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文化研究(特別是後殖民理論)的角度,梳理了20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的華裔美國文學,深入到一些文學作品的潛文體層面,分析了種族主義與內部殖民主義給華裔美國人帶來的深度精神創傷,同時也挖掘了作品中所隱含的少數族裔對主流文化霸權的一系列抵抗策略。
作者通過研究認為:美國少數族裔在當今提倡多元文化的時代面對的已經不再是公開的各族主義,但他們仍然無法逃避以各種面目出現的新殖民主義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很多時候是無形的,令人難以識別,因此對人的心理和精神影響會更深,也更難愈合。
目錄
前言
一 引言:「對位式閱讀」——后殖民理論與華裔美國文學研究
(一)研究背景介紹
(二)華裔美國文學的起源、發展與研究現狀
二 華裔美國文學的后殖民理論研究背景
(一)殖民主義與后殖民主義理論概述
(二)從種族/殖民時代走向族裔/后殖民時代的華裔美國歷史
三、種族與族裔時代的華裔美國文學
(一)美國主流文化對華裔美國人的刻板化描寫
(二)華裔美國文學中的自我方華與后殖民的抵抵抗策略
四 東方主義與抵抗的政治
(一)母親(Mother)/他者(Other):《女勇士)中的對抗敘事策略
(二)從沉默中發聲:《喜福會》中的另類話語
(三)個人與民族的寓言:超越二元對立——《骨)
五 后殖民主義的滲透、解構與重構
(一)「胃口的政治」:美國少數族裔文學的共同母題
(二)「模擬、含混與雜糅」:從《蝴蝶夫人》到《蝴蝶君》
(三)「想像的家園」:《骨》與《裸體吃中餐》中的「戀物」與「讀物」
六 結語: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啟示
(一)東方主義再認識:本土與流散的華裔美國文學
(二)創造「熟悉的陌生感」:美國文學史的必定與經典的重構
(三)從后殖民走向全球化:第三世界抵抗的政治
參考文獻
后記
一 引言:「對位式閱讀」——后殖民理論與華裔美國文學研究
(一)研究背景介紹
(二)華裔美國文學的起源、發展與研究現狀
二 華裔美國文學的后殖民理論研究背景
(一)殖民主義與后殖民主義理論概述
(二)從種族/殖民時代走向族裔/后殖民時代的華裔美國歷史
三、種族與族裔時代的華裔美國文學
(一)美國主流文化對華裔美國人的刻板化描寫
(二)華裔美國文學中的自我方華與后殖民的抵抵抗策略
四 東方主義與抵抗的政治
(一)母親(Mother)/他者(Other):《女勇士)中的對抗敘事策略
(二)從沉默中發聲:《喜福會》中的另類話語
(三)個人與民族的寓言:超越二元對立——《骨)
五 后殖民主義的滲透、解構與重構
(一)「胃口的政治」:美國少數族裔文學的共同母題
(二)「模擬、含混與雜糅」:從《蝴蝶夫人》到《蝴蝶君》
(三)「想像的家園」:《骨》與《裸體吃中餐》中的「戀物」與「讀物」
六 結語: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啟示
(一)東方主義再認識:本土與流散的華裔美國文學
(二)創造「熟悉的陌生感」:美國文學史的必定與經典的重構
(三)從后殖民走向全球化:第三世界抵抗的政治
參考文獻
后記
序
文學研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文化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而由於異質於西方文化的東方各國的介入,比較文學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比較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本來,中國在文學與文化上的對話與比較意識是在與西方文化接觸后被逼出來的;而今,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姿態,中國主動認同文化的多元化,並且以多元之中的一元尋求與世界各國文化的對話。中西比較文學作為跨文化的文學對話,首先應該尋找二者之間的共同話語,否則,對話就沒有契合點,就會各說各的。錢鍾書、葉維廉、劉若愚等學者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隨着對話的深入,跨文化的中西文學展現出來的更多的將是差異性,甚至一些基本概念也具有不可翻譯性。因此,如何站在當代學術的前沿,對中西文學進行整合,並從中概括出真正意義上的「總體文學」,將是跨文化的中西比較文學的主旋律,也是我們這套叢書的宗旨。
