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柳影》並非全是周汝昌的論紅之作。第一輯「人在旅途」照例是作者的「夫子自道」,《相逢若問名和姓》等十三篇稿子連綴成「周汝昌小傳」,選材得趣,敘述生動,傳主耄耋人生的道道履印躍然紙上;第二輯「情系紅樓」將周汝昌和《紅樓夢》的情緣娓娓道來,自然是本書的重頭戲。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周先生說,他的母親是一個酷愛文藝的鄉村女子,而且,她居然有一部日本版的《紅樓夢》。那是她的一個堂兄給她的禮物,「書后印着『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十三日』,綠色布面精裝上下兩冊,帶批語,綉像。」母親常常對兒子津津樂道《紅樓夢》,所以,端的是「我與紅樓有夙緣」啊。而且,這緣分一結就是一輩子,晚年周先生的家中供有曹雪芹的像,每逢曹公生日,他必焚香祭拜,如無香,則以干橘子皮代替。可見,曹公雪芹,周先生是供在心中的。
《紅樓柳影》的最后一編。照例是緬懷師友的,我以為分量最重的是《世間曾有這麼一個人:悼亡兄祜昌》。周先生兄弟五人,汝昌最幼,祜昌是其四兄,兄弟倆都酷愛文藝,他倆的書信往來甚巨,且每封信都以研究紅學、曹學為主要內容,棠棣之切,紙短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