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目中,梅蘭芳是中國京劇以及中國傳統戲劇的代表,是不容置疑的事情,因為我認為,梅蘭芳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地位、在中國戲劇藝術中的地位,是歷史確立了的。
中國的傳統戲劇藝術源遠流長,遠古已有其萌芽,形成於宋元,至近代大成。中國的戲劇,走的乃是綜合的路子,可以說中國傳統的各種藝術部類都可以在中國的戲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國的戲劇,在藝術領域,有如大海,百川匯集。
當然,「分析」與「綜合」在藝術發展中也各有千秋。西洋的戲劇,原本也有相當的綜合性,希臘悲劇大概也是載歌載舞的,可是後來的發展,逐漸相互剝離開來,形成歌劇、舞劇、話劇三種比較獨立的藝術部類,於是乎歌唱-舞蹈-語言三個方面都有了相對獨立的發展,各自達到很高的水平,這是不能否定的 」。
中國傳統戲劇藝術的代表梅蘭芳,也是一位海納百川式的藝術巨匠,他或許可以說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如同我們哲學里常說的像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那樣的人。這樣的人,即使是在我們這樣兼容性很強的國家,也還是不可多得的。
我們知道,梅蘭芳具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在戲劇方面,固然「文武昆亂」不擋,在他的提倡下,瀕臨衰頹的昆曲得以恢復存留,他的《游園驚夢》至今仍是典范,有錄像長存於世。記得40多年前在中國戲曲研究院舉辦表演藝術研究班,匯集了全國眾多地方劇種的演員,相互觀摩演出,切磋技藝,盛況空前,這固然是當時的政府政策好,但也和當時作為該院院長梅蘭芳的藝術胸懷之寬大密切相關。
再者,梅蘭芳的書法和繪畫的造詣,也是公認的,有他大量的作品,垂范後世演員。從社會文化本身來看,梅派藝術的崛起,正當中國文化變革轉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面臨嚴重的挑戰,梅蘭芳在自己的戲劇領域,勇敢地而且興致勃勃地迎接著「西學(西藝)東漸」的浪潮。
我們從紹武先生兩集《我的父親梅蘭芳》中可以讀到有關梅蘭芳旅歐、蘇聯和日本的盛況,他所到之處,受到的歡迎和得到的榮譽,足以令每個中國人感到光榮,他和當時享譽世界現已載入史冊的多位大藝術家的切磋交流,足資我們後世藝術家經久學習。
梅蘭芳重視學習西方藝術的長處,為廣泛吸取,做過不少的嘗試,也編過一些新戲,以豐富傳統的劇目。而他的目標,仍是要把種種西洋的藝術因素,納入中國戲劇的大海中,把西洋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在精神上貫通起來,使之融為一體,自然就不會采取生搬硬套的簡單做法。吸取西洋的藝術是為了豐富「自己」,使「自己」更加「博大精深」。
然而,梅蘭芳在自己的藝術領域里所做的工作,一度不被當時文化精英們理解,這種情形也是當時的歷史環境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