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到海

從海到海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王海龍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786244
  • ISBN13:9787806786246
  • 裝訂:243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內文摘要:(P3~P4)

蒼天已死誰報國 倚天仗劍一書生--文人顧維鈞

過去近一個世紀了,哥倫比亞大學每出一些紀念性的雜志、文集或校史專刊之類,總忘不了登上顧維鈞的大照片和事跡介紹。

誰是顧維鈞?顧維鈞為什麽這麽重要?哥大畢業的名校友近百年來何止成千上萬,其中各行各業的名人、獲得諾貝爾獎者不計其數,甚至當了美國總統的也不乏其人,為什麽對這個中國人大肆渲染呢?他到底作出過什麽樣驚人的業績,以至於值得這樣去表彰?美國人是驕傲的,哥大也是一個很牛氣的地方,就連對在中國如雷貫耳的學壇領袖胡適它也未嘗特別照顧或格外另眼相看,那麽,對這樣一個顧維鈞為什麽這麽偏愛呢?

顧維鈞這個名字我在中國時很少聽說過。近兩年據說在大陸紅火過一陣子,因為有了一個以他為背景拍的電影《我的1919》。但他被哥大人所知。所紀念,是因為他被認為是哥大的驕傲。

顧維鈞被尊敬,因為他是哥倫比亞大學培養的最早的,或者說少有的幾個真正能夠改寫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的外交家之一。顧維鈞被尊敬,因為他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出來的極少幾個能不卷入政爭、在中國政界叱 風雲、重新撰寫了苦難中國外交史,從而改變了現代中國命運的人物。顧維鈞被尊敬,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是一個偉大的、義無反顧的愛國者。顧維鈞是哥倫比亞大學培養的幾個少有的能夠成為世界大國的總理甚或首領級的人物。

顧維鈞這個人物,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國內,特別是大陸的讀者對他所知不多。因之有必要在這兒簡單地介紹一下他的情況。在西方的一些權威辭書上是這樣介紹的:顧維鈞,國際聯盟(聯合國的前身)和聯合國的締造者之一。曾任中國駐法、英、美等國大使,並任海牙國際法庭大法官和副院長。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和國際法學家。顧維鈞出生於今上海市,其父曾是上海兵備道財政主管、大清銀行總裁。顧維鈞畢業於聖約翰大學,上學時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曾任《龍》雜志編輯。後留學美國,初擬人康奈爾大學學習工科,後看到國家政府在列強的欺侮下連連喪權辱國,顧維鈞遂立志要做一個外交家,救國家民族於水火。
 

目錄

自序
乘桴浮於海的脊梁
蒼天已死誰報國 倚天仗劍一書生——文人顧維鈞
永遠的旅人——唯美哲學家、詩人金岳霖與林徽因
猖狂人傑 狷介書生——不死的預言者馬寅初
但開風氣不為師——張伯苓與南開私學傳統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革心與革性——造反派潘光旦
美國當代漢學的開山隱者——王際真先生印象
夏志清與錢鍾書
志摩後人今安在
浮生所欠只一死 塵世無由識九還
出土中國現代政治史的一段秘辛——中共一大文件在哥哥倫比亞大學的存觀
薩義德三篇
知識分子與民族良心——我所認識的薩義德
扔石頭的薩義德
舊調復徊:哪個「賽先生」?——東方學、漢學與薩義德現象
自說自話:吉爾茲與我的人類學體悟
「眨眼」理論與闡釋人類學
你見過星期二麽?
服裝的語言
Value free說恩仇
王海龍批判
萬里承德
三城記
愛欲巴黎
夢里盧浮
紐約三題
浪跡天涯卻為誰?
天下第一街,華爾街
永遠的櫥窗 永遠的紐約
百慕大,你的別名是隱世
 

本書多是我左手寫作的產品。我常常歉仄於自己在「生涯設計」中興趣的游移。我原本的專業是文學,卻在理論和文化人類學的領域里落戶。扎根於此以後,卻時時戀棧於「路邊的花草」(黑格爾語),一邊戮力前行,一邊不時偷暇嗅嗅花香,聽聽鳥鳴。童年時我也讀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多年的行進中我也曾為自己的意志不夠堅定和積習難改而感到愧疚,直到我現在在寫作上找到了一個把文學和人類學理論結合的落腳點。

這個結合點緣起於我十年前對西方漢學的梳理和寫作,而把它發揚光大的實踐就體現在我關於人類學散文創作的一系列嘗試。

近代以來,中西人文科學研究的正宗似乎一直被認為是「院派」,院派的特點之一就是邏輯、名詞和玄學,高頭講章。它最出色的特點就是把普通的道理講得不普通,把人們原來懂的道理講得不再容易懂。否則,治學就遠沒有今天看上去那麽可怕,但更可怕的還在後邊。

這更可怕的卻是某些「院派」人士自己邏輯、名詞、概念和玄學的修養。邏輯和玄學這些不易客觀定性定量分析的且先不說,單單說說這「名詞」部分就夠使人齒冷的。飯不夠,茶來湊,近年來海內學問領域里翻譯的或自創的各類看上去很洋氣的名詞層出不窮,這些玄活兒搞的老中老外都看不懂。皇帝的新衣招搖過市,這批好漢要的就是這渾水摸魚的效果;偏偏這些批評家就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直到把個好端端的文學研究領域搞得人人掩鼻而過。

理論研究包括文學研究能不能變得更清通可讀或可愛一些呢?我決定以身試法,從我做起。

我自己寫文學作品,也寫理論。文學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隨筆;理論包括人類學、哲學、宗教、民俗學、倫理學、比較文化、神話學甚至神學、玄學。寫理論的時候要正襟危坐沐浴熏香苦思冥想用右手,而寫文學作品則是如沐春風情隨意轉目迷五色用左手。理論的著作幾種基於內容前沿據說也還暢銷,但文學類的作品卻是我真正贏得讀者的媒介。正是因為它們,我跟讀者越來越近了。

能不能嘗試一下把兩種略作結合而用兩只手來寫作?

前些年,出於普及學術的使命感,我嘗試著把一些較為艱深的人類學道理用家常的例子,較為清通可讀的文筆寫成了一些學術性的人類學散文。斯文一出,有人叫好。後來被一些報刊輾轉刊載。有了這種社會鼓勵,就有了這本小書中的相當一部分文章。

當然,除了這部分內容外,我談得較多的還是我的母校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那批先賢和哲人前輩。

此書的第一部分,我取名為「乘桴浮於海的脊梁」,源出兩處,一是緣於孔夫子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說明這些失志且遭受如磐風雨摧折的學人當年是如何為尋求富國強種的道理,滿腔熱血負笈求學、忍辱負重地海外歷練的經過;二是緣於魯迅的「中國人的脊梁」的說法贊譽這批至死不渝的愛國者。除了政治家和學人外,我也囊括了幾位名作家及其後人之事。估計這些也是國內當代讀者感興趣和喜歡知道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