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叢書主要是從中文二年級學科這個角度來擇取經典的,它們合起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分開來各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多維視野中的百部經典,教育部推薦全國高校中文系本科生100部閱讀經典。這些作品內容豐富,語言流暢,題材各異,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非常值得一讀。
本書根據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確定的外國文學類的指導性的閱讀書目,對所選的每一部分作品進行較為全面的綜述和細致深入的詮釋。本書是多維視野中的百部經典的外國文學卷。
目錄
一 《希臘的神話和傳說》:西方現代精神的理性源頭
二 《俄狄浦斯王》:命運悲劇的現代闡釋
三 《神曲》:人間神聖的樂曲
四 《哈姆萊特》:人文主義的精神悲劇
五 《偽君子》:理性戲劇的悲劇底蘊
六 《浮士德》:上下求索的精神史詩
七 《悲慘世界》:浪漫主義的悲憫情懷與現實關注
八 《紅與黑》:世俗人生的激情冒險與高貴回歸
九 《高老頭》:一個「向上爬」者的「人生啟蒙課」
十 《葉甫蓋尼•奧涅金》:覺醒之后的悲劇探索
十一 《罪與罰》:一個「超人」的精神苦刑
十二 《安娜•卡列尼娜》:存在之價值的探尋
十三 《雙城記》:狄更斯風格的優憤轉型
十四 《苔絲》:美感與存在的悲哀
十五 《百年孤獨》:魔幻拆射的現實
十六 《喧嘩與騷動》:萬花筒般的奇幻觀彩
十七 《等待戈多》:精神平衡的傾斜
十八 《沙恭達羅》:完美無暇的自然之女
十九 《二千零一夜》:民間文學的紀念碑
二十 《泰戈爾詩選》:東方詩聖的心靈之花
二十一 《雪國》:美的佛界與魔界
參考文獻
后記
二 《俄狄浦斯王》:命運悲劇的現代闡釋
三 《神曲》:人間神聖的樂曲
四 《哈姆萊特》:人文主義的精神悲劇
五 《偽君子》:理性戲劇的悲劇底蘊
六 《浮士德》:上下求索的精神史詩
七 《悲慘世界》:浪漫主義的悲憫情懷與現實關注
八 《紅與黑》:世俗人生的激情冒險與高貴回歸
九 《高老頭》:一個「向上爬」者的「人生啟蒙課」
十 《葉甫蓋尼•奧涅金》:覺醒之后的悲劇探索
十一 《罪與罰》:一個「超人」的精神苦刑
十二 《安娜•卡列尼娜》:存在之價值的探尋
十三 《雙城記》:狄更斯風格的優憤轉型
十四 《苔絲》:美感與存在的悲哀
十五 《百年孤獨》:魔幻拆射的現實
十六 《喧嘩與騷動》:萬花筒般的奇幻觀彩
十七 《等待戈多》:精神平衡的傾斜
十八 《沙恭達羅》:完美無暇的自然之女
十九 《二千零一夜》:民間文學的紀念碑
二十 《泰戈爾詩選》:東方詩聖的心靈之花
二十一 《雪國》:美的佛界與魔界
參考文獻
后記
序
對經典的文化自覺始於上個世紀初。彼時國門洞開,西方著述不斷涌入,一個新的文化空間第一次為中國知識分子敞開;與此同時對「他者」的發現,也讓他們對經典的合理性產生了深刻的質疑。這在漫長的非現代社會中是難以想像的。經典體現着秩序,是在時間的淘洗中能夠讓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得以安頓的文化范本序列;在某種程度上,它還決定着后人繼續前行的方向。在現代性進入中國之前,對經典的拷問鮮有耳聞。李卓吾等人對「童心」的訴求,究其實質,還是庄子——魏晉玄學這一流脈的賡續;說到底,還只是中國語言文學內部的文化沖突。但現代性元素進入之后,封閉自足的文化空間第一次無法同化這些異質元素;在這樣的歷史情境下,對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對比性追問開始了。不同文化參照系的比較,隨之而來,是對傳統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叩問和整理以及對新的文化范本序列的建構。這種文化自覺在胡適的「整理國故」,學衡派的「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然而,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知識分子雖然始終在拷問傳統經典中為自己尋找一個前行的出口,以期建構新的經典,卻常常迷失在行走的路上。就像馮至所說,「我們天天走着一條熟路/回到我們居住的地方。/但是在這林里面還隱藏/許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方向莫明,建構新的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焦慮成為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普泛的心靈狀態。1949年以后,對當代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確立再次成為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一位文學史家指出,「某個時期確立哪一種文學『經典』,實際上是提出了思想秩序和藝術秩序確立的范本,從『范例』的角度來參與左右一個時期的文學走向。」(洪子誠:《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三聯書店2∞2年版)確立范本的前提,是對一個恆定標准的建立。但真的有一個不會改變的恆定標准的存在嗎?可以說,對這一疑問的爭執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末,在北大謝冕和錢理群先生主編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出版時,爭論達到了高潮。
