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大俗大雅之物,由于入門簡單,上手時間短,一般知道了什麼是“蹩馬腿”即可,而販夫走卒殺雞屠狗者亦有能者,所以象棋在中國未像圍棋一樣進入有閑的士大夫階層,象戲也因之好像二流,顯不出文人的高妙。其實,象棋應有文化味,應有典故,應有解說,使人習棋之中得到文化的燻陶,這是娛樂之外的另一境界。
弘揚中華文化的工作,有許多有識之士在做。就象棋來說,還需要從基本做起,雖然不必從“娃娃”抓起,但即使是從成人的角度看,象棋的文化作用亦是力重千鈞。但開蒙啟智一定要從底層入手,從教人知道象棋的禮儀、象棋的知識、象棋的兵法等等象棋文化入手,使人在娛樂中浸潤文化,知娛樂、兵法、典故、禮儀,小到制怒,大到生智,能應用于教學、經商、治世、統兵、交外,則事成矣。
至于要真懂一點象棋的東西,可從實戰或讀譜中獲得。相對來說,實戰的樂趣更大一些,一個人自己讀譜或許使人感到枯燥。另一方面,從提高棋藝的角度,讀譜的作用更大。譬如練武之人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笈,其功力之提升,自是其他方法難以匹敵的。不過,本書不是《九陰真經》,更不是《葵花寶典》,而是依據古譜《適情雅趣》選擇一些殺局並解釋題義,欲以穿石之滴水,潤入讀者內心,撥動你的文化之弦,共鳴出和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