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
定價:468
NT $ 407
  • 作者:范伯群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12416
  • ISBN13:9787301112410
  • 裝訂:596頁 / 25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在國內外有關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界已成為一門顯學。落伯群主編的《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在2000年出版後,接連於2003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二屆五瑤學術獎優秀著作一等獎」。范伯群於2001年退休後又花了整整5年時間,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精益求精,進一步挖掘大量新資料,精確繪制出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歷史藍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拓意義和發人深省的新論點。這是目前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研究領域中極具權威性的專著之一。作者以史家的目光清晰地勾勒出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發展周期與運行軌跡,以豐富的圖像資料重現幾近湮沒的通俗文學作家作品的原貌,並在雅俗對比中為研究現代知識精英文學的學者展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與互補性的參照系,大有助於完善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科學研究體系。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第一章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的萌發
第二章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小報潮
第三章 1902——1907年: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第一波
第四章 1903年:晚清譴責小說「啟動」年
第五章 1906年後:寫情小說與哀情小說的涌現
第六章 1909——1917年: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第二波
第七章 改朝換代與宮闈歷史演義小說興盛之關聯
第八章 1916年:「問題小說」之引進與「上海黑幕」之征集
第九章 1921年:《小說月報》的改組與通俗期刊第三波高潮
第十章 20年代狹邪小說「人情」、「人道」化的新路
第十一章 20年代民國武俠小說的奠基及早期作家
第十二章 為都市傳真留影的20年代社會小說作家群
第十三章 都市鄉土小說——現代通俗文學的一大特色
第十四章 20世紀20年代的電影熱與畫報熱
第十五章 20世紀20年代偵探小說中國化之定格
第十六章 20、30年代之交,北方通俗文學的迅速崛起
第十七章 抗戰勝利前後的北方武俠小說
第十八章 層次不等的30、40年代上海社會小說家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市民小說的通俗性
第二十章 歷史的經驗教訓還需作進一步探討
覓照記(代後記)
 

伯群在20世紀50年代初聽我的講義時,還是20掛零的小青年。半個多世紀過得如此匆匆,他現在也是75歲的老人了。但他還是有點「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在70歲退休後,仍舊經常到上海圖書館等處去看書,查閱資料。每次到上海,還像年輕時一樣,總要到寒舍來,向9旬老翁的我匯報匯報他的讀書心得與寫作打算。每當那時,我好像又成了還不到「不惑之年」的年輕教授,而他還像從前那個勤奮好學的大學生。歲月好像在「時光隧道」中倒流,「老之已至」就悄悄地暫時退居一旁,我們又一次次重溫當年的海闊天空和風華正茂。

伯群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從不趕「時髦」,卻肯花大力氣埋頭苦干。1954年,在我的指導下,他與同窗好友曾華鵬從事現代作家論的研究,以此作為他們大學本科的畢業論文。1957年,曾華鵬與他合作的《郁達夫論》在《人民文學》上發表時,秦兆陽在《編後記》中說:「作家論是我們期盼很久的,文中對於郁達夫的生活道路與創作道路是有獨到見解的。我們願以發表((郁達夫論》作為一個開始,望有志於此者,能夠對我國現代以及當前的許多作家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是他們繼承茅盾在20世紀20、30年代撰寫現代作家論的傳統,在開國以後的一次有益的新嘗試。

在粉碎「四人幫」後,伯群的研究領域又有了新的拓展。他以文學史家的目光敏銳地感到,只研究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知識精英文學,不研究、甚至排斥中國現代大眾通俗文學是一個歷史性的缺失,今後編寫的現代文學史應該是精英文學與通俗文學雙翼展翅的文學史。這一觀點,在當時頗有「貽笑大方」之嫌;可是經過一番刻苦努力,等到拿出了成果與實績來,同行自有公論。台灣《國文天地》雜志曾將伯群作為「大陸焦點學人」予以介紹。在((編者按語》中回顧伯群的開拓「經歷」時說:「長期被學者否定和批判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在近年來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這其中的一位功臣便是蘇州大學中文系的范伯群教授。80年代中期開始,范先生把對現代文學研究的重心轉移到近現代通俗文學中來,這令當時鄙視通俗小說的學界嘩然。然而他卻默默地開始搜集並著手整理資料,進行理論的建設,經過十年的研究與探索,終於取得豐碩成果,引起學界的興趣與重視,重新評價通俗小說。」

2000年4月,伯群主編的130多萬字的《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上)(下)》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我也為它寫了一篇序言:《反思的歷史,歷史的反思》。這是「七五」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在國家社科辦驗收時,我被指定為成果鑒定小組的負責人。我們在審查成果的質量後不僅一致通過,並給予優秀的等第。2000年7月在蘇州隆重召開「《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我也躬逢其盛。當時媒體報道「海內外40多位專家學者賈植芳、錢谷融、嚴家炎、楊義、章培恆、李歐梵、王德威、吳福輝、黃維(木梁)、葉凱蒂等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士均對該書作了高度評價。我在會上也作了《為文學史找回另一只翅膀》的發言。

本來這已經夠圓滿的了,可是伯群還不肯划上句號,他並不滿足於已經獲得的成就。在2001年初退休後他跑來對我說:「大家雖肯定了我和我的合作者們做了一項拓荒性的學術工程,可是拓荒不過是在研究領域中開墾了一片空白的處女地,它往往是粗放型的,還有待於精耕細作。我退休後沒有別的什麽能耐,但我成了『時間富裕戶』——『光陰大款』,『時間就是本錢』,我可以將『本錢』投資到精耕細作的二期工程中去。」我聽了他的這番話,腦中浮現出一句諺語:「從小看到老。」伯群在讀大學時,是長跑運動員。他在做學問上的那股子鍥而不合的韌勁,與他所喜愛的運動項目競也是相通的。

在過去的5年中,我也算不清他到我家的次數,但每次來都談他的新資料、新論點、新設想,有時還捧著一大堆照片。他的「二期工程」是一部獨立完成的插圖本《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他有一句常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憑原始資料說話」。我覺得這是文學史冢必備的品質。他在70歲以後,還兢兢業業從原始資料的深挖做起,在此基礎上醞釀新論點,構想新格局,一步步地去實踐自己的學術信念。他的學風是很值得贊賞與發揚的。我覺得他這5年過得很緊張,是又一次「學術馬拉松」,而我則是一個熱心的看完全程拼搏的觀眾。今天他的新項目又要我為它「剪彩」。我以為他的這部新書,資料更充實了,論點更深化了,歷史脈絡梳理得更為清晰,發展周期的升降起伏的勾勒也顯得全局在胸、了如指掌;他還為現代文學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留下一份豐富的圖像資料。伯群認為知識精英文學的圖像資料是較為充裕的,但大眾通俗文學的圖像資料幾乎到了湮沒的邊緣。將來,「比翼雙飛」的文學史一旦問世,在圖像資料上也應該體現出它的完整性來。他當仁不讓,願意為此做些積累與准備。我覺得,就他給我看的這幾百幀照片來說,有許多是非常難得與珍貴的,他常常如數家珍地談起這些照片的發掘過程,我覺得這些再現了歷史的圖像中也蘊含著他「踏破鐵」的辛勞。

如果說這部新著與5年前的《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相雙,我只想說一句話:「這是設計精巧、施工精心的優質二期工程。」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