可是,有一個問題卻被我們忽視了,那就是:對經典的文化傳承意義來說,不是經典標准的認識論問題,而是這些經典「給誰讀」或者說「誰在讀」的問題變得更重要。說到底,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預設的經典閱讀對 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和理解,我們編寫的這套叢書把閱讀對象——主要是學習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生和文學愛好者,納入到經典編選的視野中來。因而它自成體系,具體分為中國古代文學卷、中國現當代文學卷、外國文學卷、文藝學卷、語言文字學卷五部分,共150余萬字。在編寫思路上,這套叢書突出大學中文系(學科)所屬的各二級學科的學科意義。毋庸置疑,大學中文系(學科)各二級學科自建國以來已經積淀了幾十年的經驗,或許在日后的專家眼中,這一段歷史經驗並不被那麼看好,但它畢竟呈示出一定歷史階段的成就和特色。這段帶着歷史局限性的成就和特色是用幾十年的文化歷史沖突來作底蘊的,它為我們的編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誠然,大學中文二級學科意義上的經典的划分並不意味着它們各自為政,一盤散珠。倘若細加考量,便會發現這套洋洋百余萬字的叢書,白始至終貫穿着一條主線,那就是對審美精神的倡揚。概而言之,它是用這條主線解決「讀什麼」的問題。
說到「讀什麼」,我們便不能不提及大學中文系的培養目標問題。大學中文系的人才培養具有人文學科的共性,但它同時應該具有自己獨特個性。如果我們將中文人才培養混同於史學、哲學、社會學等其他人文學科,那中文系(學科)及其人才培養的特殊性何在?中文人才培養所以要與一般的人文學科有所區分,就是因為他們不僅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識,充分體現人文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而且他們求智尋美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必須是擁有豐富審美品質的人。這就意味着他們參與世界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法要與情感、感覺、想像力和生命感等發生直接聯。而這一點,恰恰又與當下大學中文教育的體制化乃至學院化的傾向產生了抵牾。
這套叢書主要是從中文二級學科這個角度來擇取經典的,它們合起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分開來看各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如現當代文學經典較能體現學科的開放性和生長性,古代文學經典較能體現學科的持久性和浩瀚性,文藝學經典較能體現學科的認知性和思辨性。當然,從顯在層面看,經典的系列化,其體系性會對審美品質的個體性形成擠壓和沖撞;可以說,這種擠壓和沖撞就是中文教育的體制化傾向和文學與生俱來的對人類生命世界詩性言說的矛盾的具體體現。這種矛盾是難以彌合的。審美表現力天生就與制度、規范等格格不入,它強調人們思想和情感的細化,注重對人類生命感的綿延,像浪潮般奔涌着無盡的生命活力。然而,如果我們的視線不是只關注矛盾的顯在層面,我們就會發現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系統性與審美品質的個體眭的沖撞在隱性層面上形成了一種張力。這種張力綿延了我們的審美過程,豐富了我們的想像力素養,使我們擁有了進一步深入思考的更多可能性。
事實表明,此種可能性的「敞開」,正是經典所應具有的根本要素。缺乏可能性的「經典」只是一些僵硬的文化范本,就算出於某種考慮將它們選入經典之列,也會很快被時間湮沒。因為它所關心的問題過於「當下」,蘊涵的意味過於確定,很難為我們呈現出人類的生存遠景;當它的時代趨於終結,就很快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這充其量恐怕只能算是時文。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這里所謂的更多的「可能性」,它不是直白明了地呈現給我們;對於它,我們還需要一雙能不斷發現「新鮮」的眼睛。為此,「怎樣讀」才有必要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她的一次演講中提出:「傳統絕對不是一個死的東西,死了的不是傳統而是你自己的眼睛,傳統永遠是活的。只是看你自己當代的人有沒有那個新鮮的眼睛跟活潑大膽的想像力,去重新發現它,找到它。」(龍應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源自《世紀中國》網站)我們對待經典也應該采取這樣的態度:用「新鮮的眼睛」和「活潑大膽的想像力」去「重新發現」它。不重視「發現」,不激活經典,對「怎樣讀」視而不見,那麼很有可能致使真正的經典,也會成為「死去」的眼睛中的一堆陳舊發黃的書籍。
……
