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講讀歷史(附贈光盤)

文物講讀歷史(附贈光盤)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朱筱新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7727777
  • ISBN13:9787507727777
  • 裝訂:平裝 / 342頁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文物的著作,但寫作的角度並不刻意追尋專業學術上的精深,而是試圖從文物中講讀歷史的發展狀況,尤其是為中學歷史教師提供豐富而可用的教學參考資料。可以說,這是一部專門為中學歷史教學而編寫的文物資料方面的著作,有助于歷史教師在備課和講課中運用文物資料。

首先,該書的內容涵蓋了中學中國古代歷史教學的範圍,以專題的方式分別介紹了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遺存、原始人類的生產與生活、古代國家的建立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古代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作者從浩瀚的資料中選取了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文物,配上圖片,進行詳細的釋讀和有關文物的知識,並從文物中看到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和發展狀況。對于中學歷史老師來說,這就提供了大量的、具體的文物資料,方便查找,便于使用。

其次,該書在選材上,不僅是依據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發展線索,而且針對中學歷史教學,特別參照了教育部制訂的初中和高中歷史教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對課程標準中涉及到的內容,精心盡力地選取相應的文物資料加以介紹。此外,作者還研究了現行的歷史教科書,對多種版本教科書中的文物插圖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加以深入解說。這就使得該書的基本定位能夠落實到中學歷史教學上,針對性更強,具有教學上的實用性。

再次,該書不僅圖文並茂,而且隨書提供了兩張光盤,收錄了一千多幅文物圖片。這些清晰的彩色照片,按照書中的專題結構而編排,與書內的文字相呼應。更有實際意義的是,這就為歷史教師在編制課件時提供了可用的資料,可以直接轉換到教師自己的教學課件中,免去了到處搜索的辛勞。正因為如此,該書在教學上的意義更為明顯,使第一線的老師得到更為有效的幫助。

《文物講讀歷史》一書,將考古學、文物學的“陽春白雪”引入到中學歷史教學的“下里巴人”,這是極好的創意。這樣的書,會受到中學老師們的歡迎,可以成為中學歷史教師的好幫手。
 

目錄

第一章 文明的起源
一、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遺存
(一)遍布于各地的原始人類遺址
1.猿人及遺址分布
2.古人及遺址分布
3.新人及遺址分布
(二)原始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1.原始人類生存環境的實物佐證
2.北京猿人的生存環境
二、文明的曙光
(一)原始人類的勞動
1.工具的制作技術
2.打制石器工具的種類
(二)火與人類文明
1.原始人類的用火遺存
2.對火的控制與管理
(三)原始人類的進化
1.猿人頭骨的進化
2.現代人體貌特征的形成
三、創造新文明
(一)磨制技術的問世
1.磨制技術產生的背景
2.磨制技術問世的實證
(二)我國的新石器時代
1.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
2.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存
3.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4.銅(金)並用時代遺存
5.磨制工具的特點
(三)原始種植業和飼養業的產生
1.原始種植業和飼養業產生的背景與條件
2.原始種植業和家畜飼養業的演進
3.原始種植業和家畜飼養業的發展
四、定居生活的開始
(一)血緣紐帶關系的形成
1.定居點的選擇
2.血親觀念意識的產生
3.母系血緣關系的實證
4.對女性崇拜的內涵
(二)聚落,先民們的居住地
1.聚落的基本布局
2.聚落布局的特點
(三)聚落的建築
1.橫穴式建築
2.豎穴式建築
3.半地穴式建築
4.地面式建築
5.干欄式建築
6.獨特的榫卯結構
(四)聚落內部的生活
1.火的使用
2.聚落內部的分工
3.紡織技術的問世
4.編織生產的物證
5.陶器的發明與使用
6.奇特的尖底瓶
7.水井的發明
第二章 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一、國家產生的前夜
二、國家的建立
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第三章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一、中央集權統治的加強
二、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最終形成
第四章 文物資料反映的古代社會經濟
一、農業生產的進步與發展
二、手工業生產的成就
三、日益活躍的商品經濟
第五章 絢麗多彩的古代文化
一、漢字與書法藝術
二、多彩的繪畫雕塑藝術
三、歌舞與戲劇
後記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世界聞名的文物大國。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遍布在地面和蘊藏地下的古代遺物和遺跡,極為豐富。正是這些非常珍貴的文物,形象地記錄了各個歷史時期人們生活和生產的種種活動,反映了在適應和改善生存環境的過程中,顯示出的高超智慧和創造才能,並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特點。20世紀後半葉,全國各地相繼發現和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內容廣泛、門類多樣的古代文物,不僅是衡量中華民族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表明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進步曾所作出過重大貢獻。長期以來,出土和傳世文物,以它自身的存在,為我們提供了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自然界變遷的繁多信息,已成為學術界進行各方面研究的一座取之不竭的資料寶庫,成為一筆足以自豪的文化財富。即從歷史研究角度審視,文物也是向人們展示歷史演進、提示歷史問題的極好載體和媒介;利用文物資料,對其表象進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詮釋比較客觀的涵義,看得見,摸得著,易于感知,易于理解,至今,已逐漸成為史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文物是實物資料,即便是一件數萬年前十分簡陋的器物,其所能說明的內容,具體而又真實,這是任何詳盡的文字記載無可替代的。何況不少歷史事件和問題,在文獻資料中不見記載,或記載簡略,甚至錯誤,運用文物資料進行個例分析或綜合研究,不但可以印證文獻資料的記載,可以彌補文獻資料的缺憾和失載,更可以糾正文獻資料中的謬傳和錯誤,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歷史認識和結論。文物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已得到史學研究者的認同。

