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述20世紀50—90年代的中國大陸文學。涉及內容主要包括︰中國當代文學的產生;當代文學的分期和時期特征;文學體制和文學生產方式;文學思潮的演化;各時期的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文類的狀況;當代文學主要作品的評述等。本書最後附有“中國當代文學史年表”,內容為1949—2000年文學界的主要事件、作家活動、作品發表出版等情況,為當代文學研究者提供學習、研究的參考資料。
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文學史”著作和教材已出版四十余部。本教材在文學史觀念和方法,以及當代文學史研究的具體內容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被認為是至今為止學術水平最高的一部當代文學史著作。
洪子誠,1939年4月生,廣東揭陽人。1956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6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家的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文學史》、《1956︰百花時代》、《問題與方法》等。與人合著有《中國當代新詩史》、《中國當代文學史料選》、《兩意集》等。
目錄
修訂版序
前言
上編 50—70年代的文學
第一章 文學的“轉折”
第二章 文學環境與文學規範
第三章 矛盾和沖突
第四章 隱失的詩人和詩派
第五章 詩歌體式和詩歌事件
第六章 小說的題材和形態
第七章 農村題材小說
第八章 對歷史的敘述
第九章 當代的“通俗小說”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第十一章 散文
第十二章 話劇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學”
第十四章 重新構造“經典”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學世界
下編 80—90年代的文學
第十六章 文學“新時期”的想象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學概況
第十八章 “歸來者”的詩
第十九章 新詩潮
第二十章 歷史創傷的記憶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一)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二)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說
第二十四章 散文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學狀況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詩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說
中國當代文學年表(1949—2000)
初版後記
前言
上編 50—70年代的文學
第一章 文學的“轉折”
第二章 文學環境與文學規範
第三章 矛盾和沖突
第四章 隱失的詩人和詩派
第五章 詩歌體式和詩歌事件
第六章 小說的題材和形態
第七章 農村題材小說
第八章 對歷史的敘述
第九章 當代的“通俗小說”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第十一章 散文
第十二章 話劇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學”
第十四章 重新構造“經典”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學世界
下編 80—90年代的文學
第十六章 文學“新時期”的想象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學概況
第十八章 “歸來者”的詩
第十九章 新詩潮
第二十章 歷史創傷的記憶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一)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二)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說
第二十四章 散文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學狀況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詩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說
中國當代文學年表(1949—2000)
初版後記
序
《中國當代文學史》1999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來,不少相識、不相識的朋友、讀者,通過會議、文章、來信和轉告,對本書有所肯定,也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不少批評和改進的建議。這些年來,文學界出現許多新的現象,也有不少值得重視的研究成果發表,這些都需要加以處理和吸收。基于上述理由,從 06年春天開始,我就開始對本書進行修訂。在總體框架和評述方式上,修訂版和初版本並沒有大的變化,基本上仍維持那種簡括式評述的“文體”,材料、史實也仍大多壓縮在注釋和年表之中。同時,也仍努力征引當代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既為了標明本書某些看法和措辭方式的來源或受到的啟發,也為想進一步擴大對問題了解的讀者提供一些線索。
但修訂版也有不少改動。主要是︰一,調整了若干章節的設計,適當增加90年代文學的份量,對80年代文學的總體描述也有一些改變;二,各章節(包括年表)在材料處理、具體論述等方面‧也有或多或少的變更;三,訂正初版本在史實、資料引述上的差錯。由于本書注釋較多,采用章後注在閱讀上有諸多不便,這次也一並改為頁尾注。初版本的後記作為附錄保留,以再次向當年熱心的幫助者表示謝意。還要說明的一點是,本書初版本為1999年,對年代的表述沒有特別標出的,都為20世紀,此次修訂按照既定的表達法,沒有再做修改。
借修訂版出版的機會,謹向對本書提出批評、建議的同行和讀者致以深切的感謝。由于人數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需要說明的是,批評者指出的問題、建議,有的在這次修訂中得以實現,但也有不少沒有落實。其中,部分原因是對問題認識存在差異,更主要的則是我在學識、能力上的欠缺。因此,修訂版存在的問題肯定還是不少,期望繼續得到指正。
但修訂版也有不少改動。主要是︰一,調整了若干章節的設計,適當增加90年代文學的份量,對80年代文學的總體描述也有一些改變;二,各章節(包括年表)在材料處理、具體論述等方面‧也有或多或少的變更;三,訂正初版本在史實、資料引述上的差錯。由于本書注釋較多,采用章後注在閱讀上有諸多不便,這次也一並改為頁尾注。初版本的後記作為附錄保留,以再次向當年熱心的幫助者表示謝意。還要說明的一點是,本書初版本為1999年,對年代的表述沒有特別標出的,都為20世紀,此次修訂按照既定的表達法,沒有再做修改。
借修訂版出版的機會,謹向對本書提出批評、建議的同行和讀者致以深切的感謝。由于人數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需要說明的是,批評者指出的問題、建議,有的在這次修訂中得以實現,但也有不少沒有落實。其中,部分原因是對問題認識存在差異,更主要的則是我在學識、能力上的欠缺。因此,修訂版存在的問題肯定還是不少,期望繼續得到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65折$110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