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經濟學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在我國蓬勃開展。全國各個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師、博士生和碩士生在撰寫金融經濟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各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的研究人員也在進行金融理論與實際市場相結合的研究。但在「努力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讓眾多學者和研究人員深感頭疼的是國外金融經濟學理論和實證研究經過近幾十年發展所積累的文獻數不勝數,即使是其中的一個分支的文獻也數以百計。如何能系統全面地了解國外相關領域的理論發展過程、研究現狀和未來研究方向可能是許多研究生、學者和研究人員「夢寐以求」的事情。
本書正是為國內研究人員系統、全面了解國外金融經濟學提供了一個捷徑。作為一本綜述金融經濟學理論及其在社會經濟領域中的應用的手冊,該書原版出版後迅速成為美國著名高等院校金融經濟類專業研究生、教師的常備參考書,金融界眾多實務人士也對該書甚為推崇。該手冊廣泛涉及資產組合理論、套利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實物期權、股利政策、並購決策等資本市場和公司財務研究領域。手冊中各章均由相應領域的著名學者撰寫研究綜述,對該領域的重要結論進行或簡或繁的評述,並適當給出領域中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各章作者中不乏Jarrow、O』Hara、DeBond、Thaler和Sick等在衍生產品定價、市場微觀結構、行為金融和實物期權等領域的權威專家。作者在相應領域的精深造詣和深厚研究積累無疑為該手冊內容的高水平學術質量提供了有力保證。
本書原版是「運籌學和管理科學手冊」叢書中的一卷——金融卷,但這並不意味著本書只是給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的研究人員作參考的。事實上,這本書的內容涵蓋了絕大部分當前金融經濟學的主流理論和實證分析,主要是給金融研究人員作參考的。因此,為突出本書的全面性和綜述性特點,譯者最終把中文題目定為《金融經濟學手冊》。
在如何利用本書方面,譯者建議讀者將本書作為在短時間內了解整個金融研究領域的參考手冊。如果對其中某些領域有濃厚的興趣,可以仔細閱讀英文原文,並根據每章所附的參考文獻查找相應資料深入研讀。
譯者在接手本書的翻譯工作之前,對所承接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已有較充分的思想准備,但到著手翻譯之時,仍然感覺到翻譯工作的困難遠甚於之前所想。
其一,全書各章所涉及領域的跨度之大超乎想象:全書幾乎遍及金融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對翻譯人員相應的專業素養要求極高,而譯者組織參與翻譯的人員以博士研究生為主,各人所專長的研究方向無法完全覆蓋手冊中涉及的所有領域,這為手冊中一些章節的翻譯帶來較大難度。
其二,每章內容所涉及的文獻內容跨度之大超乎想象:與一般著作不同,本手冊的每一章都是綜述性的,涉及的文獻數以百計,而且往往前後相差幾十年。更困難的是書中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都具有相對獨立性,難以從前後文直接進行推斷。所以,有時為了書中一句話,我們必須去查閱一篇長達數十頁的文獻,而有些文獻國內找不到原文,還得向國外同行請求幫助。
其三,本書的作者之多超乎想象:本書的作者超過50位,每一位作者都是知名的專家,他們的英語寫作風格各有所好。還有一些章節的作者來自非英語國家,他們在英語寫作中運用的語法和句式較晦澀,為譯者深入理解文意帶來較大的困難,而要理解後再用中文表述出來,其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其四,中文對應詞匯之缺乏超乎想象:盡管國內有關金融市場的研究在這幾年已有很大的發展,但在翻譯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專業術語國內仍然沒有相應的貼切、統一的詞匯。有些領域的專業術語,國內雖然已有較多研究,但翻譯過來的詞匯各種各樣,缺乏統一性。而手冊中涉及的一些國內研究較少的領域的專業術語,則幾乎沒有對應的詞語,我們只能靠查閱大量國內相關文獻來尋找較貼切的詞匯。
針對上述困難,我們在人員配備、翻譯流程和校譯工作上進行了精心安排。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2001年至2004年期間幾乎全部的研究人員、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都先後參與了此書的翻譯工作。翻譯過程中,基本上安排具有相近研究方向的人員翻譯相應章節,第一次翻譯完成後,又進行交叉校譯,歷經一校、二校、三校和統校流程,並專門將手冊中涉及數學推導的部分請具備數學專業碩士或博士教育背景的教師參與審校。由於經過多次校對,我們已很難確定對應章節的翻譯人員,這里列出除本書譯者之外的所有參與翻譯的人員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曹敏、陳湘鵬、代鵬舉、顧勇、郭磊、胡戈游、花俊洲、李蘊偉、劉景輝、羅大維、馬春林、穆啟國、倪蘇雲、攀登、秦學志、宋軍、汪東、王承煒、王柱、肖輝、熊陽武、徐海濤、許睿、楊春鵬、楊冬梅、姚怡、應益榮、於棟華、章曉霞、趙凡繁、周苗苗、周勝軍、朱寶軍、朱雲、朱戰宇、鄒炎。
本書的翻譯得以順利完成,特別要感謝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吳沖鋒教授。參與翻譯的人員,包括譯者都是他的學生,作為這套叢書的主編之一,從開始組織人員翻譯,到中間的校譯過程,再到最後的統校工作,他都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條件和悉心指導,甚至還親自參與了其中一些章節的最後統校工作。此外,還要感謝叢書的另一主編陳工孟教授,他親自挑選了這本書,而且自始至終都對本書的翻譯工作給予了積極支持和鼓勵。感謝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劉林,心編輯和李娜編輯,他們的細致、耐心和高度的責任心一直貫穿本書編輯出版的整個過程。
由於譯者水平有限,盡管努力減少書中的錯譯之處,但差錯仍在所難免,還希望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及時指出,以便我們將來通過各種可行方式糾正錯誤,使今後的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本書。對本書翻譯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發送電子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吳文鋒 仲黎明 馮芸
200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