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醫

發現中醫
定價:156
NT $ 136
 

內容簡介

毛澤東主席是位傑出的歷史學家,他本人又有過患頑疾而為中醫師李鼎銘治愈的體驗,故老年后有了「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這一總結性的論斷。隨着視野的拓展,研究的深化,不少學者越發覺得中醫藥學魅力無窮,科學技術「含金量」很高,且在現時代的世界文化交融大潮和科學技術發展洪流中都可能有其特殊的、促進作用和存在價值。為此,人們驚嘆說:「中國醫藥學是世界科技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大奇跡」。「中國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且其意義不僅僅是一類操作技術(四大發明均是技術發明),還包括合理的文化觀念,深刻或有用的理論知識等。但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尊古崇古情結在起作用,傳統醫學只是些落后了的、不合時宜的,等待歷史大潮淘汰之物……,由此而時有爭執。我們說要回答這類問題,還是應該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結合醫學與科學文化的發展趨勢作些理性的分析,讓結論蘊含在理性分析的邏輯展開過程之中!

四大發明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科技略知一二的西方學者的一種簡要概括而已。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科技)是極其厚實豐富的,許多至今仍有發掘、提煉、升華之價值。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具備了相應的世界科技知識,在俯視中借助比較、甄別、審辯和發展蒙著歷史塵動亂的瑰寶的慧眼,以及有否對待傳統文化的健全的心態。
 

目錄

代引言——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嗎?
第一章 歷史篇
 年代久遠的《黃帝內經》何以仍是醫學圭臬?
 你知道《傷寒論》和張仲景嗎?
 歷史上曾有哪些代表性名醫、名著和醫學學派?
 中醫學有哪些世界第一、世界之最?
 《本草綱目》在世界科技史中有何地位?
 中西醫學發展的不同軌跡說明了什麼?
 世界眾多傳統醫學中,何以唯有中醫學一枝獨秀於現代醫學之林?
第二章 觀念篇
 東西方自然觀中最深刻的差異是什麼?
 「黃河」何以孕育博大自洽的「元氣論」?
 辯證法是中國陰陽學說「出國后」「重返故里」嗎?
 五行說與古希臘、古印度的四元素說可看作「孿生弟兄」嗎?
 「數的崇拜」與中醫理論建構有關嗎?
「天人合一」觀念是否合理?
 如何理解中醫學的「整體觀念」?
 何謂「精、氣、神」和「精氣神學說」?
第三章 理論篇
 《內經》是怎樣認識和描述人的生長發育過程的?
 同為心肺,何以中西醫學有着不同的功能認識?
 「肝主疏泄」是什麼意思?
 何以中醫視脾為后天之本,西醫卻可用手術切除?
 人們常說的「腎虧」(腎虛)指的是什麼?
 何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中醫病因學的「三因論」包括哪些內容?
 「七情內傷」,其意何在?
 「瘀血」、「血瘀證」是什麼?何言「瘀則殞命」?
  為什麼說「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屬痰」?
什麼叫「痰濕」為患?
第四章 方法篇
 中醫學在認知方法上有何獨特之處?
 中醫學術體系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氣功何以獨獨降生在東方?
 西方為什麼沒能發現「經絡」?
 帶有猜測性質的病因認識科學嗎?
 為何西醫專家不能認可中醫理論,卻十分喜用中藥成方?
借助西醫學手段研究中醫,何以困難重重?
假如弗洛依德了解中醫學,他會說些什麼?
第五章 現實篇
被視為謬論的「腎開竅於耳」,何以能得到某種科學說明?
「經絡」究竟是什麼?這方面研究的突破會引發科學革命嗎?
為什麼一些醫學新興學科、邊緣學科興起后,常常是中醫界反響更強烈?
在新近討論的熱點——醫學模式問題上,中醫學能充當西醫學的「導師」嗎?
從立法廢止到自然復興,日本百年來漢醫的沉與浮說明了什麼?
西方何以興起中醫熱、針灸熱、氣功熱?
華人區域里,對中醫中藥的接受體現着「U」字型特征,這一奇特現象意味着什麼?
在藥物和保健品「回歸大自然」的世界性趨勢中,中藥能扮演怎樣的角色?
結束語:中醫學的發展與中國文化的重建
后記
 

當前,有關中醫的討論引起了國人的高度關注。盡管對中醫的性質、作用和價值有不同看法,甚至形成相互對立的觀點,但這場討論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如何評價中醫,而在於促使我們思考:今天的中國究竟需要什麽樣的醫學?醫學應該怎樣發展?

我們知道,醫學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知識體系。由於人類處於自然和社會之中,人類生命過程及疾病受自然和社會多因素的影響。所以,醫學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而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然而,現代醫學過去長期的發展趨向於純自然科學方向,臨床中更多的依賴實驗檢驗和儀器檢查,對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社會問題卻關注不夠,導致醫患溝通減少,醫患信任降低,診治技術單一,治療效果受限,醫患對立增加,醫患沖突嚴重。為此,現代醫學的有識之士提出:醫學應從生物醫學模式轉為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這種轉變要求醫生應了解影響患者的心理、哲學、倫理、宗教等思想因素,而能夠影響大多數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主要存在於傳統文化之中。那麽,中國現代醫學的發展就應該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相對而言,中醫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積累,這正是中國的現代醫學發展的豐富資源。

另外,中醫的長期發展至今尚未步入自然科學的軌道,大量成功的臨床治療經驗依然借助古代普遍學說來解釋,或用原始的類比方法來說明,對疾病個體化和動態化的考慮大於對規律的認識,醫生的個體經驗總結大於標准化的探索。於是,在如今現代科技高度發達和影響巨大的社會中,我們還聽見用「陰陽五行學說」、「元氣論」來解釋疾病,還用「風寒璁濕燥火」來說明病因,還僅靠醫生的手指感覺來體會脈象,還主要憑醫生的個人經驗來診治疾病。這就導致不能對中醫有效的臨床經驗進行科學解釋,中醫的科學成分不能被有效地提煉,中醫所觸及的客觀規律不能被真正認識,中醫的診治方法難以標准化,而對中醫的批評和質疑始終不斷。其實,正像中國的現代醫學發展應該學習中醫的人文精神和溝通藝術一樣,中醫的發展也應該學習現代醫學的科學思想和方法,兩者的結合才是我國醫學發展的正確方向。過去,盡管現代醫學提出了醫學模式轉變問題,但並沒有注意到中醫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盡管中醫內部也有中醫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的探索,但顯然不是以科學思想和方法為本,而只是用其來證明中醫理論的科學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