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菜天下︰潮州菜系的文化與歷史

潮菜天下︰潮州菜系的文化與歷史
定價:234
NT $ 204
  • 作者:張新民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134135
  • ISBN13:9787807134138
  • 裝訂:平裝 / 254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潮汕文化,源遠流長。潮菜以“口感清新,制作精細,講究鮮活”為主要特色而聞名于世,經一代又一代名師的傳承與創新,形成獨特的潮汕飲食文化。廣州冼玉清教授曾寫詩贊道︰“烹調味盡東南美,最是功夫茶與湯。”而今,潮汕美食更是形成一股潮菜美食浪潮,令眾多食客、美食家趨之若鶩。那麼,潮菜有什麼文化內涵呢?且听一听美食家張新民是怎麼說的吧!

本書作者是汕頭市美食學會秘書長,“潮菜天下”以在《汕頭都市報》“守望潮汕”欄目上長達兩年發表的專欄文章結集而成。該書分“獨樹一幟的潮州菜”、“奇異的飲食習俗”、“吾鄉物產之葷菜卷”、“吾鄉物產之果蔬卷”、“美味民謠”、“天庭的美食”、“潮州幫口的歷史”、“潮汕糖蔗史”、“韓江茶話”9個部分。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考察潮菜文化與歷史,邏輯縝密,想像豐富,文筆優美,既有學術性,有有可讀性。該書的出版,是潮菜研究領域的喜人成果,對于弘揚潮汕飲食文化、擴大潮菜乃至潮汕的影響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目錄

序一
序二
1 獨樹一幟的潮州菜
潮菜的象征 梟過鱟母 鱟的傳說 薄殼美食節
潮州打冷之凍蟹 燒螺片的滋味 半夜听見賣魚生
河豚原來可以這樣吃 韓愈筆下的蒲魚
素菜葷做芥菜煲 護國菜話 部隊芥藍的故事
傳奇美食牛肉丸 美食大師林自然
2 奇異的飲食習俗
蟬味 蔗蟲春秋 苦瓜之德 跳白魚
蜂情萬種(上) 蜂情萬種(下) 檳榔祭
檳榔印象 拜月秘語 圍爐過年(上)
圍爐過年(下) 食桌,潮人進餐的禮記
3 吾鄉物產之葷菜卷
食色性也 欲望海馬 魚肚非肚 鰣不再來
鰈魚全知道 飲而不食 又見西施舌(上)
又見西施舌(下) 走近鰻魚家族
鰻魚之一日四次還要 鰻魚之性本鱔
帶春的麻魚咸菜 血鰻與蛇鰻 把酒潮州(上)
把酒潮州(下)
4 吾鄉物產之果蔬卷
野菜從良 刺仔花,開白白 男人也食益母草
真珠花菜豬血湯 鼠曲飄香 “咸究”黃麻葉
芋橫就是芋葉柄 浪險過拍紫菜 橄欖糖
姜薯考(上) 姜薯考(下) 潮州柑(上)
潮州柑(下) 柔荑楊梅花
5 美味民謠
民謠泄露了潮菜史 想食青梅槌白糖 美食就是家常菜
魷魚來燜糯米飯 天頂一粒星 馬鮫鯧與蘇六娘
箸尾搖搖挾稞條 早春游神美食圖 吃食海鮮的總訣
美食謠諺像張大嘴
6 天庭的美食
神仙喜愛的食物 嘗新節的傳說 魚文化崇尚生食
潮州幫口 潮菜的閩南淵源 潮人愛雜咸
唯“糜”為大 潮菜的養生觀 人神共享的品
“名小吃”獅頭鵝 味在潮汕 我看潮州菜
7 潮州幫口的歷史
早期潮商的足跡 與天津菜的交流 上海灘的茶食泰斗
向淮揚萊學習 湘子橋下的奢侈 販米做官
葡萄酒話 煮海傳說 無可奈何舂甜
半是潮州半廣州 百載商埠的酒肆
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 港式潮菜風靡大陸
8 潮汕蔗糖史
與糖有關的民風民俗 蔗糖促使國門開放
蔗糖貿易成就潮商 潮糖壟斷國內市場
蔗糖業與移民史 想起了糖廠和糖寮
白糖是這樣煉成的 潮人身上的甜蜜烙印
馳名的潮汕茶配 橫刀劈蔗往事如煙
9 韓江茶話
烏龍茶的故鄉 功夫茶道 茶膽(上)
茶膽(下) 茶香(上) 茶香(下)
茶味(上) 茶味(下)
 

近代報人里面,文章大家不乏其人。中間最叫我打心眼里佩服的,是曹聚仁和黃裳兩位先生。兩位先生都擅長于用隨筆體來書寫歷史,把自己平時的所讀、所思、所見、所聞,用一種十分輕松靈活的文字寫出來,反比一般果果正正的歷史著作,更吸引人。如果說,曹聚仁的思想史演講錄讀起來還有一點論文的味道,黃裳那些南明史的著作,把山川形勝、人物故事、風俗制度,熔鑄在一起,像游記,像掌故,很容易引人人勝,簡直就是文學作品,卻又是非常專門的歷史研究。

記不清在那一天,偶然在《汕頭都市報》上邂逅正在“守望潮汕”的張新民,讀了他那滋味十足的美食美文,立刻喝彩︰“我們也有這樣的報人!”當然,這喝彩沒有將新民謬比大家的意思,只是,他的文章確確實實能夠吊起你閱讀的胃口。不知道是由于職業還是由于興趣使然,反正,我從此開始關注起新民的專欄,斷斷續續讀了不少。

