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球公民社會》是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研究成果的部分內容,約35萬字,由美國萊斯特‧M.薩拉蒙等著。該書對西歐、北美洲、亞洲、中歐和東歐、拉丁美洲等22個國家的非營利組織完成了系統的資料收集,內容包括︰這些組織的基本規模、結構、收入基礎以及這些內容在不同的國家的表現有何不同︰什麼因素促進或阻礙了這些組織的發展︰這些組織實體的特殊屬性是什麼。

在本書中,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繼續全面闡述了發展中和發達國家中非營利部門或日公民社會部門的範圍、規模、組成和資金來源情況。全書涉及36個國家——深入研究的有14個國家,重點集中在非洲、亞洲和中東。同時還收錄了有關歐洲的新材料、更新版的概論以及一套新的全球公民社會指數。書中提供了有關非營利部門大量的重要信息來源,全書圖表豐富,數據瀏覽方便。


萊斯特‧M.薩拉蒙,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政策研究所教授,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政府行為和非營利部門研究的國際專家和代表性人物。著有︰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1993),The Emerging Seclor(1994),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1999)等。
 

目錄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一章 全球公民社會︰概述
一、引言
二、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研究項目的目標和方法
三、主要的跨國發現
四、區域模式
五、結論與啟示
第二章 公民社會的量化︰約翰‧霍普金斯全球公民社會指數
一、介紹
二、指數建構的挑戰︰準則
三、標準的應用︰約翰‧霍普金斯全球公民社會指數
四、全球公民社會指數︰初步結果
五、全球公民社會指數的評估
六、結論
第二部分 非洲
第三章 肯尼亞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四章 南非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五章 坦桑尼亞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六章 烏干達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三部分 亞洲
第七章 印度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八章 巴基斯坦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九章 菲律賓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十章 韓國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四部分 中東
第十一章 埃及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十二章 黎巴嫩
一、簡介
二、初步發現
三、結論與展望
第十三章 摩洛哥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五部分 其他國家
第十四章 意大利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十五章 挪威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第十六章 波蘭
一、簡介
二、主要發現
三、結論與啟示
附錄A 數據比較表
附錄B 方法論和數據來源
一、一般方法論概述
二、各國所采用的方法論
三、非營利組織國際分類法︰詳細說明
附錄C 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各國課題組負責人
附錄D 顧問委員會
附錄E 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資助方
附錄F 非營利組織部分詞匯中英文對照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場驚人的結社革命席卷全球。私人組織、志願活動、非營利組織或是公民社會組織的興起掀起了這場革命的高潮︰他們設法緩解物資短缺,提供醫療保護和教育,支持社會服務,並且倡導對文化、藝術、宗教、種族、社會和環境等多個領域問題進行關注。

然而直到最近,這場全球結社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得到政府決策者、媒體、學術團體和普通大眾的關注。事實上即使公民社會部門內的活動家也未必完全了解這一領域的深度和範圍。

為了填補這一領域在知識和理解方面的空白,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一批同事和我一起創立了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Johns Hopkins Comparative Nonprofit Sector Project)。由于得到那些有勇氣的資助者的幫助,這個項目已經擴展成為全球性的工作,調查和整理了公民社會部門範圍、結構、組成、資金狀況以及影響等方面的情況。這個項目的成果包括52本書、250篇以上公開發表的文章和數以百計的工作文件、國家報告和宣講活動。執行這個計劃的過程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第三部門及其在不同國家所起的作用的理解,項目覆蓋的國家範圍廣大,從澳大利亞到阿根廷,從肯尼亞到韓國,不一而足。

現在的這本書是我們希望能夠定期呈現給讀者的一個叢書系列的第二卷。該叢書將我們對全球公民社會部門的範圍和結構進行經驗研究的主要成果進行了總結。這本書的首要目的,是報告我們將項目拓展到非洲、中東和南亞後的研究發現。此外,還提供了在上一卷書付印時因數據收集問題未能囊括在內的三個國家的情況。最後,這卷書試圖把我們在單個國家的發現置于整體框架中考察。為此,我們首先用一章概述介紹了36個國家跨國比較的主要成果,另又專設一章介紹了一個全新的“全球公民社會指數”(global civil society index,GCSI);該指數經過專門設計,把公民社會的不同維度統一一致,因而可以顯示不同國家的指數排序。