對于初中、高中學生和讀者來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已經獲得一些歷史知識。但是,這些歷史知識,多半是一些傳統故事,比較零碎,也不系統,其中還夾雜不少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歪曲,誤評、乃至假造,影響他們認真對待歷史和對歷史知識的正確了解。在學校,從教科書中獲得的歷史知識,盡管比較系統,全面,但是,僅僅通過文字的表述,很難認識某個歷史問題。畢竟過去發生的事件,已遠離現實生活,文字表述即使再形象生動,對于閱讀者依然是很抽象的,難以還原真實的歷史面貌,因而不易理解和掌握。利用文物資料的直觀、形象的特點,引導學生習者去感知歷史,以實物為例,以實物為證,更以實物還原當時的情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傳統歷史教育和學習的不足。

我曾在20世紀90年代初,與筱新討論今後其從事史學研究的問題,並建議他利用文物資料來研究歷史,走出一條有別于以往的,有鮮明特色的史學研究新路。以後,他開始轉變史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根據研究內容收集有關的古代文物資料,在對這些文物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文獻資料對一些歷史問題、現象,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在此基礎上,逐步開創自己的史學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在經過較長時間的文物歷史研究後,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最近,他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理念,結合初、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及同等程度的讀者的實際需要,撰寫了《文物講讀歷史》一書,著重以文物資料作為史學研究的依據,根據學習者學習的特點,從形象、直觀入手,比較全面地闡述和展示了中國古代歷史的一些重大的問題、現象,旨在幫助中學歷史教師和社會讀者更好地收集和使用各種出土文物,並將這些文物資料運用于歷史學習之中,以活躍學習的思維,增強對歷史的感性認識,改變消極、被動學習方式,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引發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的了解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激發對祖國的熱愛和振興中華的信心和決心。此外,也有助于學習者關注文物,逐漸建立自覺保護文物古跡的意識。所以,利用文物資料也應成為中學歷史教師今後設計、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和方法。這本書也在一定程度上,介紹了一些研究文物資料的基本方法,可供參考。

盡管利用文物資料研究歷史,組織歷史課堂教學,目前尚屬探索階段,但這種研究或教學手段、方法的前景無疑是樂觀的。歷史教育將更加貼近學生和讀者,同時將促進我國史學研究的不思開拓和深化化,應該說,《文物講讀歷史》一書,在這些方面也跨出了新的一步。

朱筱新
2006.8.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