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政治發展和民主政治建沒始終處於穩步推進的進程之中。在過去的2006年,中國的政治發展延續了這一基本態勢,住穩步推進中取得了諸多實質性的進展,見為引人關注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命題的提出成為中國政治發展的主線,圍繞這一主線,集中式的黨員先進性教育轉入長期性的執政黨先進性建設階段,新農村建沒提上緊迫議事日程,以榮辱觀為切入點推動建設核心價值體系,以地方黨委換屆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干部制度,國家制度建設和政府體制改革呈現新取向,基層民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反腐敗力度進一步增強,維護公共安全的制度化建設步伐不斷。圍繞上述發展取向,本書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分析。

作者簡介:

劉傑,男,1965年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199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法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院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國際關系研究》主編。先後出版《國際人權體制》、《當代美國政治》、《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家主權》等個人專著七部,主編《執政策論》等著作多部,發表《美國與國際人權公約》、《國際關系中的普遍管轄權問題》等學術論文近200篇,學術成果400多萬字,曾10多次獲國家和上海市優秀學術成果獎。
 

目錄

第一章 走向和諧:2006年的中國政治發展
一、構建和諧社會成為中國政治發展的主線
二、2006年中國政治發展新特點
三、和諧理念下中國政治發展面臨新課題
第二章 執政黨建設
一、黨風廉政建設:紀檢委加大反腐力度
二、黨委換屆選舉:黨政干部體制的改革
三、以黨員教育為基礎增強社會凝聚力
四、從十七大代表選舉看黨內民主
五、十六屆六中全會:構建和諧社會的全面部署
第三章 國家制度建設
一、全國人大在制度建設上的進展
二、地方人大在制度建設方面的實踐
三、政協制度的總體發展
四、地方政協的制度建設
第四章 政府改革
一、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
二、加強宏觀調控、整肅央地關系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正二副」領導模式凸顯
四、後「鄉鎮撤並」時代: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推進
第五章 法治國家建設
一、2006年立法點評
二、司法體制改革
三、治理商業賄賂納入法制化軌道
四、公益訴訟漸行漸近
五、《物權法(草案)》違憲之爭
第六章 經濟民主和社會公平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啟動
二、解決農民工問題取得初步成效
三、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大
四、反壟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五、規范價格聽證會制度提上日程
第七章 弱勢群體權利
一、關注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
二、關注弱勢群體的生命安全
三、學術界關於維護弱勢群體權利、化解社會危機的討論
第八章 世界關注中國政治發展進程
一、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
二、中國政治發展面面觀
三、世界注視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中國政治發展的隱憂
第九章 十余年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一、內涵與外延
二、歷史與現狀
三、背景與方向
四、阻力與動力
五、突破與路徑
六、共性與特性
七、結論與展望
大事記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