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孟憲實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64188
  • ISBN13:9787563364183
  • 裝訂:222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個社會經濟和文化都得到較好發展,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氣。史學家們把這一段歷史時期譽為「貞觀之治」。貞觀時期的中國,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在中國歷史上,貞觀時代是唯一的。這段時間雖然不長,地位卻極其重要。貞觀時代不僅創造了君主時代最文明的政治環境和最和諧的君臣關系,還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業,為此後一千多年的中國樹立了楷模。李世民憑借什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業績?為什麽在這個時代,中國能夠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天時?地利?人和?這成為唐朝以後歷代政治家和史學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作者簡介:

孟憲實,1962年生,黑龍江省訥河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

1983年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奔赴新疆,在新疆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2001年獲得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博士後出站。著有《敦煌百年》、《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等。2006年12月,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主講《玄武門之變》,2007年5月主講《貞觀之治》。為電視劇《貞觀之治》的編劇(與作家阿城合作)。
 

目錄


引子:貞觀之治的前夜
第一講 政治世家
一、皇親國戚 家族顯赫
二、政治家庭 耳濡目染
三、紈褲少年 玄鑒深遠
第二講 晉陽起兵
一、馬邑兵敗 謀划舉兵
二、矯詔征兵 巧妙布局
三、煬帝親信 刀下冤魂
四、煬帝親信 刀下冤魂
五、聯合突厥 忍辱稱臣
六、晉陽起兵 誰是首謀
七、亂世英豪 各懷異志
第三講 李淵稱帝
一、處心積慮 暫緩稱帝
二、烽煙四起 群雄逐鹿
三、江都事變 楊廣斃命
四、李淵登基 大唐建立
第四講 劉文靜案
一、小妾失寵 誣告夫君
二、案情復雜 愈演愈烈
三、功臣屈死 敲山震虎
四、歷史謎團 眾說紛紜
五、君臣父子 皇權至上
第五講 秦王破陣
一、知子莫若父 高祖激秦王
二、平定劉武周 逼降尉遲恭
三、王世充稱帝 秦王攻洛陽
四、一舉滅雙雄 中原得統一
五、立汗馬功勞 備帝王之資
第六講 太子之爭
一、全面准備 蓄積待發
二、功高不賞 扶持太子
三、楊文幹事李世民� 保
四、太子險被廢 皇帝又反悔
第七講 兄弟鬩牆
一、齊王元吉 暗藏野心
二、政治聯盟 各懷心事
三、太子設局 狠招迭出
第八講 玄武喋血
一、烏城戰報 疑雲重重
二、秦王定計 擒賊擒王
三、禁門喋血 兄弟殞命
第九講 太宗即位
一、計中計 謀中謀
二、回天乏術 秦王奪權
三、敦煌文獻 透露真相
第十講 天下和解
第十一講 貞觀路線
第十二講 皇帝納諫
第十三講 良臣魏徵
第十四講 長孫皇後
第十五講 以人為本
第十六講 高昌風雲
第十七講 太子危機
第十八講 太子廢立
第十九講 未雨綢繆
第二十講 貞觀之魂
參考文獻
後記
 

貞觀是中國歷史上擁有獨特魅力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浪漫、充滿激情的時期。這個時期正處在南北朝到唐宋社會變遷的歷史轉折點,舊的社會階層和集團衰落了,新的社會階層正在興起,社會結構、政治體制、思想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經歷了隋末長期動亂的貞觀君臣,具有不同於其他時代的理想追求和思想風貌。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歷史上真正從理論到實踐上做到這一點的,恐怕只有唐太宗貞觀時期了。唐太宗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君人者以天下為公。」他並且明確提出:「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棄而不用。」魏徵和王(王圭)也強調國家和皇帝要「以百姓之心為心」,這些都突出了「民為貴」這個主題。以民為本,關心民生,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生動的事實,而這在其他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唐太宗貞觀時期與唐玄宗開元天寶時期有著完全不同的魅力。這個時期盡管經濟還不發達,但是,由於處在王朝初期,人們的精神狀態是奮發向上的,心情是樂觀開朗的,如同少年兒童,具有一種美好的天真和單純。

貞觀時期,即使在開元天寶盛世,也被看成是超越堯、舜、禹、湯、文、武,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但是,對這樣一個時代,特別是對於唐太宗和魏徵、王(王圭)、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人在貞觀時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時期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說法。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大家對這個時代的關注甚至向往。這也是人們懷著極大的期望去觀看相關題材的電視劇和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原因。

電視劇和歷史小說可以形象地反映一個時代,但由於體裁的限制.不可能充分展開。因此,人們還是希望通過歷史著作比較深入地了解貞觀之治。

說到歷史著作,人們往往將其與教科書、史學專著聯系起來。其實這些只是歷史著作的兩種體裁和形式而已。歷史著作的體裁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把深入的研究和生動的表現方式結合起來,這是中國古代史學的一個傳統。所謂的文史不分家就有這個意思。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是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細致的分析研究,通過具體生動的敘述來展現歷史,同時緊扣「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和「資治」的寫作目的,讓讀者通過歷史受到啟迪。因此,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千古傳頌的史學經典,雅俗共賞的歷史著作。用生動的故事說明深刻的道理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只是真正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往往是有了比較深刻的內容和學術性.就不能通俗易懂。通俗了又變成了單純的講歷史故事。因為二者不可兼得。為了爭取觀眾和讀者,很多作品只好舍學術而取通俗。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一些通俗性的歷史著作就走了這樣一條道路,但其中除了少數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如今已經難尋蹤跡了。這主要是低估了廣大讀者對歷史著作的要求。僅僅是歷史故事,那只是孩子們的要求。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們除了想從歷史故事中了解歷史事實,還希望能夠了解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並從中得到啟發。這是擺在通俗性的歷史著作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電視節目,特別是一些知識型的欄目,也面臨著這樣的抉擇。

孟憲實長期以來埋頭隋唐史研究,有許多優秀的成果問世,受到學界的好評。前不久他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先後開講《玄武門之變》和《貞觀之治》,把隋唐史學界和他本人的研究成果用生動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不僅有人所共知的歷史故事,而且有他個人的學術思考。讀者從中可以了解歷史的來龍去脈,一些見解也足以引起學術界的重視。這是一種重要的嘗試,也是一次可貴的探索。用通俗的文字傳達學術的研究,他的這種努力一定會受到肯定和歡迎的。

本書是孟憲實「百家講壇」講稿的結集,相信可以滿足更多的讀者了解中國這一段光輝歷史的需要。這不僅是對傳統史學的繼承和發揚。也圓了長期以來我們的一個夢:把歷史的智慧送到大家手中,讓大家也能享受歷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