如第一章概述和介紹方法論的附錄所明確指出的,我們在全卷中用“公民社會部門”(civil society sector)和“公民社會組織”(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指大批在本質上是私人性的組織,即在政府機制外的;那些不以從事商業為主,也不把利潤在董事會成員或“所有者”(owners)之間分配的;那些自我管理,以及人們可以自由加入或志願參與的組織。這個定義是在和來自全世界的研究專家和顧問的合作中逐漸形成的,並且已經成功用于指導40多個國家的實地操作。這一定義中既包括正式也包括非正式的組織,既包括宗教組織也包括非宗教組織。此外,我們在分析這些組織的活動時既包括了非正式的志願者,也包括了正式的雇員的投入,而且既包括全職,也包括兼職人員。

約翰‧霍普金斯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自始至終都是一項合作的產物。在此我要感謝那些參與確定整個研究基本概念的各位出色的同仁,這些概念指導了我們的工作,同時他們也參與了我們在這里呈現給讀者的這卷書的寫作。最特別的謝意首先要獻給在撰稿人名單和附錄C中提到的那些當地項目負責人(Local Associate)以及他們為項目召集來的大批學者。他們使我們了解了公民社會部門在各自國家的特點,並且幫助我們調整基本方法,從而使我們能夠切實領會實際情況。

同樣我要感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Studies)的我的同事們,他們為這項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力圖通過結合研究、培訓和在美國以及世界範圍內共享信息的方式鼓勵非營利組織、慈善機構或者公民社會組織發展和有效運行。參與這卷書的主要同事有S沃加斯‧索可洛斯基(Wojciech Sokolowski),他從開始一直負責審核我們為非營利部門比較項目收集的數據;瑞吉娜.A.李斯特(Regina List)協調了項目二期下半段(PhaseⅡB)大部分的工作,這是本報告的核心部分;斯特芬‧托普勒(Stefan Toepler)負責中東地區數據的收集;萊斯利‧赫姆斯(Leslie Hems)負責巴基斯坦的數據收集;米彌‧比佐(Mimi Bil-zor)以驚人的精確和技巧統管了本書出版所需的極為復雜的編輯流程;艾 ‧海瑞爾(Eileen Hairel)、克勞丁‧郝拉斯加(Claudine Holaska)和莎拉‧帕金森(Sarah Parkinson) 一遍又一遍地通讀書稿、整理圖表、審核數據,以保證全書的連貫和準確。

最後,我還要感謝附錄E中提到的為我們提供研究經費的組織和附錄D中提到的此項目的國內和國際顧問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由不計其數的專家組成,他們就非營利部門和慈善問題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咨詢意見。本書就是項目二期下半段部分的工作成果。為此,我們要特別感謝福特基金會(the Ford Foundation),感謝在美國的基金會總部,也感謝在菲律賓、東非和印度的基金會辦事處;此外還要感謝大衛‧派克德基金會( the David Packard Foundation);阿迦罕基金會(the Aga Khan Foundation)和查爾斯‧斯圖爾特‧奠特基金會(the Charles Stewart Mott Foundation)。

如果這本書中有任何事實或詮釋方面的錯誤,以上提到的所有人和組織,包括我所在的機構本身,都無須為此負責。所有責任都由我一人承擔,我很樂于這樣做。

最後要說的是,有兩位非洲學者和我們一起開始了在他們國家加強公民社會部門可視度的努力,卻在他們的開拓性工作得成正果之前離我們而去。坦桑尼亞的安德魯‧克勇東(Andrew Kiondo)和烏干達的巴匝阿納‧尼央巴阿奇( Bazaara Nyangabyaki),在他們本國甚至整個東部非洲地區都以致力于第三部門研究、工作極為勤勉和卓有成效而著稱。他們在這個項目以及其他工作中體現出的,是對第三部門以及對客觀社會研究規範的執著信念。他們的離去不僅是這個項目的損失,也是非洲乃至世界公民社會學術研究領域的損失。在此,我們謹以此書對他們深切緬懷。

萊斯特.M.薩拉蒙
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
2004年5月9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