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八章,第一章概括論研究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重要意義;第二章至第八章對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根結標本、氣街四海分別從命名含義、循位部位、表現特點、生理功能、病理反應、相關喻穴、臨床應用和病例分析等8個方面予以論述。
作者對針灸醫學十二經脈以經絡體系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進行了精心探究,全書理論聯系實際,基礎指導臨床,體例嚴謹規範,層次井然有序,內容豐富多彩。對廣大中醫、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奇經八脈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三章 十二經別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四章 絡脈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五章 十二經筋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六章 十二皮部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七章 根結標本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所在部位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八章 氣街四海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所在部位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二章 奇經八脈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三章 十二經別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四章 絡脈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五章 十二經筋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六章 十二皮部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循行分布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七章 根結標本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所在部位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第八章 氣街四海
第一節 命名含義
第二節 所在部位
第三節 表現特點
第四節 生理功能
第五節 病理反應
第六節 相關腧穴
第七節 臨床應用
第八節 病例分析
序
經絡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十二經脈系統,另一部分是奇經、經別及絡脈等各子系統。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而奇、經別及絡脈等部分則是經絡系統的分支。
自岐黃之術惠及世人以來,針灸著述可謂汗牛充棟,然而有關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理論闡述及臨床應用的專著卻鮮有問世,此不可謂不是一種歷史的缺憾。有感于此,美國中醫學院院長鞏昌鎮先生與我商量後決定在組織出版的“針灸學特別問題研究”叢書中專列一部反映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研究及臨床應用的著作。這一計劃確定之後,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王啟才先生自然就成了執筆撰寫該書的最佳人選這一。為什麼呢?因為早在8年前我就曾拜讀過他編著的一本《經絡學說的研究及臨閑應用》,該書對經絡學說的理論有頗多的發揮,臨床應用方法也不乏獨到的見解,體例規範、層次井然、內容充實、富于新意,極有學術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此後我經濟讀到王啟才教授的著作或論文,所以,盡管在此之前及在此之後的數年里,我與王啟才教授還並不曾相識,但在學術上可以說是相知已久了。直到4年前,中國針灸學會在山東青島市舉辦的“新世紀針灸發展論壇”上才有機會與其晤面,此後便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但接觸和交流中我對王啟才教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不但中醫針灸學的功底深厚,學識廣博,臨床經驗豐富,而且勤于筆耕,善于開拓。這樣請他執筆撰寫此書也就順理成章了。
經過王啟才教授的努力,終于在2004年底脫稿。我收到書稿後,十分認真地閱讀了兩遍,有些內容乃至閱讀了更多的遍數。本書主要從命名含義、循經部位、表現特點、生理功能、病理反應、相關腧穴、臨床應用及病例分析等多個方感同身受系統而詳盡地論述了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根結標本、氣街四海等方面的學術內容。內容豐富多彩,結構條理有序,不但理論闡發獨成體系,而且與臨床實踐緊密相聯,既有作者本人對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潛心研究的心得體會,又以他人豐富、翔實的臨床、科研資料為引證,可以說是自《黃帝內經》問世以來關于十二經脈之外的經絡系統的第一部學術專輯。
該書付梓之際,王啟才教授索序于我。本人作為“針灸學特別問題研究”叢書的組稿人,為本書的面世深感欣慰!這項工作畢竟填補了針灸學術領域(尤其是經絡學說方面)的一項空白,必將推動各國針灸學界對經絡學說的深入研究和應用,促進經絡學說的發展。故願以上述寥寥數語為序。並與王啟才教授共勉。
自岐黃之術惠及世人以來,針灸著述可謂汗牛充棟,然而有關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理論闡述及臨床應用的專著卻鮮有問世,此不可謂不是一種歷史的缺憾。有感于此,美國中醫學院院長鞏昌鎮先生與我商量後決定在組織出版的“針灸學特別問題研究”叢書中專列一部反映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研究及臨床應用的著作。這一計劃確定之後,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王啟才先生自然就成了執筆撰寫該書的最佳人選這一。為什麼呢?因為早在8年前我就曾拜讀過他編著的一本《經絡學說的研究及臨閑應用》,該書對經絡學說的理論有頗多的發揮,臨床應用方法也不乏獨到的見解,體例規範、層次井然、內容充實、富于新意,極有學術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此後我經濟讀到王啟才教授的著作或論文,所以,盡管在此之前及在此之後的數年里,我與王啟才教授還並不曾相識,但在學術上可以說是相知已久了。直到4年前,中國針灸學會在山東青島市舉辦的“新世紀針灸發展論壇”上才有機會與其晤面,此後便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但接觸和交流中我對王啟才教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不但中醫針灸學的功底深厚,學識廣博,臨床經驗豐富,而且勤于筆耕,善于開拓。這樣請他執筆撰寫此書也就順理成章了。
經過王啟才教授的努力,終于在2004年底脫稿。我收到書稿後,十分認真地閱讀了兩遍,有些內容乃至閱讀了更多的遍數。本書主要從命名含義、循經部位、表現特點、生理功能、病理反應、相關腧穴、臨床應用及病例分析等多個方感同身受系統而詳盡地論述了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根結標本、氣街四海等方面的學術內容。內容豐富多彩,結構條理有序,不但理論闡發獨成體系,而且與臨床實踐緊密相聯,既有作者本人對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潛心研究的心得體會,又以他人豐富、翔實的臨床、科研資料為引證,可以說是自《黃帝內經》問世以來關于十二經脈之外的經絡系統的第一部學術專輯。
該書付梓之際,王啟才教授索序于我。本人作為“針灸學特別問題研究”叢書的組稿人,為本書的面世深感欣慰!這項工作畢竟填補了針灸學術領域(尤其是經絡學說方面)的一項空白,必將推動各國針灸學界對經絡學說的深入研究和應用,促進經絡學說的發展。故願以上述寥寥數語為序。並與王啟才教授共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