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序
第14卷序
第一章 中國的再統一
歷史地了解中國的幾個階段
中國統一的成就
現代化的作用
地方控制的問題
第一篇 模仿蘇聯模式,1949—1957年
第二章 新政權的建立和鞏固
總論
鞏固和重建,1949—1952年
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1953—1956年
調整新的社會主義制度,1956—1957年
第三章 恢復經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
經濟背景
戰後的恢復
第一個五年計劃
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編制
第四章 新秩序的教育
民國時期的遺產
共產黨邊區的遺產
學習蘇聯
50年代透析
第五章 黨與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和政府之間的歷史關系
黨和知識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沖突
黨對知識分子的控制的確立,1949—1955年
“百花運動”
“反右運動”
第六章 外交關系:從朝鮮戰爭到萬隆路線
總的考察
一邊倒:毛澤東和斯大林
朝鮮戰爭
萬隆方針
第二篇 尋求中國道路,1958—2965年
第七章 大躍進和延安領導的分裂
綜述
“大躍進”的根源
廬山會議,1959年7月
“大躍進”以後:劉鄧綱領
林彪地位的提高
整風
第八章 重壓下的中國經濟,1958—1965年
“大躍進”的經濟策略
中國饑荒的範圍
黨對饑荒危機的對策
經濟恢復,1963—1965年
第九章 教育的新方向
教育“大躍進”:1958年
余波:1959—1960年
兩條腿走進60年代
第十章 黨和知識分子:第二階段
“大躍進”中給知識分子所做的努力抹黑
在“大躍進”余波中對知識分子的放松
對毛的思想上的階級斗爭的抵制
激進的知識分子
黨的整風,1964—1965年
第十一章 中蘇分裂
第一階段:1958年
第二階段:1959—1960年
第三階段:1961—1962年
第四階段:1963—1964年
後記
參考文獻介紹 政治掛帥:略論1949年後的中國研究
基本資料及其局限
英文第二手文獻
各章參考書介紹
會議與領導人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