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某些國家的經濟受到其他國家經濟發展和擴張制約的時候,這種狀況就被稱之為依附。當某些國家可以在自我推動下進行擴張、而另一些國家只是作為這種擴張的反應而獲得發展時,兩個以上國家的經濟、各國經濟與世界貿易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總是具有依附的形式;依附關系制約一國內部的經濟結構,而各民族經濟的結構性條件又決定這種依附性結構的運行;打破依附狀態的唯一辦法是改變內部結構,而不是將內部結構與外部影響隔絕開來。從這種理論出發,作者深入討論了帝國主義時代的全球經濟依附關系,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自主發展給予了深切的關注。
 

目錄

中譯本序

緒論
第一部分 帝國主義的矛盾
第一章 當代帝國主義及其矛盾
第二章 多國公司:當代帝國主義的細胞
第三章 多國公司與世界經濟
第四章 在美國的集中和壟斷
第二部分 帝國主義的危機
第五章 經濟危機理論
第六章 1967——1975年: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及其特點
第七章 資本主義總危機第一時期:1967-1971
第八章 1972-1973:經濟恢復及其限度
第九章 1974-1975:大蕭條
第十章 政治危機與社會民主主義的發展
第十一章 社會主義國家,它們的內部分歧與各國共產黨
第十二章 激進化傾向:法西斯主義與極左派
第三部分 依附與革命
第十三章 發展理論及其危機
第十四章 拉美發展模式發展危機
第十五章 依附概念的結構
第十六章 依附概念的形成
第十七章 經濟依附和國際上資產的轉移
第十八章 依附概念的理論背景
第十九章 依附理論問題
第二十章 依附和經濟危機
第二十一章 拉丁美州危機的總特點
第二十二章 變革的種類、階級和社會力量
第二十三章 新的依附與變革的選擇
第二十四章 跋:嚴懲衰退的經濟形勢下的拉丁美州
 

巴西經濟學家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的《帝國主義與依附》一書是依附理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書中對依附的概念、依附的形式和依附的結構作了較為系統和權威性的闡述。盡管這部著作只是反映了依附理論的初期思想,但卻為其他學者后來更加深人具體地研究依附問題打下了方法論基礎。

依附理論是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在拉丁美洲產生並發展起來的,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積累運動在不發達國家的特殊表現形式的一種理論。這一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從資本主義體系中外圍國家的角度研究帝國主義問題,認為帝國主義現象包含了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兩個方面:向外擴張的經濟中心和作為擴張對象的附屬國;帝國主義理論只是研究了帝國主義中心的擴張過程和對世界的統治,依附理論則研究這種擴張的后果,即壟斷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刈夕卜圍國家經濟和社會結構變化的影響以及外圍的變化對資本主義積累總進程的影響。依附理論的另一重要特點在於既把依附現象放到帝國主義理論的總框架中來考察,又把它作為帝國主義總進程中的一個特殊現象來研究,以揭示壟斷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同擴張對象國內部經濟和社會結構變化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以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在外圍的特殊表現形式。由於上述特點,依附理論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或獨立的理論體系,而是被看作帝國主義理論的補充和有機組成部分,這一理論因此也被稱為「新帝國主義理論」。

從分析方法和基本觀點來看.依附理論大體可以分為「依附論」和「結構主義依附論」兩大流派,兩派理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F綜合趨勢。狹義上的「依附論」一般是指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研究戰后國際關系中新的依附形式的理論,包括多斯桑托斯在研究帝國主義新特征和不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結構新變化后提出的「新依附理論」、巴西學者魯伊·馬里尼運用剩余價值理論研究資本主義積累規律在不發達國家的表現形式時提出的「超級剝削理論」、秘魯學者阿尼瓦爾·基哈諾運用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研究資本主義積累運動與勞動人口結構運動在不發達國家的新的表現形式時提出的「邊緣化理論」,以及瓦尼婭·班比拉在對依附性資本主義進行分類研究時提出的關於依附性資本主義的分類方法。「結構主義依附論」的前身是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形成的由勞爾·普雷維什的「中心外圍理論」、塞爾索·富爾塔多的「二元結構主義理論」和胡安·諾約拉的「外部失衡理論」構成的早期依附埋論或拉美經委會的不發達理論,60年代期間,在外部依附論的批評和內部自我批評的推動下,結構主義的發展理論獲得更新和發展,在拉關經委會內部形成F阿尼瓦爾·平托的「結構異類化理論」、佩德羅·布斯科維奇的「收人集中理論」、塞爾索·富爾塔多的「外部依附理論」、奧斯瓦爾多·森克爾的「支配-從屬關系理論」,這些理論,通常被稱為「結構主義依附論」。

兩派理論在方法論ll的共同點在於都采用總體分析方法、歷史結本勾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但在運用這些方法時則有明顯區別。「依附論」的革命色彩較濃,從不回避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社會主義的追求,研究問題一般都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范疇為基礎q結合拉美國家的現實,創造一些新的分析范疇和概念,以證實馬克思主義揭示的資本主義積累規律在世界范圍內的有效性,對資本主義本質的批判比較直截了當;「結構主義依附淪」的改良色彩較濃,雖然也吸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但也吸收資產階級經濟理論的某些改良主義成分,形成自己獨特的方法,對資本主義本質和矛盾的揭露和批判比較含蓄。在基本觀點上,雖然兩派依附論都把依附問題看作是同資本主義體系形成、擴張和鞏固相聯系的現象,們對這一現象的分析和解釋不完全相同。「依附論」強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認為依附不僅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后果,而且也是對資本主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一個組成部分;「結構主義依附論」則強調中心與外圍之間的結構性差異,強調外圍國家內部非資本主義的落后結構與先進結構的並存關系,認為依附是中心國家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被動后果。在政策主張方面,「依附論」主張通過社會革命改變內部結構來實現經濟的自主發展,「結構主義依附論」則主張通過國家計划干預和民眾參與改革國內和國際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來實現資本主義體系內民族經濟的自主發展。兩派依附論中,「依附論」X寸依附狀況的分析具有較強的說服力,但在克服依附的}張L卻僅僅停留於泛泛地強調革命原則的有效性,而忽視F在具體現實條件中的可行性。

針對兩派依附論各自的優點和缺陷,巴西學者仔多索和智利學者法萊托提出了「依附性發展理論」,這一理論將兩派依附論的優點綜合起來並加以豐富和完善。一方面,在方法上進行大膽創新,系統地將社會學方法和政治分析方法引入經濟分析之中,特別是運用辯證法來分析拉關社會的依附問題和經濟發膠問題,強調r經濟發展進程的社會和政治性質以及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性質,指出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結構性條件下,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結合形式具有不同的意義,強調不同國家之間和不同時期結構和歷史的差別,強調依附結構的多樣性和特殊性。在基本觀點上,強調依附與發展並不是一個相互矛盾的現象,而是一個同時發生的過程,指出既要看到在壟斷資本主義和跨網公司改組推動下出現的新的國際分工給資本主義外圍地區的工業化開辟了可能性,又要看到依附性發展的特點、矛盾和后果;既不能純粹以意識形態的理由拒絕已經發生的經濟進步,又必須使人民依據自己的政治價值和目標意識到社會的不平等和民族的依附問題。在政策主張方面,認為應對不同的依附性社會進行具體分析,並根據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發展理論和發展道路。依附性發展理論的提出,是依附理論的分析方法轉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