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隸書名作鑒賞與臨習一本全

中國歷代隸書名作鑒賞與臨習一本全
定價:1020
NT $ 887
  • 作者:鍾明善/主/編
  •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2407568X
  • ISBN13:9787224075687
  • 裝訂:470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史書」、「八分」等。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庄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划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划。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 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隸書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划 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划,更便於書寫。”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 。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 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在”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 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 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只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 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這樣,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 筆勢飛動,姿態優美。在結構上,有小篆的縱勢長方,初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漢隸具有雄闊嚴整 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 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隸化的方法有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調正筆畫斷連。 省減筆畫結構等等。其中以橫向取勢和保留毛筆書寫自然狀態兩面點最為重要。橫向取勢能左右發筆,上下運動受到制約。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而毛筆的柔軟性以使漢字筆畫產生了粗細方圓。藏 露等各種變化。還有字距寬。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點。

漢隸表現在帛畫、漆器、畫像、鈾鏡中精美絕倫。而在碑刻中更顯其寬博的氣勢和獨特的韻味。漢隸主要有兩大存在形式:石刻與簡牘。魏晉南北朝隸書大多雜以楷書筆法;唐朝隸書不乏徐浩等書家。宋元明三朝的隸書也難振漢隸雄風。直至清朝。漢隸才得以復蘇。有余農、鄧石如、何紹基等,別有建樹。
 

目錄

總序
隸書源流與臨習指導
去夢睡虎地秦墓竹筒
馬王堆漢墓帛書
萊子侯刻石
石門頌刻石
北海相景君原告
乙瑛碑
張景碑
孔宙碑
華山碑
鮮於璜碑
史晨碑
西狹頌
夏承碑
韓仁銘
尹宙碑
曹全碑
張遷碑
朝侯小子殘碑
上尊號碑
曹真殘碑
王基殘碑
廣武將軍碑(節選)
爨寶子碑
好大王碑
石台孝經序
御史台精舍碑

隸書軸十三幅
隸書詩卷
金農
隸書軸二幅
臨華山碑冊頁
吉金題跋冊頁
鄧石如
治家修身格言冊頁
隸書軸二幅
伊秉綬
隸書對聯六幅
隸書軸四幅
錄書橫幅四幅
陳鴻壽
隸書對聯三幅
隸書軸二幅
何紹基
臨張遷碑冊頁
隸書對聯二幅
錄書軸三幅
隸書四條屏
趙之謙
隸書團扇
隸書團扇
隸書四條屏二件
隸書軸三幅
隸書對聯二幅
┅┅
 

幾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創造出了中華民族語言的書面化工具——文字。而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中由應用文字的書寫形成的唯一的、可以獨立欣賞的藝術門類——書法。

作為以中國人特制的毛錐形的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中國書法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中華文化思想就其本質而方,是以道、易思想為核心,同時融會了道家、儒家、佛家、法家等諸於百家思想精髓的兼容的文化思想。陰陽對立統一和[空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觀念是這一思想的核心。中國書法用筆講究[方圓兼備]、[藏露互見],結字講究平正為骨,變化為輔,[密處不犯,疏處不離],章法講究[上下連帶,左右呼應]、[統視連行相乘起復]。就是在陰陽以立統一中追求[中和]之美。[中和為美]的觀念始終支配著中國人的書法審美觀念和書法美的創作心態。一部中國書法史,也就是書法藝術繼承與革新的歷史,在審美意識上貫穿始終的就是不斷打破破舊[中和],建立新的[中和]。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與思想觀念的影響下,中國書法以其獨具的魅力,使古往今來的無數文化人為之傾倒,這些藝術家又以自己的生命、激情創造了浩若煙海各具個性的書法藝術珍品,帶入了中國書法後浪推前浪的洪流。先秦書法的古朴質拙、渾穆厚重,戰略書法的百花齊放、流派紛呈,秦代書法的形體的規范統一、線條的圓融流動,漢代書法的凝重大度、朴茂舒展,魏晉書法法度森嚴中蕭散雅逸,北朝書法的斬截方勁、陽剛盛氣,唐代書法的多彩多姿、個性張揚,一個個書法家的作品以其迥異於前人的書法風貌,每個朝代的書法以其鮮明的時代特色,延續、豐富和發展著中國書法,共同匯成了中國書法不斷前進的浩浩洪流。這不但造就了無數的優秀書法家和書法作品而且形成了篆、錄、楷、行、草五種書體和一整套的技法和理論體系,構成了中國書法的優秀傳統。這也正是我們觀在學習書法和進行書法創新的背景和起點。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