方向莫明,建構新的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焦慮成為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普泛的心靈狀態。1949年以后,對當代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確立再次成為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一位文學史家指出,「某個時期確立哪一種文學『經典』,實際上是提出了思想秩序和藝術秩序確立的范本,從『范例』的角度來參與左右一個時期的文學走向。」(洪子誠:《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三聯書店2∞2年版)確立范本的前提,是對一個恆定標准的建立。但真的有一個不會改變的恆定標准的存在嗎?可以說,對這一疑問的爭執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末,在北大謝冕和錢理群先生主編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出版時,爭論達到了高潮。
可是,有一個問題卻被我們忽視了,那就是:對經典的文化傳承意義來說,不是經典標准的認識論問題,而是這些經典「給誰讀」或者說「誰在讀」的問題變得更重要。說到底,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預設的經典閱讀對 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和理解,我們編寫的這套叢書把閱讀對象——主要是學習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生和文學愛好者,納入到經典編選的視野中來。因而它自成體系,具體分為中國古代文學卷、中國現當代文學卷、外國文學卷、文藝學卷、語言文字學卷五部分,共150余萬字。在編寫思路上,這套叢書突出大學中文系(學科)所屬的各二級學科的學科意義。毋庸置疑,大學中文系(學科)各二級學科自建國以來已經積淀了幾十年的經驗,或許在日后的專家眼中,這一段歷史經驗並不被那麼看好,但它畢竟呈示出一定歷史階段的成就和特色。這段帶着歷史局限性的成就和特色是用幾十年的文化歷史沖突來作底蘊的,它為我們的編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誠然,大學中文二級學科意義上的經典的划分並不意味着它們各自為政,一盤散珠。倘若細加考量,便會發現這套洋洋百余萬字的叢書,白始至終貫穿着一條主線,那就是對審美精神的倡揚。概而言之,它是用這條主線解決「讀什麼」的問題。
說到「讀什麼」,我們便不能不提及大學中文系的培養目標問題。大學中文系的人才培養具有人文學科的共性,但它同時應該具有自己獨特個性。如果我們將中文人才培養混同於史學、哲學、社會學等其他人文學科,那中文系(學科)及其人才培養的特殊性何在?中文人才培養所以要與一般的人文學科有所區分,就是因為他們不僅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識,充分體現人文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而且他們求智尋美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必須是擁有豐富審美品質的人。這就意味着他們參與世界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法要與情感、感覺、想像力和生命感等發生直接聯。而這一點,恰恰又與當下大學中文教育的體制化乃至學院化的傾向產生了抵牾。
這套叢書主要是從中文二級學科這個角度來擇取經典的,它們合起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分開來看各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如現當代文學經典較能體現學科的開放性和生長性,古代文學經典較能體現學科的持久性和浩瀚性,文藝學經典較能體現學科的認知性和思辨性。當然,從顯在層面看,經典的系列化,其體系性會對審美品質的個體性形成擠壓和沖撞;可以說,這種擠壓和沖撞就是中文教育的體制化傾向和文學與生俱來的對人類生命世界詩性言說的矛盾的具體體現。這種矛盾是難以彌合的。審美表現力天生就與制度、規范等格格不入,它強調人們思想和情感的細化,注重對人類生命感的綿延,像浪潮般奔涌着無盡的生命活力。然而,如果我們的視線不是只關注矛盾的顯在層面,我們就會發現中國語言文學經典的系統性與審美品質的個體眭的沖撞在隱性層面上形成了一種張力。這種張力綿延了我們的審美過程,豐富了我們的想像力素養,使我們擁有了進一步深入思考的更多可能性。
事實表明,此種可能性的「敞開」,正是經典所應具有的根本要素。缺乏可能性的「經典」只是一些僵硬的文化范本,就算出於某種考慮將它們選入經典之列,也會很快被時間湮沒。因為它所關心的問題過於「當下」,蘊涵的意味過於確定,很難為我們呈現出人類的生存遠景;當它的時代趨於終結,就很快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這充其量恐怕只能算是時文。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這里所謂的更多的「可能性」,它不是直白明了地呈現給我們;對於它,我們還需要一雙能不斷發現「新鮮」的眼睛。為此,「怎樣讀」才有必要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她的一次演講中提出:「傳統絕對不是一個死的東西,死了的不是傳統而是你自己的眼睛,傳統永遠是活的。只是看你自己當代的人有沒有那個新鮮的眼睛跟活潑大膽的想像力,去重新發現它,找到它。」(龍應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源自《世紀中國》網站)我們對待經典也應該采取這樣的態度:用「新鮮的眼睛」和「活潑大膽的想像力」去「重新發現」它。不重視「發現」,不激活經典,對「怎樣讀」視而不見,那麼很有可能致使真正的經典,也會成為「死去」的眼睛中的一堆陳舊發黃的書籍。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