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選讀(案例版)

內經選讀(案例版)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周國琪 邢玉瑞/主/編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183770
  • ISBN13:9787030183774
  • 裝訂:平裝 / 13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教材從案例式教學這種物教學方法入手,來探索教材編寫的新路子,希冀能給古老的經典學習帶來清新之風。本教材的創新和特色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理論緊密聯系臨床實踐,本教材一改以往單純以理論詮釋為主的方法,旨在強化理論與臨床的結合,著力培養有中醫理論思維的臨床人才。2.形式新穎簡明,本教材本著簡明、實用的原則,從《內經》162篇原文中,精心選擇具有重要理論價值或對臨床實踐指導意義較大的原文,以彰顯《內經》理論的魅力所在。3.展現與時俱進的《內經》研究動態,通過檢索近十年來《內要》研究的文獻和成果報道,從現代科學實驗研究、多學科研究、語言訓詁研究和古代文獻整理等方面,將其歸納整理成九大類內容,纂成“近十年《內經》研究”綜述,置于附篇之中,以供學生了解當今《內經》研究的動態,開拓思路和視野。

本書適合于中醫藥院校五年制,七年制中醫藥學各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使用,也可作為教師及臨床醫師的參考用書。
 

目錄

編寫說明
總論
第一節 《內經》的沿革
一、成書年代和作者
二、書名的含義
三、流傳概況
第二節 《內經》成書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
一、開明的學術氛圍
二、長期的醫療經驗積累
三、自然科學的發展
四、古代哲學的影響和滲透
第三節 《內經》理論體系的學術特色
一、整體的醫學模式
二、多學科的滲透與融合
三、豐富的臨床經驗與辯證的臨床思維
四、獨特的診治技藝
第四節 學習《內經》的方法
一、熟悉《內經》文字特點,疏通文理
二、借助古今注本和專業辭典,理解醫理
三、參閱名醫醫案,結合案例學習
四、勇于提出問題,圍繞問題展開學習
各論
第一單元 把握陰陽
一、經文選讀
(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二)陰陽清濁升降之理
(三)陽為氣,陰為味
(四)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五)陰陽合五行
(六)辯證法陰陽
(七)調陰陽以治身
(八)從陰引陽,從陽引陰
(九)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十)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二單元 五藏之象
一、經文選讀
(一)藏象何如
(二)十二藏相使
(三)藏府藏瀉滿實
(四)脾為胃行其津液
(五)脾不主時
(五)五髒內閱七竅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三單元 血氣精神
一、經文選讀
(一)營衛生會
(二)氣血津液
(三)決氣
(四)本神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四單元 經脈病候
一、經文選讀
(一)十二經脈是動病、所生病
(二)任脈、沖脈、督脈病候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五單元 審察病機
一、經文選讀
(一)百病始生
(二)生病起于過用
(三)百病生于氣
(四)天人失和
(五)陰陽虛實寒熱
(六)病機十九條
(七)陰陽營衛之逆調
(八)五髒病氣傳變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六單元 病之終始
一、經文選讀
(一)熱病
(二)咳
(三)痛
(四)痹
(五)痿
(六)厥
(七)積
(八)水脹
(九)癉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七單元 工巧神聖
一、經文選讀
(一)脈要精微
(二)平人氣象
(三)察五色
(四)必察四難
(五)五實五虛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八單元 治之大法
一、經文選讀
(一)因勢補瀉
(二)異法方宜
(三)同病異治
(四)標本之要
(五)正治反治
(六)毒藥治病
(七)治在神使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第九單元 人之壽夭
一、經文選讀
(一)上古養生之道
(二)四氣調神
(三)天年
二、單元小結
三、思考題
四、課外閱讀醫案
主要參考書目
附篇
附1 近十年關于《內經》研究的綜述(1996~2006年)
附2 注家與注本簡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