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法律經濟學

行為法律經濟學
定價:294
NT $ 256
 

內容簡介

法律實際上是如何影響人們的呢?人們面對法律是什麼反應?法律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法律怎樣才能被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對于以上這些問題,本書試圖作出一些解答。同時這也是第一次將行為經濟學全面用于法律分析的嘗試。 在過去二十年間,社會科學對人們實際上如何決策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許多進展。這些研究很多都依賴于理性選擇模型,這個模型在社會科學,包括在法經濟學,一直佔支配地位。但是,由于預測的不準確,這些模型經常是錯誤的。人們並不總是像經濟學家假定的那樣“理性”。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的行為不可預測、系統地不理性、隨心所欲、無規則可循,讓社會科學家們無法捉摸。相反,這些特點是能夠被描述、運用,有時甚至是可以被模型化的。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將新的和更精確的對行為和選擇的理解引入法律這個領域。這個導論的目的,是對這個領域以及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進行概述。


凱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卡爾‧N.盧埃林杰出貢獻教授,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其著述頗豐,著作包括《權利4的成本——為什麼自由依賴于稅》,《一次一案︰論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簡約主義》以及《偏頗的憲法》。(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
 

目錄

作者簡介
鳴謝
導論
第一部分 綜述和展望
1 行為法律經濟學的進路
第二部分 直觀推斷和偏見︰捷徑,錯誤以及法律決策
2 法律決策的語境依賴
3 後見判斷的實證心理學理論
4 行為經濟學,合同制定和合同法
5 有組織的錯覺︰關于公司為何誤導股票市場投資者(並造成其他社會危害)的一種行為理論
6 不願接種免疫︰缺漏偏差與含混
7 次級決策
第三部分 評價︰法律體系中的價值和金錢
8 對稟賦效應和科斯定理的實驗檢驗
9 對懲罰性賠償金的評估(兼含對法律中的認知及評價的注釋)
10 構造陪審團︰從認知角度考察精神損害賠償
11 再分配性法律規則的行為經濟學分析
12 私害案件中的當事人在判決後還協商嗎?——對權威觀點的深度考察
第四部分 對法律的需求︰為什麼法律是現在這個樣子
13 有關風險規制的一些認知心理學啟示
14 解釋談判僵局︰自利服務偏見的作用
15 控制易得性串聯
16 認知理論與稅收
索引
譯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