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在滿足可行性的要求下,人們正在將可能的未來與技術媒體合而為一。迄今為止的各種媒體歷史,都適應于這樣的要求。它們有義務反映由簡單事物直線發展到復雜事物的觀念。而這本媒體考古學,卻另闢蹊徑。它讓時間箭頭從“現在”掉過頭來,穿越以往的種種事件和人物後才指向可能的未來。它展開了一個範圍廣闊的搜索運動,去尋找那樣一些理念、構想和實踐,所涉及的是當時還不可能實現成為媒體式事物、而後來又遭大家遺忘和排斥、甚或至今還毫不為人們所知的那些探險式的作為,由此產生出一大批令人振奮的發現,給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某種富有建設性的多樣性。在此,技術所起的主要作用,已經不在于它有潛能去消除人們的恐懼感,滿足那些致力于全球化的實踐家們的需要,而在于它能有助于展開想象力和詩意的創作。就這個意義而言,齊林斯基的媒體深層時間,不同于對絕對事物所作的徒勞無功的追求。
本書作者齊林斯基教授,是第一個提出“媒體考古學”的人。他對視听技術的深層時間所持的觀點,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重視。
齊林斯基教授出生于1951年。曾先後在馬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學習戲劇學、德意志語文學、哲學、語言學、政治學和媒體學。在上世紀80年代,他任教于柏林工業大學,在那里開設了有關媒體學和媒體咨詢的課程。1990—1993年,任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教授,開設“視听”課程和開展這方面的研究。自1993年起,教授“交流與媒體學”,其重點是“媒體考古學”。自1994年至2000年,成為“科隆媒體藝術學院”的創辦人,並擔任該學院的校長。
齊林斯基教授自1981年至今,出版發表了大量的有關媒體的理論與實踐的著作和論文。其中有不少著作被翻譯成其他文字出版。2005年11月份,他的又一部著作《論技術視听的深層時間》,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MIT)翻譯出版,獲得很大的重視。他還擔任歐洲許多有關媒體藝術組織的領導職務。2004年5月,他應邀參加在我國北京清華大學舉辦的\〃2004北京首屆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暨論壇”。在擔任其中一個討論會的協調組長時,特別提出了他對藝術的作用的觀點。他認為︰“藝術是自由的,不要把功能性強加在藝術上面。”這個提法,當時在會上曾引起熱烈的爭論。
齊林斯基教授的這本《媒體考古學》,出版于2002年,是他近年來的一本主要著作,集中了作者多年來關于視听的深層時間的觀點。本書內容充實,所引用的材料既廣泛又深刻,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他還對本書中文版的出版給與很大的支持,把原書出版後他本人所作的微小的修改與補充寄給了譯者,並且把所有的插圖,用較高的清晰度拍成照片寄給了譯者。
關于本書的翻譯,有幾點需要說明。首先,由于本書作者精通多種外語,在論述時喜歡運用德語以外的其他相關的外語。為了避免中文譯本中太多地插入西文,在一般情況下,澤者都直接用中文譯出了。其次,書中引用的人名很多,譯者采用的方法是,對于國內不很知名的人名,在首次出現時附上西文原文。重復出現時,就只用其中文譯名了。最後,由于本書所引用的參考書籍論文很多,譯者除了把原書按作者字母次序的參考書籍論文列在書末外,在文中引用到的時候,只在首次出現時將書名中文譯名及出版地點和年份列出,而以後重復出現時,則根據情況,有時就只寫出“參見某某人的前引書”。
我國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從媒體考古學的觀點來看,極應該有更多的中國歷史上的內容加入進去,只有這樣,才能更趨完善。譯者曾向齊林斯基提出這個想法。很希望我們國內的學者能夠收集原本很豐富的材料,在這方面有所著述。也希望包括齊林斯基教授在內的國外學者也能對此發生興趣。此為譯者翻譯後所萌發的一個心願。