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師對本地知識界有個斷語︰“潮汕地區多文人而少學者。”這是個客觀的評價,並非對文人與學者有所軒輊。比如做歷史研究吧,學者做的工作往往是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提出問題,辨證剖析,給出自己的回答;而文人更加尋常的做法則是發掘史料,聯絡排比,用生動的文字,把一個人物畫活或者把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後一類做法,世稱“掌故之學”。在晚清,掌故和金石、碑拓、版本、目錄、史地一起,被視為專門學問。掌故家與史學家的區別,大抵只是在興趣和治史的路數不同,並無品等高下之別。

新民的文章,是掌故之學,文學色彩極濃。說到潮汕的掌故家,老一輩中,要數蔡起賢和黃梅岑兩位先生;朋友輩里頭,首屈一指的是孫淑彥兄。與他們比,新民談潮州美食的掌故,別具一格。掌故家是不談今典的,因為今日事不是“掌故”。新民卻常常把今典也用上,他的掌故中,有非常生動的人情世態的摹畫。舉例吧,《港式潮菜風靡大陸》里的理論家夫婦,《韓愈筆下的蒲魚》里的阿鴻和那位尚未出場的然哥,新民只是用筆輕輕一勾勒,就讓我在讀過之後久久不忘。

考證本來是談掌故題中應有之義。前人所記的昔日舊事,或多或少,有意無意,總會出點錯誤。褒貶人物,不免帶點情感;記述事件,即使是親見親聞,還是有個觀察角度的問題,難免偏頗;就是當事人自家的口述、筆記,也會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取此舍彼。好的掌故家對于前人的述說,總會認真地去鑒別真偽,辨證是非,決不隨手拈來便當掌故。新民的文章里,也有很多考證。而他的考證,又並非只針對史實與文字。考吃,最難弄明白的,是原料的物種。比如海魚,潮汕瀕海,海產極多,同一種魚鮮,不數十里而異名,或者多種相似的魚鮮,同用一名,那是很常見的事情。新民在文章里,不但會細細區別這名和那名、這種和那種,而且要追究到潮人飯桌上的某一種魚,屬于某科某屬,甚至連它的學名都寫出來。每當在文章里讀到他對“生物學分類與分布”的孜孜追索,我會從心里漾出輕輕一絲笑意來——這新民,哪里只是給我們講博物志,簡直就是做生物分類學的學問家。

新民的文章,又是民俗之學。飲食男女,本來就是生民與生俱來的習俗。關于飲食的種種觀念、行為、話語,都出自天然形成的習慣。而這一類習俗,又很自然地融混在一個地方一個人群的生活之中。不過,打從民俗的研究成了一門“學”,也許是科學的分類觀念作怪,本來渾然一體的生活,無端被分拆成各個片面,謂之“民俗事象”。事象研究是民俗學的一支主流,本來也無可厚非。只是目前坊間眾多談潮汕飲食民俗、飲食文化的論著,為了做得更學術一點,無不把飲食作為一種獨立的民俗事象來研究。結果,飲食被抽離于生活現場,擺到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個名菜。盡管作者筆下生花,極盡形容之能事,而讀者難免隔霧觀花般,索然無味。等而下者,簡直就把飲食習俗寫成菜譜。真是學術反被學術誤了。

新民講潮汕食俗,與眾人異。異在兩處︰第一,不把飲食孤立起來,讓它回到生活中間。在他的文章里,飲食與歌謠、與民間故事、與民俗禮儀,與潮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並發生,互相關聯,共同構成一個自然的生態環境。于是,潮州美食不再被孤立在文字的陷阱中,又在潮汕人的一日常生活里復活。“美味民謠”一組文章,足以使我們感受到這一點。第二,新民自己是個做菜里手,又是一個品味行家;朋友圈中,也不乏名廚和美食家。什麼季節,要選擇何種原料,如何烹制,如何享用——他把這些來自實踐的灼見,統統寫出。于是,潮汕的地理氣候和社會經濟環境,廚師、食客以及他們的烹調、品賞活動,在他的文章里渾然一體。潮汕美食之俗,從而得到更加完整的理解與表達。在這些記述之中,很有一種“表演民俗學”式的味道。

新民的文章能吸引人,更在于它常常有一些出乎你意表之外的、很獨特的見解。功夫茶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話題,有多少人談過。然而,有人像他那樣把茶色、茶香、茶味慢慢調理出來嗎?還有茶膽,這一個經常被潮汕茶客掛在嘴邊的詞,經他慢慢抽繹,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功夫茶的靈魂”,如果不是精品茶而好深思,誰“有者茶膽”?再舉一例。潮糖,潮商,潮菜,都是人們口熟能詳的。但是,把潮糖的生產,潮商的發達,和潮州幫口(潮州菜系)的形成串成一線,在潮汕美食的論述中,引入潮汕蔗糖史,有誰做過嗎?

現在,“守望潮汕”專欄的這些文字就要結集出版,新民把書稿給了我,讓我寫個序。當日讀報的印象還在,我饒有興趣地將書稿一口氣讀完,乘興寫下上面文字。這是我的感受,百口百味,或者與諸君不同。我在這里把帷幕揭開,下面該新民登場了。請諸君好好品嘗他為大家準備的這道文字的美餐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