我們這套叢書也有撥亂反正的意圖。一般來講,文明之間的碰撞、沖突與交融,有一個規律性的過程,就是從一廂情願的生搬硬套到較為客觀的對話與比較。譬如,佛教初入中國,一般人就以道家的語匯去生搬硬套,后來才發現佛學與道家的差異。遺憾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已有幾個世紀了,我們仿佛還沒有走出文化認同的生搬硬套的「初級階段」。在歷史學與社會學領域,西方社會從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發展而來的社會演進模式,被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在哲學上,西方的唯物論與唯心論之爭,也成了剪貼中國哲學一套現成的方法。而文學上的生搬硬套更是無孔不入:屈原、李自被說成浪漫主義者,《詩經》與杜詩則被說成是現實主義的,在對中國敘事文學的闡釋中,西方的典型、類型、悲劇、喜劇等概念簡直是鋪天蓋地,結成一張生搬硬套的大網,使我們的受教育者無法從這張謬誤之網中逃遁。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盡管在⒛世紀80年代,一些先覺的學者開始批判反省這種生搬硬套的學術模式,但時至今日,這張謬誤之網仍在遮蔽着中國古典文學的真面目,使之難以恬然澄明,將特點呈現於受教育者之前。試想,《詩經》是中國抒情詩傳統的正宗,是使中國文學在源頭上就與西方形成的史詩傳統不同的開山之作,而將之說成是現實主義作品,豈非有意遮蔽中國古典文學的特點?因此,以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來取代這種生搬硬套模式,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搬硬套模式的生成與文化選擇的取向並無必然的聯系。胡適是「全盤西化」論的倡導者,但他卻在戴震那里發現了「實驗主義」,在王莽那里發現了「社會主義」。郭沫若既尊孔又推崇庄子,但他與胡適一樣,在孔子那里發現了康德與歌德之人格,在庄子那里發現了「泛神論」,並以西方社會的歷史演進模式來套中國古代社會。而魯迅與梁漱溟,雖然一個具有濃重的西化傾向,一個以為世界最近之將來必是中國玟化之復興,但是二者的共同之處,則在於對中西文化和文學的差異有清醒的認識。魯迅西化的文化選擇取向並沒有使他把西方的話語生搬硬套到中國的文化與文學中來。他從來沒有用「封建主義」等西方詞匯來解釋中國古代社會,也沒有用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來解釋中國古代文學。他指出中國沒有「悲劇」觀念,對於林語堂得意洋洋地將hum。r譯成「幽默」並在中國文學中尋找「同黨」也不以為然。1932年,針對口本人要編《世界幽默全集》,他在《致增田涉》的信申說:「所謂中國的『幽默』是個難題,因『幽默』本非中國的東西。也許是書店迷信西洋話能夠包羅世界一切,才想出版這種書。」「中國究竟有無『幽默』作品?似乎沒有」①。就此而言,魯迅較之生搬硬套的同代人,顯然要清醒得多。可以說,生搬硬套體現了文化碰撞之初對異質文化的認同性變異。因為人們對於陌生的對象,往往喜歡從自己已有的經驗去想象它;而另一方面,則是媒介者考慮到本土的便於接受而故意「誤讀」,就像近代那些「豪傑譯」,將西方小說翻譯成中國式的章回小說一樣。而我們的這套從書,就是想在糾正這種生搬硬套的學術研究模式上有所貢獻。
在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值得注意的另一種研究傾向是對「中西」概念的顛覆與取消。一些學人認為,「中」與「西」不是對等的,「西」有許多國家,法國與德國、英國不同,與美國更不同,把這麼多不同國家的文學放在一起與中國文學比較,有什麼科學性?能夠把法國一個歷史階段產生的文學研究好就很不錯了,現在居然將西方那麼多國家的文學與中國文學相比,又有什麼科學性?
