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是一種內在的東西,正如孟子所說︰“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上》)人文素質是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內心的道德修養,以及由此而生的為人處世之道。它表現在人們的言談舉止之間,它于不知不覺之時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態,甚至從背後看去也能充沛顯現。
普及傳播學知識,是作者的夙願,而在研究層面,作者希望傳播學研究不要過多地受功利目的影響;研究方法要盡可能兼顧經驗——功能學派、技術主義控制論學派、結構主義批判學派的各種方法;研究話題要相對集中。課堂教學,要全面向學生介紹傳播這各個學派、各個方面的知識,避免以大眾傳播學替代傳播學。
陳力丹,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國際新聞界》月刊主編、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所所長、新聞史教研室主任。在其他9所大學兼職教授。
197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76-1978為光明日報編輯。1981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1-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79年以來發表各類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成果800多萬字,包括獨著14本、論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200多篇等等。另外,獨編著5本、合著合編的書十幾種。
目錄
閱讀說明
總序
人文素質在哪里?——推介《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叢書
寫在前面——我國傳播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 無處不在有傳播
1 傳播、信息
2 意義、符號
3 信息、媒介
二 傳播之學
1 為什麼傳播會成為研究對象
2 傳播學經驗一功能學派
3 技術控制論學派
4 結構主義符號一權力學派
5 簡單的比較
三 永遠的迷——人際傳播
1 “我-他”和“我-你”的傳播
2 關系的訊息——理解人際傳播的一把鑰匙
3 你會說話和表現嗎?
四 不言而喻的社會存在——組織傳播
1 組織傳播的多種隱喻
2 人在組織中
3 組織成員如何通過傳播影響組織
五 “點”對“面”的社會化傳播——大眾傳播
1 認識大眾傳播
2 大眾傳播的生產過程
3 有限和強大的效果,被動和主動的受眾
六 想象的空間——文藝傳播
1 文藝傳播的特點
2 文藝傳播中的母題
3 講故事的奧秘︰格雷馬斯的“符號矩陣”
4 從吟游詩人到網絡文學︰文藝傳播的媒介
5 接受美學︰文藝傳播活動中的受眾
七 與陌生人說話——跨文化傳播
八 無形的網絡——傳播的社會控制
九 用批判的眼光看傳媒
閱讀書目
總序
人文素質在哪里?——推介《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叢書
寫在前面——我國傳播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 無處不在有傳播
1 傳播、信息
2 意義、符號
3 信息、媒介
二 傳播之學
1 為什麼傳播會成為研究對象
2 傳播學經驗一功能學派
3 技術控制論學派
4 結構主義符號一權力學派
5 簡單的比較
三 永遠的迷——人際傳播
1 “我-他”和“我-你”的傳播
2 關系的訊息——理解人際傳播的一把鑰匙
3 你會說話和表現嗎?
四 不言而喻的社會存在——組織傳播
1 組織傳播的多種隱喻
2 人在組織中
3 組織成員如何通過傳播影響組織
五 “點”對“面”的社會化傳播——大眾傳播
1 認識大眾傳播
2 大眾傳播的生產過程
3 有限和強大的效果,被動和主動的受眾
六 想象的空間——文藝傳播
1 文藝傳播的特點
2 文藝傳播中的母題
3 講故事的奧秘︰格雷馬斯的“符號矩陣”
4 從吟游詩人到網絡文學︰文藝傳播的媒介
5 接受美學︰文藝傳播活動中的受眾
七 與陌生人說話——跨文化傳播
八 無形的網絡——傳播的社會控制
九 用批判的眼光看傳媒
閱讀書目
序
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
在新的世紀里,我們中華民族的現代化事業既面臨著極大的機遇,也同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是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要順利完成這一任務的關鍵就是如何設法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全面的發展。這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學習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而且也得學習、掌握人文科學知識。
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圍,正如有些學者提出的那樣,因為人文和藝術的教育能夠培養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維,這對創新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文科學的知識對于我們來說要顯得更為重要。我們迄今所能掌握的知識都是人的知識。正因為有了人,所以才使知識的形成有了可能。那些看似與人或人文學科毫無關系的學科,其實都與人休戚相關。比如我們一談到數學,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點、線、面及其相互間的數量關系和表達這些關系的公理、定理等。這樣的看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卻是不準確的。因為它恰恰忘記了數學知識是人類的知識,沒有人類的富于創造性的理性活動,我們是不可能形成包括數學知識在內的知識系統的,所以愛因斯坦才說︰“比如整數系,顯然是人類頭腦的一種發明,一種自己創造自己的工具,它使某些感覺經驗的整理簡單化了。”數學如此,邏輯學知識也這樣。談到邏輯,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推導原理或公式。其實邏輯知識的唯一目的在于說明人類的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類所具有的觀念的性質。總之,一切知識都是人的產物,離開了人,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都將得不到說明。
因此我們要真正地掌握、了解並且能夠準確地運用科學知識,就必須首先要知道人或關于人的科學。人文科學就是關于人的科學,她告訴我們,人是什麼,人具有什麼樣的本質。
現在越來越得到重視的管理科學在本質上也是“以人為本”的學科。被管理者是由人組成的群體,管理者也是由人組成的群體。管理者如果不具備人文科學的知識,就絕對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
……
在新的世紀里,我們中華民族的現代化事業既面臨著極大的機遇,也同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是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要順利完成這一任務的關鍵就是如何設法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全面的發展。這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學習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而且也得學習、掌握人文科學知識。
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圍,正如有些學者提出的那樣,因為人文和藝術的教育能夠培養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維,這對創新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文科學的知識對于我們來說要顯得更為重要。我們迄今所能掌握的知識都是人的知識。正因為有了人,所以才使知識的形成有了可能。那些看似與人或人文學科毫無關系的學科,其實都與人休戚相關。比如我們一談到數學,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點、線、面及其相互間的數量關系和表達這些關系的公理、定理等。這樣的看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卻是不準確的。因為它恰恰忘記了數學知識是人類的知識,沒有人類的富于創造性的理性活動,我們是不可能形成包括數學知識在內的知識系統的,所以愛因斯坦才說︰“比如整數系,顯然是人類頭腦的一種發明,一種自己創造自己的工具,它使某些感覺經驗的整理簡單化了。”數學如此,邏輯學知識也這樣。談到邏輯,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推導原理或公式。其實邏輯知識的唯一目的在于說明人類的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類所具有的觀念的性質。總之,一切知識都是人的產物,離開了人,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都將得不到說明。
因此我們要真正地掌握、了解並且能夠準確地運用科學知識,就必須首先要知道人或關于人的科學。人文科學就是關于人的科學,她告訴我們,人是什麼,人具有什麼樣的本質。
現在越來越得到重視的管理科學在本質上也是“以人為本”的學科。被管理者是由人組成的群體,管理者也是由人組成的群體。管理者如果不具備人文科學的知識,就絕對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