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青藏高原衛星遙感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青藏鐵路穿越的崇山峻嶺。從青藏鐵路所經地點的海拔曲線上,我們可以看到列車所逾越的三個台階。第一個台階是海拔3500米到3680米的日月山和關角山段,第二台階是海拔4800米左右的昆侖山到唐古拉山口段,第三台階是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

去西藏難,難就難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段。如今青藏鐵路通車了,沿著青藏鐵路,我們感受到的是車窗外掠過的大山大川,是高天的青藍和白雲,是茫茫原野上奔跑的羚羊……和那些淳樸的牧人。

  我們在現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我們多次往返西藏的經歷,編撰了這本圖書,伴隨大家一路西行,感受高原。


程德美︰男,1947年生于南京,1966年“老三屆”中最老的高中畢業生。曾在青海當過十年鐵匠,1978年返京後,一直擔任電視節目編導和攝影師。1986年和1987年,擔任編導和攝影的電視片《雲南行》、《新疆掠影》等先後在全國旅游電影電視評比中獲天馬獎;《西藏黃金旅游路張》、《吐魯番風情畫》和《西藏的氣象事業》等多部電視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並受到好評。自1966年12月從成都沿川藏公路步行進藏開始,就與青藏高原結下了一生的情緣。所著《高山反應》于2003年由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

張曉明︰女,江蘇溧陽人。1976年從南京師範學院(現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在西藏大學任教8年。1987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格薩爾研究專業,獲得碩士學位。1988年開始籌辦《中國西藏》雜志工作,現任雜志社總編輯、社長。先後獨立和合作出版《圖說西藏古今》(香港三聯出版公司)、《百年西藏》(雲南人民出版社)、《活佛,從圓寂到園藝》(華文出版社)、《西藏的故鄉》(五洲出版公司)、《素描西藏——歷史‧地域‧生活》(鷺江出版社)、《藏傳佛教)(中國畫報出版社)等。
 

目錄

引言
青藏鐵路所經地點距離及海拔高度
一、西寧——青藏鐵路零公里處
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一條多民族的走廊
藏族的分布
青海省行政區劃
青海的藏族和蒙古族
青海的回族
青海的土族
撒拉風情
西寧及周邊的文化風景
北山煙雨
絲綢之路
虎台懷古
河湟谷地
甘青彩陶
柳灣彩陶
南山積雪
精華薈萃的塔爾寺
藏傳佛教後弘期和下路弘法
熱貢藝術
十世班禪的故鄉
西寧氣象資料
二、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湖
青藏高原
海藏咽喉
茶馬交易與古代交通
東西界嶺日月山
唐蕃會盟
扎藏寺與“西海郡”遺址
西部歌王洛賓
青海最早的郡
完成使命的核基地
紀念碑和碑文
青海湖北部氣象資料
西海珍珠青海湖
環青海湖自行車比賽
環湖東路與沙化
金色的德令哈
德令哈氣象資料
最早開發的茶卡鹽湖
都蘭的吐谷渾古墓
草原王國吐谷渾
都蘭氣象資料
綠洲香日德
柴達木盆地
三、河流匯聚的地方——格爾木
荒原上的新城
格爾木氣象資料
築路將軍
青藏公路簡介
盆地與高山景觀的聚合地
世界第二大鹽湖——察爾汗鹽湖
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
昆侖神泉——納赤台
關于昆侖
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大橋
觀景玉珠峰
西大灘氣象資料
昆侖山隧首
四、江河源——長江從這里出發
昆侖山口
昆侖山中的石碑
索南達杰
進入江河源
話說長江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氧的列車
關于高原反應
五道梁與風火口隧道
五道梁氣象資料
凍土層的“熱棒”技術和風火山實驗基地
長江源頭——沱沱河
三江源
沱沱河氣象資料
通天河的故事
雁石坪氣象資料
青藏分界嶺——唐古拉山
五、羌塘草原——那曲
游牧部落的家園
那曲地區歷史沿革
那曲的氣候
羌塘自然保護區
斯文‧赫定與羌塘
安多八部
錯那——“黑湖”之域
羌塘恰青賽馬會
史詩《格薩爾》
藏北名寺孝登寺
古露,水草肥美的濕地
六、金色河谷——拉薩
沿著拉薩河谷
“被挑選的草場”——當雄
念青唐古拉和神湖納木錯
念青唐古拉山脈
當雄氣象資料
世界最高的地熱城——羊八井
羊八井地熱電站
“上谷極樂”——堆龍德慶
羊八井隧道
噶瑪噶舉派主寺楚布寺
布達拉金頂閃耀
風雨一千三百年
拉薩氣象資料
拉薩的名勝古跡
紅山堡寨布達拉宮
金色聖殿大昭寺
會盟碑
格魯派的第一座寺院甘丹寺
喇嘛之城哲蚌寺
大乘洲色拉寺
達賴夏宮羅布林卡
轉經路八廓街
編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