枯萎了。聖子篡奪了聖父的地位;肉體便離我們而去,只剩下衰敗的字詞,這就意味著精神排擠掉了肉體。字詞無法使我們與女人融于一體,從而導致了我們的毀滅。按勞倫斯的表述,也可以說肉體就是聖母,聖母生出聖子,而聖子又說出言詞,因而聖母(即女人)或者肉體是我們所有本能或者血性知識的源泉。

這就是勞倫斯的帶有鮮明的異教色彩的“神學”的核心內容,也是他展開社會批評與文學藝術批評的理論基礎。當然這還只是勞倫斯的思想的一種表述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他還會用不同的詞語,不同的概念或者不同的意象來表達,有時甚至還相當玄奧。一些他頻繁使用的詞語如“上帝”、“道德”、“生命”、“陽物”,其實指的是大致相似的內容。

在勞倫斯看來,幾千年來的西方文明,尤其是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文明,由于排擠掉了肉體——也就是他所謂的“上帝”、“生命”、“性”、“本能”——因而就只剩下了一片蒼白荒涼的精神意識,所以肉體與字詞的結合和男人與女人的結合,不論把它們當做事實看待還是當做象征看待,在勞倫斯看來都是至關重要的,是他進行藝術批評的準則,也是他進行藝術創作的準則。這一點他在1914年6月給麥克略德的一封信中說得非常清楚︰

“我認為,使藝術源泉不致于枯竭,使藝術得以復興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其成為一項男女合作的事業。我覺得唯一該做的事就是鼓勵男人靠近女人,向她們敞開胸懷,由她們來改變他,也就是讓女人接受男人。這是使藝術和文明獲得新生命的唯一方法。讓男女在一起互相吐露真情。這將產生一種偉大的、深沉的感情,以達到一種默契,經受痛苦和喜悅。這需要一段時間來探索和發掘。因為一切生命和知識的源泉存在于男人的生命與女人的生命,男人的知識與女人的知識,男人的心聲與女人的心聲的互相交融混合之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