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經典草書硬筆臨摹範例

中國歷代經典草書硬筆臨摹範例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韓文來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0534092
  • ISBN13:9787530534090
  • 裝訂:平裝 / 15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經典草書硬筆臨摹範例》經修訂後再次和讀者見面了,之所以將這本多年前出版的書再次出版,基于以下原因,其一,當年此書剛一上市就銷售一空,不得不多次加印以滿足讀者的需求,足見其受讀者歡迎的程度;其二,當我們今天再來審視這本書,就會發現,歷經時問的檢驗,她依然呈現出優雅的意趣之美。書中臨寫作品行氣流暢、節奏感強,體現出一種揮灑自如又合乎法度的自然態度。

本書作者韓文來先生是一位書畫兼工的優秀藝術家,他多年臨池不輟,根植于傳統書法之中卻並不泥古。他借助硬筆工具將自己對傳統書法形和神的把握表現出來,以細線條清晰地表現出結體的本來面目和筆勢的脈絡。他從創作形式、表現技巧、書法風格審美上起點高、內涵深、功力強,體現出了高超的藝術境界。

本書中臨寫作品結體骨架清晰,便于模仿、學習,為廣大硬筆書法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範本,同時將原作品配以完整釋文,也可以作為毛筆草書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
 

目錄

草書基本規範
一、減省筆畫
二、變化筆順
三、連接字形
四、點符借代
五、草字偏旁、字頭、字底的規範寫法
(一)偏旁部首規範
(1)左偏旁部首
(2)右偏旁部首
(二)草字字頭規範
(三)草字字底規範

漢 張芝冠軍帖
漢 張芝終年帖
漢 張芝今欲歸帖
漢 張芝二月八日帖
漢 張芝秋涼平善帖
漢 崔子玉賢女帖
漢 章帝千字文斷簡(節選)

魏 鐘繇得長風帖

吳 皇象急就章(節選)

晉 索靖出師頌(節選)
晉 武帝省啟帖
晉 宣帝阿史病轉差帖
晉 陸機平復帖(節選)
晉 濟白帖
晉 元帝安軍帖
晉 元帝中秋帖
晉 張華暫西帖
晉 桓溫大事帖
晉 王導省示帖
晉 王導改朔帖
晉 王敦蠟節帖
晉 王洽辱告帖
晉 王 十八日帖
晉 王 欲出帖
晉 王列末冬帖
晉 王(文田共 yi)廿四日帖
晉 王(文田共 yi)(女更)何如帖
晉 衛恆一日帖
晉  (�音)至慶帖
晉  (�音)敬豫帖
晉 衛(王�口口隹)頓州帖
晉 王恬得示帖
晉 沈嘉長感懷帖
晉 杜預歲終帖
晉 王循秋月帖
晉 謝(王番)伯江東帖
晉 王徽之得信帖
晉 劉環感閏帖
晉 索靖七月廿六日帖
晉 劉穆之推遷帖
晉 紀瞻粉香帖
晉 張翼節過帖
晉 卞壺(束力)書帖
晉 陸雲春節帖
晉 謝莊昨還帖
晉 王操之年光帖
晉 王操之年光帖
晉 王羲之適得書帖
晉 王羲之汝不帖
晉 王羲之知欲東帖
晉 王羲之慈顏幽翳帖
晉 王羲之太常帖
晉 王羲之想弟帖
晉 王羲之丹楊帖
晉 王羲之十一月四日帖
晉 王羲之遠宦帖
晉 王獻之中秋帖
晉 王獻之先夜帖
晉 王獻之轉勝帖
晉 王獻之消息帖
晉 王獻之近與鐵石帖
……
 

草書是中國書法藝術之瑰寶。一邁在秦末漢初,即伴隨著隸書在民間誕生了。兩千年來不斷豐富、發展、變化,至今不衰。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其結體簡約,書寫流速、便捷實用;二、是因其體態婀娜多姿,奇崛多變,極富藝術魅力;三、因它最宜傾注、抒發書家之情性。因而草書一直為歷代書家和民眾所喜愛。

草書分章草、今草、狂草、行草四種。

章草——始于秦末,盛于兩漢至西晉,是隸書的草寫體,是化成今草的過渡字體。它的特點是橫畫上挑,環轉如篆,『捺』畫如隸。其結體簡約,並在筆畫之間以縈帶相連接。學習章草,應先寫好篆書與隸書,因這兩種書體是章草之基礎。

今草——即一般所稱草書字體,又稱獨草。傳為後漢張芝所創,至東晉方見成熟。今草是在章草結體的基礎上,把橫折、豎挑、撇捺變為環轉,字畫中的方折,大多用圓轉代替,去掉了『波』(撇) 『磔』(捺)一的隸書筆意,筆畫之間,有的以意溝通一意到筆不到一或者以細若游絲的縈帶相接連。每個字是獨立的,但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卻是有機地聯系著,筆畫有承上啟下的筆意;行與行有揖讓顧盼的姿態,始終是意態相連,神氣貫通。書寫起來較章草便利,但學習今草必須先寫好章草,因章草是基礎,今草是從章草蛻變來的。

狂草——是今草的發展。它突破了原有今草之規範而形成一種體勢連綿不斷,筆意灑脫奔放,字字上下牽連的書體。它偏重藝術之盡情發揮,千變萬化,引人矚目。從每個單字來說,它隨著書寫者情緒的變化、章法布局的需要,隨著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拱揖向背、分間布白,以及顧盼呼應的要求,有時上下字大小懸殊,方圓斜正一甚至結體肢解,上下字相並連屬,但其精神卻要求始終一氣貫通。章法飛動游走,通篇混成。它成為書家直抒心意,創造美好詩意的草書體。研習狂草,應先寫好今草,掌握今草單字結構後方可字字連屬而不失矩。

行草——它是在楷書字體的基礎上,吸收融會了今草的結體和用筆方法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書體,其形成較晚,過去多用不著于簡牌。是一種應用便利,較為理想的手寫草體字,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值得大力提倡。

為使草書這一珍貴的民族藝術遺產得到繼承和發展,我嘗試用鋼筆臨寫了歷代一百四十余人草書精品奉獻社會;一則想為讀者提供一部歷代名家不同風格的草書資料,供研究歷代草書之演變與發展、不斷開拓創新之借鑒;二則可作草書愛好者的輔助學習材料。我認為,學習草書,首先要明其沿革遞變及各種草體特點與區別,進而研究其基本點畫、偏旁部首、筆順、結構與章法,悟其理、通其神、達其變。然而這一切都必須在精心研讀、辨認、臨寫歷代草書的過程中升華,為此旨意我在書畫之余苦心編寫了這部書。

限于個人水平,謬誤不當之處,尚希書法家與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