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幽靈之鏡
引言︰一個古老民族的影像寓言
上編︰影像生產與屠猶記憶
《出埃及記》︰現代的“摩西”神話
出埃及記
大屠殺後的猶太復國
口述復源的“浩劫”
何處才是許諾的家園
《浩劫》︰口述再現的“屠猶”記憶
當口述超越了畫面
讓歷史“在場”
寬在集中營死亡
逝者已逝,追者安追
《紐倫堡審判》︰一個猶太軍官眼中的世紀審判
紐倫堡的旁觀者
法律背後的政治角逐
儀式化的司法公正
以國際法的名義
《慕尼黑》︰“猶”疑的“反恐”行動
敗走奧斯卡
1972年的慕尼黑事件
從《辛德勒名單》到《慕尼黑》
“屠猶”給“反恐”一個理由?
難以逃脫的“人類狀況”
下編︰歷史敘述與重構“真實”
一個國家的誕生︰驅逐與復國
驅逐猶太人的歷史
以色列建國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1949年)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1967年)
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1973-1974年)
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年)
對話︰納粹屠猶與南京大屠殺比較
附錄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結語‧後記》——一份關于平庸的惡的報告
結束語 新帝國的離心力——美國“反恐”語境中的意識形態
西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