……
我們這套叢書也有撥亂反正的意圖。一般來講,文明之間的碰撞、沖突與交融,有一個規律性的過程,就是從一廂情願的生搬硬套到較為客觀的對話與比較。譬如,佛教初入中國,一般人就以道家的語匯去生搬硬套,后來才發現佛學與道家的差異。遺憾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已有幾個世紀了,我們仿佛還沒有走出文化認同的生搬硬套的「初級階段」。在歷史學與社會學領域,西方社會從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發展而來的社會演進模式,被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在哲學上,西方的唯物論與唯心論之爭,也成了剪貼中國哲學一套現成的方法。而文學上的生搬硬套更是無孔不入:屈原、李自被說成浪漫主義者,《詩經》與杜詩則被說成是現實主義的,在對中國敘事文學的闡釋中,西方的典型、類型、悲劇、喜劇等概念簡直是鋪天蓋地,結成一張生搬硬套的大網,使我們的受教育者無法從這張謬誤之網中逃遁。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盡管在⒛世紀80年代,一些先覺的學者開始批判反省這種生搬硬套的學術模式,但時至今日,這張謬誤之網仍在遮蔽着中國古典文學的真面目,使之難以恬然澄明,將特點呈現於受教育者之前。試想,《詩經》是中國抒情詩傳統的正宗,是使中國文學在源頭上就與西方形成的史詩傳統不同的開山之作,而將之說成是現實主義作品,豈非有意遮蔽中國古典文學的特點?因此,以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來取代這種生搬硬套模式,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搬硬套模式的生成與文化選擇的取向並無必然的聯系。胡適是「全盤西化」論的倡導者,但他卻在戴震那里發現了「實驗主義」,在王莽那里發現了「社會主義」。郭沫若既尊孔又推崇庄子,但他與胡適一樣,在孔子那里發現了康德與歌德之人格,在庄子那里發現了「泛神論」,並以西方社會的歷史演進模式來套中國古代社會。而魯迅與梁漱溟,雖然一個具有濃重的西化傾向,一個以為世界最近之將來必是中國玟化之復興,但是二者的共同之處,則在於對中西文化和文學的差異有清醒的認識。魯迅西化的文化選擇取向並沒有使他把西方的話語生搬硬套到中國的文化與文學中來。他從來沒有用「封建主義」等西方詞匯來解釋中國古代社會,也沒有用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來解釋中國古代文學。他指出中國沒有「悲劇」觀念,對於林語堂得意洋洋地將hum。r譯成「幽默」並在中國文學中尋找「同黨」也不以為然。1932年,針對口本人要編《世界幽默全集》,他在《致增田涉》的信申說:「所謂中國的『幽默』是個難題,因『幽默』本非中國的東西。也許是書店迷信西洋話能夠包羅世界一切,才想出版這種書。」「中國究竟有無『幽默』作品?似乎沒有」①。就此而言,魯迅較之生搬硬套的同代人,顯然要清醒得多。可以說,生搬硬套體現了文化碰撞之初對異質文化的認同性變異。因為人們對於陌生的對象,往往喜歡從自己已有的經驗去想象它;而另一方面,則是媒介者考慮到本土的便於接受而故意「誤讀」,就像近代那些「豪傑譯」,將西方小說翻譯成中國式的章回小說一樣。而我們的這套從書,就是想在糾正這種生搬硬套的學術研究模式上有所貢獻。
在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值得注意的另一種研究傾向是對「中西」概念的顛覆與取消。一些學人認為,「中」與「西」不是對等的,「西」有許多國家,法國與德國、英國不同,與美國更不同,把這麼多不同國家的文學放在一起與中國文學比較,有什麼科學性?能夠把法國一個歷史階段產生的文學研究好就很不錯了,現在居然將西方那麼多國家的文學與中國文學相比,又有什麼科學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